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3


这也是一个同他们陛下一样会治人之君吧,是吧是吧!

【李隆基虚心纳谏的品质后和老祖宗的积累,让他拥有众多贤臣。

《唐纪》称:唐世贤相,前称太宗房,杜,后称玄宗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四人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苏辙《历代论·姚崇论》称:姚崇善应变成务,宋璟善守法持正。

姚有为尚通,宋有守尚法。

至于其他人,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魏知古,苏颋,刘幽求……众人各其所长,玄宗委之为政。

虽志操不同,然通晓治国方略,协心辅佐,尽心操劳国事

四夷来寇,驱之而已;

百姓富饶,税之而已。

是他们让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遮。】「1」

【这些人,皆骨鲠大臣,皆良相。】

【这时的唐玄宗,贤臣左右,威至在已。】

这么多的贤臣,本看得李世民都眼馋了。

这里头又冒出来几个被仙幕着重点出来的出挑人物。

被仙幕着重提出来的姚崇,宋璟,这些应该就是这些贤才里最为出挑的吧?

李世民双目放光,这是伯乐看到千里马的光。

李世民:有个性,他喜欢。

但得不到……

其他人可没有李世民那么眼馋,他们听到仙幕的第一句话后,就瞄向房玄龄。

程咬金撞了撞房玄龄的肩膀,调侃道: “四大贤相啊,嘿嘿嘿。”

唐朝四大贤相之一房玄龄本人: “=v=”

“咳咳。”房玄龄不好意思地含蓄微笑,谦虚道: “都是后辈不知事瞎评的,在座诸位可和房某不相上下,在各职上皆为能臣贤臣。”

脸上想要客气,但实际说出的话却没有客气。

啊他就确实是贤臣啊,客气什么啊!至于谦虚说‘比不上在座诸位’?

这种话怎么可能会出现在他口中,这不纯纯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

所以都是能臣都是能臣,都是能够千古流芳的贤臣!

至于唐朝四大贤相嘛……

咳咳,能把他和如晦并列放在一起的名号他不想拱手让人,他和如晦并列就好。

极少‘贪心’的房玄龄‘贪心’一次,就是很想留下和杜如晦并列的名号。

【贤臣积聚离不开唐玄宗本人的谦虚和虚心纳谏。

毕竟要是皇帝死骄傲,那臣子基本上就会出现唐高宗时期出现的‘臣子相对无言’的窘况。

所以唐玄宗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学习老祖宗倾听臣子们的想法。面对臣子提出的好建议更是如获至宝,比如姚崇在当宰相前提出的十事要说就真成为了唐玄宗前期的行事准则。】

李世民看得眼馋,其他臣子倒是不会馋,他们只是膜拜。

看到视频中的姚崇面对玄宗升官的旨意竟还能镇定自若的要求玄宗答应他十个要求。

臣子们直接拜服了。

虞世南敬佩道: “面对宰相之位,能坚守本心,确实不易。”

魏征默默赞同,道: “而且这人所提出的十事要说简单明了,针对时政,非妄言,确实有稳定政局,整顿吏治,改善财政之奇效。”

只看这其中的部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1」就能知晓都不是瞎说的,都是切实可行。

至于再次被仙幕拉出来鞭尸的小李治: “……”

本人已死,有事烧纸,勿念。

李渊拍了小家伙的猪脑袋: “看看,这皇帝做得不够好就是会被抓出来使劲念叨。”

李治默默地把头埋进身边的李渊肩头,自闭了。

李渊肩头传来小家伙的闷声回复: “嗯,孙儿现在知道了。”

李渊叹气,絮絮叨叨: “这都是耶耶的经验之谈啊,你看耶耶这太子没选好,开国皇帝没做好,不就是经常被仙幕拉出来鞭打。”

怕是不止仙幕所展示出来的这些,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闲言碎语更多吧。

李渊头疼,这嘴碎的人哦。

李世民看祖孙两人情绪皆低落,出声一起安慰道: “帝王是君,但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不足之处,人不足影响一地,但君不足却会影响一国,影响千万人,而一个虚心纳谏的帝王能最大限度的弥补不足。”

李渊默默点头,他的这个儿子就做得很好。

李治默默领悟这个早就应该领悟的话。

【在唐玄宗与治国小分队的队员们君臣一体,上下同心,轮番上阵,花样炫技的情况下,整个大唐政局不再混乱,大唐风气为之一新。

农业,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国际性商业大都市在大唐国土上如花绽放,不止长安,洛阳,成都,扬州这四座国际性大都市,其他地方外邦本地人也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在玄宗和官员们的支持下,互市与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大唐的商人们甚至自己衍生出了金融机构柜房。「2」】

【没有意外的,前期的积累,加上现在改革和开放双头齐下,大唐军事文化政治经济终于达到了巅峰时期。】

【改革花开,李唐王朝特有的博大开放胸襟,终结一盛世之果,独领风骚。】

【华夏百姓们在千盼万盼中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乐章里的最强音——开元盛世!】

【若你有幸给它评价,对于那段时光相信你不会吝啬好词好句

《通典》记载: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

“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记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开元盛世,是一个四海之内,无论高山还是绝壑,都用耒耜给耕满成田地的时代,那个时代粮食充足,那个时代物价低廉,那个时代丰果满满,那个时代基层粮食储备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公私仓廪俱丰实’,因为‘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4」

粮食的仓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可谓是最上等。】

李世民的嘴角大大上扬。

看盛世看什么?看的就是百姓吃饱穿暖,看的就是百姓粮食充沛。

“到开元果然人口也增长了,连小城都有万户人口。”

更别提他们看得很舒爽的稻米和粟米了。

稻米饱满圆润,粟米光滑明亮,丰收之年,丰收之年啊!

还有那看得人最舒爽的‘天下无贵物,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只希望这些就如这首诗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