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6


“差不多。”米正看走过去有一段路,就去车库推了辆小电瓶,让张爸爸坐到后座,“我差不多是照搬的那套。就是人家大城市的助老点,有专门的医疗辅助器械的体验店什么的,我们这里没法弄。城里和别的村都来看过,不过我们这里山区,村子比较分散,让城里来弄,成本太高了。咱们小城里财务紧张。剩下的村子,有钱的自己出钱弄;村里没钱的,村里人要是能集资弄也有;剩下的就只能还是老样子了。”

倒是他在城里开的养老院,最近快开始营业了。

本来他觉得养老院定位比较高端,一个月收费五千起步,在玥城市场不大。没想到来咨询参观的人那么多,虽说咨询不代表就有入住的意向,但直接想交定金的也不少,就怕抢不到床位。

张爸爸坐在小电驴后座,进到村里之后,看到很多狗跑出来迎接:“怎么不见你家大黑?大花它们也不在?”

“黑哥去警犬基地了,应该快回来了吧?它吃不惯外面的东西,吃饭时间肯定要回来的。”米正把小电驴停好,把手上的点心袋子交给助老点的阿姨,“大花去丈母娘家带孩子了。我天晴姐生了个儿子,它一只猫稀罕得不行。”还天天想给孩子喂奶。

他明明连绝育都没给大花做,作为一只公猫,怎么母爱那么泛滥呢?

果然是他家的风水有问题吧?

他们还没在村小转完,村长开的中巴和警犬基地的皮卡就先后到达。

在张爸爸奇怪的眼神中,两只几乎一样的大黑,从皮卡上跳下来。

警犬基地的训导员满脸不知所措,跟米正解释:“不知道怎么回事,大黑突然就复制粘贴了一个。”

第140章 黑哥的新技能

大黑作为一只细犬, 本身骨架是比较大的,而且在细犬中也属于偏大的那种。

虽然纯色细犬的辨识度不高,但是像大黑这样的很少见。

从皮卡上跳下来的两条细犬, 肩高体长毛发和牙齿都一模一样。

训导员已经检查过了, 脑门上全是汗, 也不知道是被太阳晒的, 还是心虚的。

他们警犬基地也没细犬啊, 还是封闭式管理, 怎么都不至于多出那么大一条狗。

人家交给他们一条,他们还回去两条,这……反正他很心虚。

米正看着两条细犬, 也觉得有些疑惑,不过他大概知道原因。

当着训导员的面不好说,就让他先回去。

他就带着张爸爸坐上小电驴:“黑哥,回家。”

两条围着他转圈的黑色细犬一听, 一下就蹿了出去, 像离弦之箭。

小电驴才刚从村小开到米晓莉家附近,就见它们已经跑到了老宅。

张爸爸头一回见细犬这么跑:“你家黑哥真的已经20多了,怎么还能跑这么快?”

“黑哥比我大一岁,23了。”米正慢悠悠把小电驴开回车库, “跑得快, 大概是因为它是灵犬吧?”

23岁的年纪,在小型犬中都不多见。

平均寿命在8-10年的大型犬中, 大黑那都不叫成精, 而是成神了。

他每次带大黑去宠物医院体检什么的, 现在都不用排队,进门就被一群医生围观。

他带着张爸爸去洗手, 看张爸爸不想先去餐厅坐着,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黑的午饭,放在它的饭桌上,又在水碗里倒满水。

两条大黑就过来,脑袋凑到饭盆前,变成了一条。

一直看着的张爸爸想揉眼睛:“怎么少了一条?还是因为灵犬?灵犬是狗子成精?”

“成精……也算不上吧。”顶多只能算成了一点点。

动物具有灵性,和动物成精是两回事。

当然,他家黑哥这个情况,肯定和普通的有灵性不一样。

米正看着二合一之后明显精神状态好了很多的自家黑哥:“我之前学了个召唤阵,可以召唤一个灵体的黑哥。后来回来了之后,那个召唤的黑哥就消失了,我本来以为就是自然消散了,但应该是被黑哥吸收了。反正打那之后,黑哥的精神就好了一些。后来我又召唤了一次,上次黑哥已经能够控制召唤的灵体了。现在应该是它自己就能够召唤了。”

只不过他黑哥召唤出来的灵体的状态,和它自己一样。

或许等下次召唤的时候,就能和它巅峰期的时候一样了。

他也搞不明白,但看着对他黑哥是好事。

张爸爸:突然玄学!

“那……真的有成精的动物吗?”白娘子什么的?

米正瞧着他认真的眼神,拉他起来去餐厅吃饭:“我是没见过。不过你要说灵兽,小橘子就是。厉不厉害的,反正现在就是简单的话,它都能听懂。剩下的,谁都打不过,还爱哭。”

姜稷今年开始给本科生上课,备完课会跟家里的毛孩子们先讲一遍。

小橘子是听得最认真的。

但,那又怎么样?

难不成还指望一只小猫咪搓导弹?

按照姜稷的说法,小橘子九年长一条尾巴,八十一年长满九条尾巴才算成年。

众所周知,所有的亚成年动物都是废物点心。

反正小橘子的体重一直在9-10斤之间波动。米正也搞不清楚,它这到底算是幼年还是亚成年。

张爸爸:很好,刷新三观。

天气炎热,午饭简单吃了点凉面,就是拌面的花样很多。

爸爸这位客人并没有感到被怠慢,他也没把自己当客人。

再说,他又不是特意过来吃饭的。

这种随意,更让他感到舒坦。

这次张爸爸能在这儿待两天,暗示明示地摘了很多米正种的菜,还薅了两只米正和姜稷养的大鹅。

这个季节,地里的菜疯涨。

前两个月随便种下的菜苗,随便撒的种子,都不用怎么管,就多到吃不完。

草也不是自己拔的,虫也不是自己捉的,也不知道这些怎么就能算是他种的菜。

“要不把鹅杀了,再带走吧?”米正真心觉得带着活鹅进京赶烤,有点不太靠谱。

张爸爸拒绝:“还是新鲜的好。”他看着车里装满了水果,又叮嘱米正,“等村里粮食收了,记得给我留个几百斤。”

“行叭。”

他们村里种的粮食少,但也不是不种。

产量不大,一般是留着自家吃的。但这年头,谁家不是地里种着,菜场买着?

村里人看张爸爸满载而归,等他车子开走了,才开始指指点点。

傍晚太阳落山,天气凉快了很多。

村里的男女老少坐在小广场前打着扇子乘凉。

“小正哥,你家这个亲戚以前没见过,怎么一点都不跟你客气?”

“是啊,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带那么多东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