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
寄予厚望,派去带兵平叛。
然后,这批被寄予厚望的正义之师,并没有原先设想的美好。】
【因为时代变了,中原近四十年未有大规模对外战争,府兵制下的中原将士们在盛世中养尊处优,实战经验几乎为零,战斗力还没有安禄山叛军的一根脚趾头强。
而安禄山的将士们呢?常年在边境御敌,实战经验满分。
战斗力如此悬殊的队伍,战斗结果不言自明。
高仙芝和封常青两位将军深知府兵制下唐军的菜鸡,固守潼关不出。】
李祎赞同,道: “潼关易守难攻,就是应该闭关自守!”
“高仙芝出身于武将世家,自幼习武,是个好苗子,武艺高强。听他的,准没错!”兵部尚书肯定!终于有一个他们熟悉的娃娃了!
他们眼含期待,就希望有个好结果。
李隆基听臣子们这么说,也眼不眨地盯着仙幕上的史料看,希冀不要有意外。
于是,李隆基在仙幕上面光荣的又看到自己的名字。
【但朝廷怎知两位将军的苦心,洛阳都失守了竟然还死守潼关??
一口‘畏战’‘勾结叛军’的诬陷大锅从天而降。
两位名将被急于求成,不明是非的李隆基斩首了。】
【前面两个将领死了,第三位精通军事的将领哥舒翰出场,这位名将和前面两位一样知道防守才是上策,继续践行防守战略。】
【但愚昧无知,连纸上谈兵都不配形容的朝廷死活要人开门应战怎么办?胳膊拧不过大腿,哥舒翰开门迎战……
这场战役的结局就是二十万将士被堵在隘道虐杀,战壕覆尸,哥舒翰等不认降的将领被马拖拽而死。
很不光荣,安史之乱的这场潼关之战被作为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
二十万将士全军覆没。
潼关失守
兵临长安。】
李隆基面色一白,他颤颤巍巍想辩解: “洛阳距离长安极近,洛阳失守,长安定然也守不长久,朕朕朕……”
洛阳确实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不容有失,但潼关更是长安的门户,一旦有失,京师危矣,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之时,防守才是硬道理。
潼关形势险要,道路狭窄,重兵把守那些叛军打半年都打不下来,保持守势并没有过错,更何况,还有郭子仪等将领说要进攻安禄山的老巢渔阳,要求潼关守军继续守住。「1」
确实应该坚持守势,据守险要,持久疲敌,再伺机出击。
守势也还未延误战机啊,为何要改?人地两失,战争急转直下是他想要的吗?
李隆基想要辩解。但怎么也说服不了此刻还没有昏庸过头的自己。
李隆基愧疚,低落道: “朕错了……”
他觉得自己也很蠢,忘记了先辈的教训,妄图以外行指挥内行。
三位将领都说要防守,未来的他竟然还听信谗言让哥舒翰开门迎战。
未来的自己如此蠢笨,李隆基觉得头很痛,这仗能赢就怪了
李隆基的心腹臣子看皇帝如此愧疚,出声道: “陛下不能全然怪罪于自己,一切还当属那妃子的族兄,迷惑陛下,诱拐陛下往坏处走,才有潼关失守,长安危急的困局。”
李隆基深有同感,又想把锅放在视频中每次都想跳出来指指点点的妃子他哥,只觉得要不是不知道小爱妃他族兄是谁,此刻暗杀名单上应该加上这个人了。
总是跳出来,引诱未来的他走向错误的路。
就连强势要求哥舒翰出关打战都是他挑唆的。
李隆基觉得自己真萎了。
这妃子带来的族兄真可怕,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完全不在乎江山社稷。
宛若没有教化的蠢童。
他一想到这个不知名的妃子潜藏在各世家中,不知道的贪婪族兄也在暗处窥视着,连纳妃的心思都无了。
不想再有宠妃,也不想再让任何一个人无功上位了,因为他不知道那愚蠢的族兄到底潜藏在哪个家族。
此刻,李隆基再次骂起仙幕不让他知道那祸国殃民的妃子家族到底在哪里。
冷静的文臣们可不像武将们一样被表面迷惑,他们看得更加清楚,更加懂得视频中这个不知长相的贪官所作所为内里的意思。
宋璟道: “此人不过是摸清了陛下想尽快平定乱局的心理,从中挑唆罢了。”
“哥舒翰为良臣,这族兄为奸臣,二者必然有过节,宠妃族人又是嫉贤妒能之辈,担心手握兵权的哥舒翰得胜归来威胁他的地位,玩的一出借刀杀人的把戏罢了。”
就是这人委实有病,为一己之私弃二十万人命和江山于不顾。
宋璟只能说社稷有此贼,不亡已幸甚。
不过他们的陛下就没错吗?
战时斩将,无异于自断臂膀,助长敌人气焰。
他们愚蠢的皇帝啊,果然应该提早死二十年。
【渔阳鼙鼓过湩关,此日君王幸剑山。——《谶句》里的这句诗表示了安禄山从渔阳起兵,一路杀向长安的过程也表示了……惊慌失措的唐玄宗西逃入蜀的无能。
没有明朝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血性与魄力。
唐玄宗把安史之乱过成了菜鸡玄宗,在线跑路表演现场。
带着杨贵妃以及宗亲逃离京城,让大唐失去最佳战机,让大唐的将士们失去了士气,让叛军有机会兵临长安城下。】
【《旧唐书》记载: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就像历史上胡人南下一样,这些外邦统领的叛军,残忍血腥。
宫室十不存一,百姓不满千户。
盛极一时的大唐京都长安城。
百万家一朝尽毁,沦为人间地狱。】
贞观朝的官员们只觉得幻灭,真的是原先对这个玄宗是有多期待,现在就有多讨厌他。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为何朕的大唐君王做不到,盛世迷人眼,不过百年时间,李氏宗室就无人敢御敌吗!”
李世民眼露悲伤: “朝廷腐败,奸臣当道,百姓困苦……,如此多的错误还是盛世吗!”
他要列举,简直可列举出一堆东西出来,都是他从这段视频中看到的。
为何国祚仅一百三十余年的大唐王朝会落得这种粉身碎骨的境地。
大唐的国力攀上巅峰注定会跌落吗?为何不能长久地维持盛世之景?
李世民心中难受极了,外显得眼眶都红了。
攀上最顶峰的盛世就一定会跌落吗?他们大唐也不能逃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朝代规律吗?
李渊不能体会李世民那种对大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