分卷阅读44


心一阵一阵抽痛。

“会说孩子,你自己又不做个榜样。”陆老夫人真不知道怎么说苏彤,她算是看明白了,苏彤的嘴比孩童还贪吃。不过她也没怎么当回事就是,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双亲,寄人篱下长大,魏家条件又称不上好,猛地能吃到那么多好东西贪嘴也正常。

到底是禁不住曾孙女哭,陆老夫人从盘子里给她扯了几个葡萄,陆敏这才停止哭泣。

陆母担心苏彤会不高兴,连忙帮着说:“敏儿吃的也不少了,水果凉,小孩子脾胃脆弱,我怕她吃多了拉肚子。”

可陆老夫已经给了,只好嘴硬道:“吃完这几颗就不吃了。”

为了不让曾孙女看到馋,她甚至也不给苏彤吃了,让云姨把整盘葡萄端走。

虽然已经吃了不少,但苏彤还是颇为惋惜。

这么新鲜的葡萄,放一放就不新鲜了,不新鲜就不好吃了。

不过晚饭很丰盛,留多点肚子吃晚餐也是好的。

因为考虑到苏彤她们要出远门,陆家今天的晚饭确实准备的如同过节一样丰盛。加上还有中午吃剩的螃蟹,苏彤真恨不得自己的胃能有无限容量。

饭桌上陆家人难免会说起出门旅游的事,比如去哪里住哪里之类的。

又是饱食餍足的一天,苏彤满意地揉了揉肚子,这是她吃的惬意满足时下意识的动作,只不过被看到的陆以诚误会了,然后无奈叹气。

苏彤转头看过去,只见陆一诚目光落在自己肚子上。

“怎么了?”苏彤误以为他是看到自己揉肚子的动作不文雅。

“没什么,要不要出去走走?”陆一诚罕见发出饭后散步邀请,可把陆家其他人惊呆了。

陆母比较细心,也注意到了苏彤的手搁在肚子上,关心问:“你也吃撑了?”

这个也就很灵性了,苏彤看向婆婆,微微扬起嘴角。她没有吃撑,婆婆却罕见吃撑了。

陆一诚还在等着苏彤回答。

为了自己幸福美满的老年生活,饭后散步也酸一个健康运动。

苏彤起身,和陆一诚一起出了门。

陆敏本来也想去的,却被陆母抱住了:“我的乖乖,奶奶开电视给你看好不好?”

听到可以看电视,陆敏有些挣扎,最终还是在和父母出门与看点时间,选择了看电视。

陆老夫人不理解:“怎么不让敏儿和他们出去走走。”

小孩子也需要多活动活动。

陆母笑:“就让他们多单独处处,培养培养感情。”

陆老夫人懂了,轻哼了声:“他们独处的时间还少吗?”

除了云姨偶尔搞卫生,几乎就没什么人上三楼。

“这次不一样,我们不是要出门玩嘛。”

听到这话,陆老夫人恍然大悟。她这儿媳妇真没得说,性子好,心细。

陆政陪着坐了会就回书房处理公务,客厅里只剩几个女人,聊起天来也更加方便了。

陆母给婆婆泡了杯热茶,笑吟吟问她:“妈,你有没觉得,阿彤加进来后一诚好像变了点?”

“没有啊。”陆老夫人喝了口热茶,努力回想这段时间的孙子,和以前并没什么变化啊。

陆母是陆一诚的母亲,儿子的变化哪怕只有一丁点,她也是有所察觉的。只是具体她也说不上来儿子哪里变了,总之就是和之前有所不同了。所以她也没有和婆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而是站起身走到窗户边,想透过窗户看看外头有没儿子儿媳妇的身影。

只是他们房子僻静,加上外头灯光昏暗,又哪里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第23章

另一头, 苏彤和陆一诚正慢悠悠在大院里闲逛。

这是苏彤嫁到这边后第二次和陆以诚在院子里散步。

上次有陆敏,加上白天晒,他们只在家门口附近走了走。这次只有她和陆一诚, 他们走得比较远, 出了那片熟悉的范围。她慢慢像个好奇宝宝,不断打量着四周。

她才发现, 原来院子这么大。这又让她再一次知道什么叫家属大院。虽然是八十年代末,环境却是远胜二十一世纪房地产兴起后大刀阔斧建的许多小区。

他们已经走了半个小时,陆一诚却说院子的三分之一都没逛到。

大院的房子最高不过七层, 这些七层高的筒子楼一般是身份地位较低的职工住的。除此之外便是两到三层的小洋楼, 这种房子一般是身份地位比较高, 又或者是爷爷那辈有谁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才能分到。

楼间距宽,人口密度小,绿化好, 很多树木一看就知道是有着几十年的树龄。

环境清幽,偶尔阵阵晚风吹得树叶刷刷作响。

这样的环境,人的心境也跟着平和了许多。

苏彤问陆一诚是什么时候搬到这里居住的。

“有记忆起就是在这里生活。”

哦, 原来是从小。人和人果然没得比, 陆一诚的生活条件, 哪怕在这个年代, 也胜过后世绝大部分普通人。

不过她没什么觉得不公,陆一诚爷爷那一辈几兄弟都是抗战英雄,为保卫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只有陆一诚爷爷活下来。他的后辈能享受这些, 也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只是不知道,这种算不算含着金钥匙出生。

这话陆一诚从小到大听过不少, 已习以为常。

“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我承认自己比很多人幸运。”

陆一诚这话还真是坦诚,只是接下来他说的另一翻话,则让苏彤为自己刚才自己只想着陆一诚会投胎而愧疚…

“我们陆家其实也称得上是书香世家,祖上几乎都是读书人。只是到了清末年间,世道动乱,族人中有人意识到靠文改编不了国家被蚕食的命运,于是参加过维新运动……”

随着陆一诚娓娓道来,苏彤才知道,原来陆家祖上也算是世族大家。明朝中期达到鼎晟,有族人曾官至二品。晚清社会动荡,族中又有率先觉醒的第一批人参与了维新运动。后来在动乱的年代,又积极投身到民族企业的保护转移工作中。抗战爆发,更是直赴第一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一代又一代的陆家人,为了国家,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到最后只剩下他们这一脉。

陆一诚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身为陆家人都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绝不做时代的旁观者。

他的爷爷是军人,父亲也是退伍后从政治,而他则弃政从商,一代代人,也似乎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

所以陆一诚谈及自己的出身,有的只是骄傲,为自己的祖先而骄傲。而也只是骄傲,而非高人一等。

苏彤羞愧,反观她自己,从来没什么大志,只想吃好睡好,平安到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