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4


年少籍籍无名时,看出李世民乃天纵之才,对着看不起李世民的好友肆意夸赞李世民的才情。

对李世民心生帮助之心,与李世民一起天天谋划着造反,主动牵桥搭线介绍豪杰给李世民,协助无名小辈李世民结交豪杰,蓄养死士。】

此时小李唐界面在场的唯有李世民真情实感,没办法,这里面也就只有他和裴寂最熟悉仙幕所说的这人,但裴寂这人……不说也罢。

李世民眼眶发红。想起与十七岁少年郎成成忘年交的那个四十多岁的晋阳令,那个人虽四十有余,但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是一个绝佳的好友。

就是在与他相遇时那人有点倒霉,就因为与瓦岗有姻亲被抓去下狱,是他当时觉得这人确实是人才,跑去狱中与这人商讨如何破时局。

在连父亲都不赞同起兵的当下,是这人看出避乱百姓入太原,若聚集可得十万之众,不到半年,帝业可成。自此才有他部署宾客,筹划起义,待机而起。

甚至是这人看出他担心父亲不同意起兵,拉拢父亲的友人裴寂一起劝服父亲起兵,也是这人在之后三番五次抓紧时机劝父亲起义,才有今日李唐的风光。

小李唐界面的尚书左仆射裴寂低头垂首。

好友,是……指他吗?

是吧,就是他吧。

当年确实不刘文静的话,他当年只是晋阳宫监,身为晋阳令的刘文静在他面前把在少年李世民夸了又夸,说李世民豁达大度,神武雄豪,非庸碌之辈,乃是如汉高帝,魏太祖一类的人物,他当时只觉得刘文静说胡话。

一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子,怎配和汉高帝,魏太祖相比较。

但如今看来,眼瞎是他的。

【也是他,在公元619年,在李唐胜利曙光将现之时,在秦王李世民提着食盒给他送行时,对李世民满腔悲愤高呼:飞鸟尽,良弓藏,二公子小心!随后……

含泪饱餐被押赴刑场。】

李世民方才的轻松愉快一下子没了心思。

耳边再次回荡起刘文静在牢狱中大喊的那句良弓藏,让他小心行事的话。

【李渊身份尊贵,但身边全是没用的前朝遗老,唯一有点用处的就是裴寂这个看不出李世民乃帝王之才,找不出时局动荡之下的破局之法,才智平庸,水平一般,作战,每战皆败,为政,亦无政绩,更擅长喝酒吹逼的酒友。】

被批评了一通的裴寂: “???”

裴寂的眼睛瞪得比牛眼还大。

“荒谬!”他眼睛眨得飞快,快速的看了一眼李渊的方向,生气这破玩意儿瞎说什么实话!万一李渊真发现了他什么都不会的本质怎么办!

不对,裴寂气愤,谁说他什么都不会的了,他他他他还会……会……

会和李渊昼夜饮宴?

其他人的神色也一样,尉迟敬德惊呼: “仙幕竟然有胆子说裴寂??”

程咬金更惊讶: “仙幕竟然可以看出裴寂的本质就是平庸的菜鸡??”

两人异口同声: “最主要的是这是第一次听它这么明显的批评一个人!”天哪,这是谁给他的熊心豹子胆。

坐在李建成身后的魏征无语,只觉得这两人的惊叹声要不要再大声一点让整个宫殿的人都听到???

不过……

他或许可以猜出仙幕为何敢这么笃定的说出这种冒犯的话,现在的裴寂可是尚书令。

受不住这两人叽叽喳喳的猜测,魏征开口: “无非就是史料上记载的,仙幕才敢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本以为只是自己叽叽喳喳的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没想到竟然有人回话,这人还是之前一直对他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魏征。

两人瞬间惊呆,不敢讲话。

夭寿啊,天下红雨了,李建成的宠臣,未来他们陛下的宠臣魏征竟然和它们讲话了,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人的话好像有点儿道理……

当年他们陛下想要鼓动李渊起兵想走裴寂这条线,还得私下拿出数百万钱财,让人在赌博时故意输给裴寂才应诺去劝服李渊的。

这人会什么?只会和陛下整夜饮酒作乐罢了。

而刘文静的死,与这人的干系可大了。

【有用之臣刘文静喊着狂言: “不盈半岁,帝业可成。”整天和李世民泡在一起谋划着造反,协助进行着李世民并不擅长的阴谋诡计。

起兵时行“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的非常之计;没兵时招兵买马;为李渊献策改换旗帜,出师有名;为免突厥背后耍阴招,出使突厥三言两语就说服了始毕可汗,解决李唐后顾之忧,还耍来两千骑兵战马一千匹,避免多线作战;河东之战在李渊被屈突通逼得差点撤军束手无策时,他率兵打败了潼关守将桑显和,又活捉猛将屈突通,为唐军突入关中打开了门户。「1」

天纵奇才刘文静,耍得了阴谋,玩得转阳谋,与李世民一起玩转中原,实现他一开始的狂言: “不盈半岁,帝业可成。”让李渊后来者居上,确实不到半年就攻入长安。】

李世民心中激荡,似乎回到当年与刘公一心为统一大业,无需思考谁是储君,无需想明朝大哥要是登基,自己与手下的人会不会被抛尸荒野的时候。

那段日子,是真快活。

秦皇汉武等界面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人的介绍。

秦始皇嬴政眼含赞许: “有纵横之略,才可立缔构之功,看来也是个如子房一样能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才。”

张良淡笑: “历史长河人才济济,臣观这唐太宗有容人之量,他旗下有能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才定然不少。”就他方才浅听,就听到仙幕对其中很多文臣尤其推崇。

能被推崇的文臣,定然也非常人。

嬴政笑了: “君为伯乐,识良臣。”

其他臣子惊恐,只觉得张良这人越发敢说了,说好的明哲保身呢?

【但突出的才华下,更加突出是他的性情短板,致使他加速走向死亡。】

【武德元年,大唐帝国建立,李渊给从龙功臣们派发第一次“分红” :搞了四个大官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侍中),窦威为内史令(中书令)。「1」

接下来李渊又甩出第二个分红大礼包,赋予了晋阳元谋十七功臣“再生能力” ——赐“免死金牌”,其中李世民,裴寂,刘文静三人各获两次免死特权,其余十四人才只有一次而已。「1」

“有诏以太原元谋立功:尚书令,秦王某,尚书左仆射裴寂及文静,特恕二死。” 「1」

然后,第二年天下未靖,五十二岁的鲁国公刘文静就被李渊所杀。

作为李唐太原起兵的最大功臣,比李世民来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