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着嘴踮着脚朝他嘴边凑了过来,
“宝玉,我刚擦的香浸胭脂你要不要吃?!”
若是平时,见活泼漂亮的金钏儿对自己投怀送抱,宝玉高兴还来不及,但此时因着不知贾政唤他何事,心中正忐忑的不行,又如何还有心情想旁的,忙朝着一旁的彩霞身后躲了躲,边躲边朝着金钏儿求道:
“好姐姐,我如今早改了吃胭脂的毛病了,你快饶了我吧!”
彩霞见了,就帮着他拦了金钏儿一把,宝玉这才得以脱了身,金钏儿见宝玉吓得那个样子,顿时笑的前仰后合起来…
“你呀!他虽和咱们一处长大,但毕竟是主子,又是太太的眼珠子,你总这么不知避讳的和他闹,小心太太罚你!”
彩霞见金钏儿还是一副小孩子心性,忍不住朝其轻声提点道。
金钏儿却不以为意,
“太太那般疼我,又怎么会舍得罚我!
反倒是我要提醒你一句:太太可是最烦赵姨娘的,你却偏偏惦记上三爷,暗中跟赵姨娘交好,若是被发现了,怕是有不了什么好果子吃!”
彩霞……
王夫人屋里…
宝玉本以为贾政是要找他背书呢,过来的一路上就在试图将最近学的那些在脑子里过一遍,但却发现,越紧张,越他娘一个字都想不起来…
却不想,贾政例行的对他挑剔责骂了几句后,就只是交代他明日跟着贾母等人去清虚观打醮时要精些心,多照顾着祖母,不许胡闹云云…
宝玉闻言顿时如释重负,忙化作点头机器,老老实实的听完贾政的吩咐后,这才急匆匆的出来,跑去跟贾母商量明日的出行之事了!
临走前还不忘对着刚戏耍她的金钏儿做了个鬼脸,惹得金钏儿咯咯笑个不停!
于此同时,王熙也正跟提前回来的贾琏商量,要不要随贾母去清虚观打醮的事!
“去吧,正好我明日约了忠谨亲王和几个股东,去度假村安排十八日的开业典礼,怕是要住个一两天才会回来,
你在家待着也无聊,不如就带着萱姐儿,茂哥儿去散散心,我听说那清虚观附近,这几日可是热闹的很,如同庙会一般!”
贾琏闻言便笑眯眯道,又嘱咐道:“到时候你将四个婆子都带去,我再让倪二带几个人专门护送你们的车马。”
自接到元春的口谕后,贾珍就带着贾家众子弟去清虚观安排了,周围百姓听说是荣国公府贵妃娘娘自掏腰包为百姓们去清虚观祈福,祈求风调雨顺,顿时说书的,唱戏的,耍杂耍的都奔着去了!
甚至有些说书的,为了招揽顾客,干脆讲起“荣宁二公”当年跟随先帝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光辉事迹来!
百姓们听了,赞扬贾家忠烈的同时,也纷纷称赞起元春这个贵妃来!
说其:不愧是出自名门,简直一生下来骨子里带的就是为国为民!
还有:要不人家能成为贵妃呢,这份仁心仁德,心忧百姓的作风,也太感人了!
总之,一时间,京都百姓对元春这个贵妃的拥护,因着这一场祈福活动简直达到了高潮,几乎到了能与皇后比肩的地步…
推一下预收文《大明太子妃》,这本完结后,大概率会开这本。所以打滚求个收藏。
第118章
端午节2(修)
“你不是说,元春搞的这场祈福法事是意图跟今上叫板么?那我们娘几个跟着去好么?”王熙忍不住朝着贾琏问道。
贾琏闻言便笑眯眯道:“无妨,你只管去玩儿就是,赶明儿我跟忠顺亲王打声招呼,咱们毕竟是做小辈儿的,总不能为了避嫌连孝道都不顾了!想来只要我不掺和他们,今上那边也说不出什么来。”
前几日,在接到元春的口谕后,贾琏就跟王熙说:在原着中,似乎这场“清虚观打醮”过后,元春就彻底的失了宠,自此后,便再没有出来公开活动过,太监们也开始屡次上门打抽风!
也因此,在此次端午节之前,贾琏就对荣宁二府的动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至于为何这小小的平安醮会给元春召来祸事,但她却执意要办呢,贾琏说:还要从何谓“平安醮”说起。
所谓"平安醮",也叫"太平清醮",乃是古代人为了祈雨求风、驱瘟禳灾而做的一种法事,平安醮中的“醮”字正是祭神的意思。
而在这古代,祭祀神灵,祈求百姓平安,风调雨顺这种事,僧道、官员、长者、皇帝、皇后皆做得,唯独元春这个贵妃不该做!
贵妃再贵重名义上也只是妾室,别说皇后还在,就是不在了,没有皇帝的授意,就私自吩咐娘家人代其做此等法事,也难免有僭越之嫌!
但偏偏她就这么做了,不但做了,还令贾珍带着阖族青壮男子全都出动,将此事故意做得沸沸扬扬,分明是想借此再次宣扬贾家曾经的丰功伟绩,以及她这个新任贵妃的品德,从而制造舆论,好给今上施加压力!
而京都百姓们此时就好比后世的吃瓜群众,眼见着贵妃娘娘如此出钱出力的为百姓祈福,赞扬她的同时,不免也会再度忆起宁荣二公当年的风采以及曾经的不世之功来,
若贾珍这边,再在其中填几个煽风点火的托,提几句:
“咦?为何贵妃娘娘如此“贤德?出身又如此高贵?但今上却还迟迟不给其娘家封赏呢?明明按惯例早就该给了啊?!”
或者:前些日子,就连比贤德妃晋升晚,出身自小门小户的许嫔,其父还被破格升了个六品官儿呢…,这位贾贵妃难道在陛下心里连个嫔都不如么?”
诸如此类的云云…
未必不会煽动的京都百姓对隆武帝不满,毕竟,这位九五之尊曾经“弑兄夺位”的黑历史,旁人不知道,一向消息灵通的京都百姓们却是知道的很呢!
而且元春等人故意将做平安醮的地点选在了清虚观,也是有其用意的。
清虚观的张道士不但是先荣国公贾源的替身,还是先皇御口亲呼的“大幻仙人”,如今更是掌着“道录司”印,又被当今封为了“终了真人”,就连诸王公贵族见了都要称呼句“老神仙”的人物,地位可见一斑!
但,张道士再厉害,也不能洗脱其出身贾家门下的事实。元春等人特意将这场祈福法事选在清虚观,更是在提醒皇帝,张道士能有如此成就,离不开贾家当初的鼎力支持!
同理,皇帝也是!若没有宁荣二公等老臣建功立业扶持先帝登基,建立太平盛世,又哪儿来的如今皇帝的天下…
所以,元春制造的这场打醮清虚观,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所谓的祈福,分明是想利用舆论再次威逼皇帝就范,以达到讨要封赏的目的!
当然,此计策绝不是元春一个人能想出来的,也不是她一个人敢干的,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