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2


本。”

“当不夺农时!” 】

【 “必先存百姓。”

“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

在着重宣扬祥瑞论,汉朝每个君主出生都自带祥瑞,皇帝在任期间需得有祥瑞作伴的封建制下,唐太宗首开先例, 《贞观政要·论灾祥》曰: “朕之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 「1」

做皇帝当天下太平,家给人足,得万姓之欢心,百姓敬之如天地,爱之如父母,动作兴事,人皆乐之,发号施令,人皆悦之,对李唐一朝来说就是最大的祥瑞。「1」

李世民再次日常碎碎念:咱们一起上畏皇天,下惧群臣百姓,怀有谦恭和畏惧之心“称天心及百姓意” 】

耳熟能详的话从仙幕上传下来。

贞观臣子们失笑,因为这是整日萦绕在他们耳边的大道理。

众臣子看向上首的李世民以及魏征。

为什么说耳熟呢?因为这些话几乎都是这两人在对话中说的,说给谁听?魏征说给皇帝和他们这些臣子听,皇帝说给自己和他们这些臣子们听。

反正,这些碎碎念他们听得耳朵都结痂了。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对视,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确实熟悉。

李世民默默叹气,这哪里是他的碎碎念,实际上应该说是魏征的碎碎念,虽然他也有说,但魏征说的更多!

李世民肯定。

魏征基本上每隔一天就得劝他这个陛下应当: “守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

每隔两天就得给他画一个大饼,说: “如此,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

最后再以成功范例引诱他, “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李世民暗叹,这些话就跟悬挂在马儿前面的青菜一样,诱人得很。

但没办法,谁他就是吃这一套!

大饼虽空,但它香味扑鼻啊!

以至于他这个皇帝现在已经把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刻在心上,只觉得有这些在就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1」

不过他不得不承认魏征的作用之大,在贞观初,人皆异论,妄图让他走偏道时是魏征时时刻刻在他耳边提醒他何为正道。

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

李世民赞叹: “就连华夏自古以来的勍敌突厥都能顺服大唐,若是没有魏征,朕……”

李世民沉默,其实魏征有时候也很糟心,每以规劝,进谏,都耻他这个皇帝不及尧,舜。气人很的

日日被拿来与尧,舜两位圣君做对比,李世民对此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种时时刻刻被隔壁家优秀娃打压的即视感,他幼时也经历过,只不过幼时他才是那个别人家的优秀娃。

不过即使如此,李世民不敢想没有魏征的日子得多难过。

若他为尧,舜,玄成就为稷,契,引他日慎一日,走正途,提醒他民为水,君为舟,提醒他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提醒他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1」

要是世间没有魏征,就如前方缺少引路明灯,虽可前进走到终点,但总归会摔几跤。

【论治中央之人。】

【擅长总结历史教训的李世民整合历代帝王治国经验,去治中央朝廷之人。】

【有什么经验可总结,无非就是尧舜禹夏商周与秦汉隋加上中间的魏晋南北朝。

作为一个第四个大一统封建制国家,他能够总结的经验大多来自秦汉隋。

他们借鉴秦隋为何两世而亡?除了历史惯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是暴虐而亡,因为过度集权,因为唯君权视是,他们倒在唯皇独尊的专制体制,皇帝一旦选错人,满盘皆输。故而才有秦隋的贪官们还来不及发力,就因为选错了二世皇帝而亡。

他们借鉴汉朝为何可以兴盛,因为群英璀璨,群策群力。】

【《旧唐书·张玄素传》曰: “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

专制的君主,乱七八糟的法制。

君主乃万乘之重,又欲自专庶务,日断十事而五条不中,中者信善,不中者……直接狗带?若这不中者乃是一郡,一县,最后那片地方直接民不聊生?】「1」

【皇帝一日万机,己多亏失,以日继月,乃至累年,最后会导致的就是……

唐太宗李世民也问了这个问题: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自然不能尽善尽美。

最后只可能变成,朝政漏洞百出,民不聊生。】

【皇帝日理万机不见得就是励精图治,一日万机可能是断十事而五条不中,可能是劳累亏失,为王朝的灭亡抽砖减瓦,做国家另类的蛀虫。

皇帝权利越大,责任越大,影响越大,要做的不是把事情都推到皇帝身边,合理分配工作才是真,哪能真的让皇帝一人兼数职,若真的如此,所带来的就是效率底下,错误愈多。

皇帝大权独揽,独断专行要不得。

国家的治理就是一个同心圆,皇帝应当知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高居庙堂难以全面了解民间万事,所以无论这个皇帝如何英明神武,曾经有多么伟大的功绩,无所不管,发号施令,必定乖谬甚多,不足以支撑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1」

所以就要:合理分权。

所以就要:任用贤能共同治理。】

秦。前日阅120斤。现日理万机。始皇: “?”

日断十事而五条不中,为王朝的灭亡抽砖减瓦,做国家另类的蛀虫?

宫殿内的臣子们悄咪咪的看向自家日阅120斤的始皇陛下,总有种自己的主上一不小心被打成国家拆墙工和国家蛀虫的内涵感。

秦始皇倒是不觉得被内涵到,他只是觉得那个唐太宗所说的其实非常有道理,他年少时觉得日阅120斤的奏折还能胜任,但当年岁大了就觉得身体不济。

同时伴随着朝廷日益稳定,地方上的迂腐势力也在逐步萌芽……

有一团灰黑色正在侵袭着本是白纸的大一统帝国。

试图腐蚀大秦帝国的地基。

作为第一个中央集权,前面没有任何参照物的皇朝,其实秦始皇才是最喜欢听仙幕介绍这些后世王朝的人。

他想知道历史规律是怎样运行,他从汉朝的世界看到道家的无为而治不仅仅能带来与民生息,也有可能带来官吏腐败,功勋后代成豪强,也看到了外戚干政,看到了一个强大帝国的逐步衰败。

他在其中看到了地基被腐蚀掉的大一统国家合久必分。

也看到了可灾后重建的新大一统国家的百废待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