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自己之后的按摩找了个理由,道:“没有,就是哥夫你最近半年一直都用一个差不多的姿势,有一节骨头已经长得有点歪了,要想扶正,可能有些疼。”

说着,楚含岫手指律动,乳白色的异能从赫连曜后腰上离开。

赫连曜的目光无法从世人没有见过,也不能理解的乳白色微光上移开。

他声音干涩地道:“只要于你无碍,再疼,我都不惧。”

赫连曜一想到自己或许能够站起来,一时之间十分艰难地控制住自己,从胸腔,喉咙里逼出一声:“含岫……”

这一声,有些沉,有些重,还有许多楚含岫听不懂,也听不清的情绪。

像剖开胸腔,看见尚在胸腔里跳动的心脏……

“嗯?”楚含岫控制着,让手指上的异能变得浅淡,落在赫连曜后腰的皮肉上,“今天我先给哥夫你松松筋骨,回去我想想把指法重新变换一下,再给您用按摩,扶正那节脊柱骨。”

怕又出现刚才那种突然又断了路子的事儿,楚含岫上了一道保险,道:“骨头已经快要长定型了,想要扶正,不是一次两次能弄好的。”

“哥夫,要得多按几回才行。”

赫连曜缎带后的眼睛望着他:“好。”

楚含岫满意了,站在榻旁边,单纯地开始给他按摩。

手指在他消瘦的后腰上滑动,为了他舒服,还倒了一点木黑莲的油,以免干搓把他的皮肤搓伤。

第80章

只是单纯地按摩,用的时间比之前都少,没一会儿楚含岫就宣告今天的按摩结束,收拾收拾准备回去了。

就在他准备掀起竹帘,告诉青然已经好了,让他进来伺候赫连曜,把赫连曜抬回蘅霄院主屋的时候,青然的声音先在外边响起:“侯爷,有急报。”

楚含岫望着走到亭子前边,脸上带着几分急色的青然,顺手把手里的竹帘卷起卡住,回头对赫连曜道:“哥夫你忙,我先走了。”

现在赫连曜能够忙的事,便是出手整治暗害父亲,和做局让自己坠马的人。

想到楚含岫那次从庆涛楼救出父亲——

猛地,想到这件事的时候,赫连曜突然意识到,既然楚含岫都能够恢复他的玉屏穴和天钥穴,那提醒侯府,提醒自己和父亲的羊皮谶语,应该也是楚含岫的手笔。

也许,楚含岫对朝堂上的事有些许兴趣。

他望着楚含岫,道:“一些朝堂上的事,近来你也未能出府,听听解解闷也无妨。”

楚含岫:“?”

这话说的,没毛病,深得他心。

最近一直窝在侯府里,他确实快要长蘑菇了。

而且上辈子他只知道两年多以后定王入镜,强破宫门,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导致东来国和齐国趁虚而入,过了霁州和永州就如履平地一般,大半个大越都陷入连天的战火。

要是能够知道一些核心的消息,说不定等世道乱起来,能增加一些活命的机会。

楚含岫把原本放在榻边的凳子搬到榻后边,坐下后道:“好。”

接到密信便第一时间赶来的青然没想到赫连曜会把楚含岫留在亭子里,他望了望侯爷,开口道:“启禀侯爷,三皇子指使手底下的人纵火烧南城,致使两百多名百姓葬身火海,房屋损坏若干一案刚刚已经有了结果,被判贬为庶人,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

“凌捷已经出发去雍州,按照线人提供的线索,只要凌捷能够顺利地从雍州拿到那份收受贿赂的真账本,月底之时,就能让商大人参郑德泽一本。”其实说出来只是几句话,但已经察觉到什么的郑德泽最近已经疯狂地对对他不利的人下手,光是进京的路上,就布满了他豢养的杀手。

凌捷要从雍州,把郑德泽收受贿赂的真账本带回京,绝对不容易。

但侯府这边亦有所准备就是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侯府也不是吃素的。

赫连曜已经翻过身,半躺在榻上:“郑德泽狗急跳墙,已然穷尽一切手段,最近让京都里我们的人注意,不要被抓住了尾巴。”

“告诉安国公府那边,让他们也有所提防,直到凌捷回京之前,都不要轻易出府。”

“是。”安国公府和靖国侯付一向走得近,难保郑德泽不会把手伸向那边。

赫连曜望着听得认真的楚含岫,道:“郑德泽乃是吏部尚书,春夏之时,青州大旱,此人将手底下官员安插到青州,敛银数百万,敛粮无数。”

“除掉他,郑氏一族便会受到重创,依附于他的党羽也能剪除大部分。”

除了三皇子,楚含岫还真不知道郑德泽是谁,赫连曜一解释,他就知道了。

就是这些贪官污吏灾难来临之时只会搜刮百姓的血泪放进自己的腰包,丝毫不管底下的百姓是生还是死,是活在人间还是地狱。

他点点头,深以为然地道:“这样的人,留着也是祸害!”

他眨了眨眼,生出打听点消息的心思,“哥夫,如青州这般,因一场旱灾百姓颠沛流离,家园尽毁的,需要尽快将百姓安置,让他们赶上明年的春耕吧,不然的话,明年的口粮又是一个大问题,长此以往,怕是会形成乱象。”

赫连曜俊美冷然的眉眼带着几分柔和:“是,百姓所求,不过一口吃的,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若久处于灾患之中,则会呼啸山林,为匪为寇。”

“更有甚者,成群结队,成为起义军。”

楚含岫听他说到起义军三个字,手指扣紧。

是的,就是像赫连曜说的这般,上辈子,大越各地爆发旱情,洪灾,蝗灾,接连不断地让百姓失去家业,食不果腹,命如草芥,所以,各地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不断。

大越的乱世,昏君,贪官污吏,定王之流占了一半的原因,若单单只是这些原因,有个如赫连曜这样的人物,加上朝中的有识之士,亦可力挽狂澜。

但造成大越乱世的另一半原因,是人不可及的自然灾害。

从明年开始,不止大越,周边的齐国,东来国,以及一些小国,都陷入了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

在古代,没有优异的粮种,现有的粮种抗病力,产量量都很低,比如现在的大越和周边等国,一亩地的产量有个三四百斤,就是丰收年了。

比起现代动不动上千斤,两三千斤的产量,少得可怜。

所以,一旦连这仅仅够糊口的粮食都失去了,百姓将会立即如坠地狱。

易子而食,饿殍千里,从来不是空话,亲身经历过的楚含岫每每想起乱世那几年的流亡日子,都会由衷地感到惧意。

大越和周边各国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内部的巨大矛盾只能向外扩展,大越成为焦土,只是他刚好处于东来国和齐国的中间地带。

换做东来国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