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5
头一脑,万没想到自己王妃竟是这般看自己的,他还以为,这死丫头虽嘴上倔强无情,其实心里还是有他的!
而他之所以有这些判断,全然是因着那场酒后的云雨,以及她那些大胆的情话!
自此后,为免她暗自伤心,他在外面就都凡事只是做做样子了…
谁知……
“呵呵,张大丫,没想到你看着憨,却原来竟这么会演戏!亏我当年还为了你,不惜违背皇兄斩草除根的命令,亲自跑去营救那小子,谁知…你竟这般对我!?”
忠顺亲王真是气的不轻,这些日子对于自己处境的担忧都没让他掉的泪,突然就落了下来!嘴也委屈的撇了起来…
忠顺王妃……
她记得…她当时的确听赵三哥说过,在他们放火不久,这厮就到了,当时赵三哥还以为这厮是知道了什么,吓了一身的冷汗,谁知其只是看着那漫天火光叹了口气,就又走了!
“你的意思,那时你突然跑去,其实是想救瀚哥儿的?!”
忠顺王妃闻言立刻不可置信道,但忠顺亲王已经不理她了,只自顾自的朝着贾琏夫妇点了点头,
“麻烦两位跑一趟了,原来一切都是我杞人忧天,既然这人对瀚哥儿亦有救命之恩,那想来即便清算,也清算不到她头上了!”
说完,就独自愤愤的往内室去了…
忠顺王妃…顿时一脸懵逼,最终与跑来看了半天戏的王熙对视一眼后,又尴尬的撂下几句:
“你说…这都什么事儿啊?!明明是他的错,怎么反倒像我欺负了他似的!而且…一个大男人…还,还哭上了?不行!我非得找他再理论理论去!”
说完,就忙不迭的朝着门外追了上去…
贾琏夫妇……
————
时光荏苒,转眼又三年过去了…
如今的贾家早已是物是人非,虽当年贾母等人因着元春谋反被戴权抄家收监后,不到一个月(光忙着造反了,给忘了),就被贾琏给营救了出来,但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尤其贾母,又忧又怕之下,整个人都变得苍老了许多,回来后也不管旁的了,只一心替宝玉张罗婚事,想着将婚事先替其定下来,待国孝过后就成亲。
她家实在是需要件喜事冲一冲了!
但世人见贾家败落至厮,贾政被罢官后就再未被启用,王夫人也依旧被收着监,就连宝玉的舅舅王子腾也因被查出贪墨军需,以次充好等罪名被罢了官…
因此,即便以前在贾母眼中,那些四品之下的“小门小户”,都没人愿意嫁进来了!只能在更低段的人家中择选起来…
谁知,倒霉之事还没完,因着王子腾的案子,又再度牵扯出了贾政、王夫人,被查出私下替其联系长安节度使云光,从中获利之事。
在罚银五万两的同时,夫妻俩又被齐齐流放崖州,贾政被判流放三年,王夫人则因罪上加罪,已经坐了四年多牢狱,眼看再熬熬就要出来的她,又要再流放十年。
这下,连四品之下的人家都看不上宝玉了!
但…导致宝玉三年都未成亲的关键却不是没人嫁,以贾母的财力以及宝玉的相貌、才情,即便说不到豪门小姐,娶个小家碧玉还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宝玉在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越发看淡了世情,突然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幸亏在家守孝三年的宝琴,再度随着哥嫂来京看望生病的薛姨妈,既来了,自然要来看看曾经养育了自己近两年的贾母…
宝玉听说昔日故友到了,也很高兴,急忙过来相见,宝琴观他言语中多颓废难解,便以自身为例,朝着其开解道:
“黄有道曾文:“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想这世间又有几人能真的心想事成呢?若只因着一时的不满足,就想了却红尘,那这世间岂不到处都是姑子,和尚?!岂不又是另一个红尘?
何况,斩断了一头青丝就真的再没烦恼了吗?反正我是还会有的,至少会因没了那一头青丝而烦恼,只想想就觉得丑没了!”
一番话,顿时逗得宝玉笑了起来,亦将一旁的贾母,惹得眼都亮了…
紧忙将“有女万事足”的大儿媳邢夫人给招了回来,让其去寻其侄女邢岫烟提了亲,只一个月,就将宝琴娶了进来。
如今,宝玉守着宝琴、晴雯这一妻一妾,日子倒也算过得和美。
又两个月后,可能是心愿已了,一生享尽荣华富贵的贾母也于梦中与世长辞…
宝玉与宝琴在守完一年孝期后,双双决定,一起去完成宝琴一直以来的梦想,游历四方,然后再根据自己所闻所见,共同撰写一本游记…
王熙听了,十分的支持,直接将替宝玉保管多年,他的那些研发工资拿了出来。又表明,但凡以后宝玉再研究出新的化妆品,只要将方子寄回来,她都会继续给银子。
宝玉夫妇闻言顿时大喜,有了这些银子,足够支撑他们这一路的费用了!这样贾母留给他们的那些,就可以存着,留给将来自己的孩子们所用了。
却不想,几年后,夫妻俩不但偶遇了在一古寺寄居的妙玉,并将其也拉入了游历队伍,后来…三人合力所着的游记以及诗作更因着风格独特,文思才涌,很快在文人中掀起一股热潮,争相花巨资收藏,令三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又三年后…
卫若兰这个天启帝发小兼心腹也被任命为云南总督,带着夫人湘云与其生的一对双生子,举家迁往了云南…
而彼时,贾琏已经因着能力出众,升任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太师,在官场混的越发风生水起了…
又因着情商极高,与天启帝这个“明君”亦十分相合,不但合力将大朔朝再度推向了鼎盛,且一生都没生过嫌隙…
待到了晚年,一次宴饮过后,天启帝终于忍不住问其道:
“朕实在有一事不明,当年,凭贾爱卿手中的人脉,若是联合赵皇后,扶持一位年幼皇子继位,岂不比扶持朕…要稳妥的多?
爱卿又为何与其推荐我呢?!”
贾琏闻言顿时飒然一笑,反问道:
“臣也有一事不明,当年在围场之时,陛下明明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了您皇叔,报了杀父之仇,却为何没那么做呢?”
天启帝……
是啊?当时他为何没有那么做呢?
可能是…他自小其实与那个他所谓的父亲并无多少亲情,甚至有些记恨他间接害死了自己母亲,眼睁睁看着他被养母磋磨也不闻不问…
亦可能是觉得:若隆武帝当时死了,北静王那小人势必得势,到时候挟主行令,必不能服众,很可能又引发一场生灵涂炭!
他在边关看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