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不明觉厉,并且想看仙幕讲始皇的热闹。

看这股热闹的除了各朝的王侯将相们,就属秦始皇界面的百官们最兴奋了。

毕竟主角四人组就在身边,热闹不看白不看。

【众所周知,我们秦始皇是个求贤若渴的人,旧时秦国也是个有容人之量的国,无论你看门之子,还是稚儿,只要你有本事,就会成为秦国君王的座上宾。】

仙幕的话获得先秦秦国六世帝王的全部赞同。

秦孝公虽然很惊讶这未来的大孙子会风流到仙幕点名讲他的风流韵事,但并不妨碍他这个老祖宗依旧对这个大孙子充满好感,秦孝公肯定道: “秦国爱才重才之风凌然,这大孙子难道就是因过于爱才才有这种风流韵事?”

不仅秦孝公一人在关注大孙子的风流韵事,秦庄王看着少年嬴政蹙眉想揍扁仙幕的样子想笑,但又同情。

最后,秦庄王憋着笑问道: “政儿,父王一时之间分不清这仙幕到底是爱你还是嫌弃你。”说嫌弃吧,第一次出现最关注的就是他的好儿子嬴政的需求,引导秦朝万世永安。说爱吧,所讲述的内容又总是想把他家政儿未来的热闹事公之于众。

虽然皆是无伤大雅的小事,说出来顶多让人哄堂一笑而已,但总归来说不免对仙幕的‘爱’与否打个问号。

嬴政咬牙: “祂这是爱民,哪里是爱吾。”

少年嬴政虽然与仙幕接触不多,但看祂处处以百姓利益为先的样子就知道仙幕德行了。

秦庄王恍然大悟,如若这样说,他就知道为何仙幕一直为大秦答疑解惑让万世永安的同时又喜欢看王侯将相们乐子的原因了。

原来关注点在民众。

今日也是仙幕被扒裤衩子扒得明明白白,被猜到一心只爱民的一天。

【贤才不止秦国有,其余六国因为人口这等分母更多,产出人才的比例也更高。】

【比如战国末期时,韩国的韩非。】

此时身在韩国的韩非子满头问号: “所以仙幕所说的白月光韩非真是吾??”

韩非的弟弟转头震惊道: “哥!仙幕上讲的白月光是你??”

韩非僵硬点头,面露纠结: “应当是吾。”

弟弟仿佛见了鬼一般: “仙幕上把韩非的名字化名为白月光,还真看不出这白月光就是兄长你。”

韩非: “……真好,不用被众人知道与秦始皇有纠葛是的我韩非。”虽然他觉得仙幕再透露下去,总有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之感,毕竟熟悉他韩非的定然会知道仙幕所讲的就是韩非。

“不过。”弟弟叹气, “一时之间不知仙幕的人才保护是好是,祂虽然阻止别国干扰兄长,也保护了兄长安全,但若是韩桓惠王也能看到仙幕对您的夸赞,定会重用兄长你的。”说到最后,他叹气道: “时也命也。”

韩非垂眸,继而露出一抹苦笑: “即使他知道我就是那个始皇追捧的韩非,也不一定会重用。”

何况仙幕也不一定会向大众深入介绍他韩非,毕竟这是那始皇的主场。

【韩非有多牛掰呢,牛掰到秦始皇方一拜读他的着作,就说出了一句让cp粉磕生磕死的千古名句: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以生死来强调始皇对这位韩国贤才的渴望。

那时的始皇对韩非子不属于秦国这件悲伤的事情,不争气的眼泪从嘴角偷偷流了出来。

别问,问就是眼馋得很。】

在仙幕上流下眼馋口水的秦始皇很想说: “朕……没有嘴角流口水……”

张良转头: “陛下,真的没有吗?”

两人的对话声音极小,但在安静过分得观星殿上却清晰可见。

秦始皇听到张良的这扎心的问题,好像……也不是没流过,毕竟韩非确实厉害。

秦始皇想到韩非,内心就涌现出一股子酸涩的情绪,他曾短暂的拥有过这枚耀眼的启明星,但最后却也失去了。

【秦始皇的白月光韩非确实厉害,他的厉害让人信服他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心中白月光的存在。】

仙幕的这句话引起了先秦人的注意,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这件事情他们从仙幕对秦始皇的吹捧中就可以感受出来。

而那个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白月光的战国人得多厉害啊,虽然仙幕一直以白月光这三个字来隐藏那个人的真实身份,但却更让他们好奇了,这到底是哪个战国人?他做了什么?

而这其中以秦庄王与嬴政父子最甚,毕竟仙幕所讲的这个白月光就是少年嬴政未来的白月光,嬴政很好奇,这人到底有什么资格被称之为自己的白月光。

【韩非子,他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集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和慎到之势于一身。

法非凡法,是将辩证与朴素唯物主义融为一体的法,是科学的法,是进步的法,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的法,也是现代法制社会的理论基础之一1.

【他的以法为教,对百姓行法制教育,宣传法,普及法,让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成为秦代施行之策。】

【儒家讲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但韩非却做第一个提出‘法不阿贵’,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1.】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吾等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皆出于其着作《韩非子》,堪称先秦寓言之最的成语小王子】

【他更是在战国诸侯割据时就提出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才是正确的选择。比如在《扬权》篇指君主‘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要以统一代替分裂,以集权代替割据1.】

【他是秦始皇潜在的制度设计师,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指导思想。】

【韩非的优秀,无怪乎秦始皇说出与他同游死而无憾这种话来。】

【他同商鞅一样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历史进化观,有人说秦始皇要是有韩非子作为相国,定不会二世而亡。】

仙幕完整详细的讲了韩非这个人,让先秦诸王虽然并不认识韩非,但却对韩非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个同商君一般优秀的人。

少年嬴政看到这人的介绍内心第一次同未来的自己有了个相同的想法:若能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与这人见面所能达到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启发,是一种揭开眼前的迷雾,对世界认识更加清晰的明。

他方才已经看了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了,他对秦未来的发展有了想法,现在正缺少的就是一个相国。

“父王,儿臣想得到这人。”小嬴政内心产生一种对这人势在必得的想法。

秦庄王惊讶,他还是第一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