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太如今已经有个春秋,他也忍了这么多年了!

而且,今个儿说的这一切,都得以他儿子考中秀才为前提,否则说了也白说。

只有他儿子也考中了秀才,他才能以培养荣国府下一辈人才为由,去跟老太太还有贾政提这事儿,也才能让贾政没有借口拒绝!

连说辞贾赦都想好了…

“呵呵,你不是自诩为最看重读书人么?怎么?!你儿子当年中了秀才,你又是给他盖新书房,又是给他提月利银子的,到了亲侄儿这儿,不过是要你几间破院子好清静读书,你就不肯了?”

看他到时候怎么说!

若是不肯,那他可就有借口闹腾闹腾了!

贾赦美滋滋的想着,对提出这个方案的儿子,也突然寄予了厚望,此事成不成了,全看这小子考的怎么样了!

因此,立刻道:

“既如此,那你还在这儿啰嗦什么,还不赶紧回去读书!?人家珠哥儿可是每每都念书念到半夜的,你倒好,还整日琢磨这些有的没的!”

贾琏……

第25章

科举2

在大房的万众期待,二房大部分人的酸溜溜中,贾琏又一次以第三名的成绩过了府试,正式成为了童生。

这下,那些曾笑其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也不得不闭了嘴,毕竟哪儿有那么多死耗子让瞎猫去碰?!碰的还这般巧,每次都是第三名!

当年珠大爷考的时候,也不过才十几名而已!

贾府的仆人们向来是捧高踩低的能手,立刻便有许多人掉转头追捧起贾琏来,夸其真乃文曲星转世……

虽然这文曲星开窍的有点儿晚,但浪子回头还金不换呢,他们琏二爷这是厚积薄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当然,也有不少真心觉得高兴的,比如贾母,贾政等人…家里若是能再出个秀才,对于整个荣国府来说,自然是好事儿!

于是,都将贾琏叫过去勉励了一番,并送了许多礼物过来…

不过,贾赦却一点不知他们的情,尤其是贾政的情!听闻他兄弟给贾琏送了许多礼物并一百两银子后,立刻就将贾琏叫过去说了一通,

总结起来,大概意思就是,你小子可别忘了谁是你亲爹,你能考中童生全因着继承了你爹的基因,将来考中秀才也都是你爹之功,别你二叔给你点儿甜头,你就将谁是你爹给忘了!

贾琏忍不住腹诽:你这个爹我是真不想认啊!但没办法,谁让自己继承了人家儿子的身体呢,因此,只能装作一副发愁样子,道:

“父亲说的是,儿子都省的,只是…这次考下来,儿子发现在学问上还有几处不明白的地方,

但这几天又这个来恭喜,那个来勉励的,一乱腾便有些温习不下去,对下次院试不免就有些心里没底…

唉!若是考不中…父亲可千万别怪罪儿子啊…”

“啊?!谁他娘这么没眼色,总去打搅你读书!是诚心不想让你考中秀才让咱们脸上有光么?!

贾赦……闻言立刻着急起来,这小子能不能进学,可直接关乎他以后有没有大宅子住,因此难得的上了心,咬牙道:

“去!你赶紧回去给老子温书去!我这就告诉管事们,将你的院子看起来,没考完前谁要是敢再去打搅你,看老子不弄死他!!”

贾琏……心道:只要你别动不动就喊我来教训就行了,真的很烦哎!面上却恭敬道:

“多谢父亲,那儿子就回去了!”

“嗯,”贾赦笑眯眯点点头,“好好温习,若过不了院试,仔细你的皮!”

贾琏…

………

因为贾赦的介入,贾琏终于过了两天清净日子,三日后,又顺顺利利的过了院试,依旧是第三名…

这样的成绩,虽没有那些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风光,但三场皆为第三名,也足够引起众人的重视了!加上其荣国公嫡孙的身份,立刻就在宁荣两府和京都权贵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来…

所有人都没想到,曾经那个不通文墨的贾家二爷,竟然仅仅花了半年,就真的考中了秀才!成绩还这般好!这要将来能中了举,凭着贾家人脉,那不明摆着要飞黄腾达么?!

因此,接下来的日子…邀请贾琏的出席宴饮的帖子便如雪花般飞进了荣国府里…贾珍等人更是纷纷摆下宴席,为贾琏庆贺…

其中,有些不便推脱的,如王子腾,贾珍几个…贾琏不得不去露了个面,其余的,全都以“初初进学,长辈不许张扬”为由给推了…

只独独亲自提着礼登了“忠靖侯”史鼎家的门。

史鼎对贾琏能考中秀才十分惊讶,对他突然来访则更惊讶……

这些年,对四王八公这些老牌勋贵,他一向都是能避则避的,不过是碍于贾家老太君这个堂姑母的原因,不好直接与贾家断了关系罢了。

而且,他也不比他堂兄保龄侯史鼐,乃是老太君嫡亲的侄儿,不过是堂侄罢了,跟贾家众人自然也没那般亲厚…

所以,史鼎实在闹不明白贾琏这时候来拜访自己是为了什么!?

因此,一进门礼貌性的客套后,便什么也没说,只等着贾琏自己将来意说出来…

“表舅,实不相瞒,外甥此次前来,是想让表舅帮着荐个老师的,”贾琏开门见山道。

史鼎倒没想到他是这个来意,闻言就疑惑道:

“琏儿,政表兄不比我认识的士林中人多么,给你找个老师又有何难?!怎么你倒想起让我给你推荐老师了?!

倒不是表舅有意推脱,只是你也知道,我虽是科举出身,但自打入仕后便在兵部任职,与士林中人交往实在不多啊!”

这话里意思便有些推脱之意了。

贾琏此次前来寻史鼎,一是因为史家乃是书香诗礼大族,第一代保龄侯尚书令史公更是文官之首,而史鼎也曾高中过二甲传胪,若能得他荐个老师,当是个名副其实之人…

二则是忠靖侯史鼎乃是红楼中忠字打头之人,与忠顺王爷一样,都是几年前在今上与义忠亲王那场皇位之争中,坚定的站在今上一边的人,也是最终笑到最后的一批人!

也正是因为那次皇位之争,史鼎才得以凭借拥立之功得封忠靖侯,成为新皇仅有的几个亲信之一,

而薛家则因为站错了队,拥护“义忠亲王老千岁”,最终一败涂地!薛家大爷、二爷,也就是薛蟠和薛蝌的父亲也因此相继忧愤而死。

在当年那场政变中,贾家等勋贵虽并未参与,但作为太上皇老臣,这群勋贵向来自恃功高,又因新皇得位不正,以前又是皇子中的小透明,对其便有些看不上,表面看着恭顺,实则不以为然。

而新皇越是得位不正,就越是对这群老臣的态度敏感忌惮!不过是因着如今初初登基,跟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