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了出来。

她向来不在孙辈面前教训儿媳,但此时却也难得对着李香桃疾言厉色:“你既不爱吃,就回房里去,花得又不是你的银子。”

李香桃不敢跟老太太犟嘴,气哼哼地走了。

只是,走之前不忘鄙视地瞄了一眼顾扬,想道,很好很好,她倒要看看这样整天想着夫郎的,明年科举能考出个什么玩意来?

顾思远只当没看见。

顾老太太也转头看向顾思远,冷声道:“你是读书人,说话还是要注意些,一家人哪能什么都说出口。”

谢长月立时不服气地鼓了鼓嘴。

哼,明明是大伯母有毛病,天天就爱管别人的闲事。

顾思远没打算跟老太太顶嘴,点了点头,应付一下,便带着夫郎回屋了。

顾老太太看着两人的背影,蹙了蹙眉。

原先,大儿媳也是泼辣、爱斤斤计较,但老二一家从来不当回事,也就没什么争吵。

如今扬儿娶了亲后,性子变了不少,倒是矛盾滋生。

刚刚老二两夫妻都在屋子里,却也不出来劝一下,这就代表了他们的态度。

原本老头子是打算等振儿成亲后再分家的,如今说不定要提前,再这么挨下去,闹得兄弟反目就不好了。

谢长月跟着顾思远回了屋,看着他满眼崇拜:“夫君刚刚真厉害,不仅把讨厌的大伯母气得跳脚,我们还不用分番瓜给她了。”

顾思远捏捏他的脸颊:“你喜欢的话,我明日再带给你。”

谢长月抱着自家夫君的脖子,甜蜜的腻歪:“夫君送的,我都喜欢,但是不要番瓜了,夫君抄书很辛苦,我舍不得。”

“……”顾思远。

世上怎么会有这样讨人喜欢的小甜心。

他转身把人推倒在床上,他要尝尝谢长月是不是全身哪里都和嘴巴一样甜。

接下来的日子,还算平静。

顾思远依旧读书习字,谢长月依旧种花和等他归来。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树叶梢头开始染上一点点金黄,各色的花骨朵也慢慢变为果实。

进了九月初,授衣假开始了,前后大约有十天的假期,学子们会趁此机会回去准备过冬的寒衣。

书院体谅外地学子归家不易,跟之前田假一般,正午便散了学。

顾思远回家时,平日早早跑出来迎接他的小夫郎,此刻却正在后院里,站在比他人还高的植物茎秆前长吁短叹。

“真对不起夫君,看来是种不出好看的花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种法有问题?”

……

第49章 分家

七、

谢长月看着这粗犷的枝叶, 若不是他亲手种下的,都要怀疑这真是从那金灿灿的种子里长出来的吗?

顾二和木夏在旁边陪着他。

木夏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没关系。

顾二比了比茎秆, 笑道:“长得倒是真快,这种得不像是什么花,倒是像什么树……”

说到这里,他又自打了嘴巴, 树倒是能长得这样高, 但是哪能长得这么快?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这海外也不知道在哪,听说人长得模样就跟他们大周不一样, 这花长得不一样也有可能的……

谢长月很是失落, 感觉夫君可能被那海外来的行脚商骗了。

其实两个月前, 这花发芽后,他就有些怀疑了,不过, 他还是兢兢业业地给地里除草抓虫, 想着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直到现在,眼看着是彻底没救了。

顾思远将书筐放到房间后,出来问了问顾青青,得知自家三口人都在后院, 便也寻了过去。

谢长月仿佛身上自带顾思远雷达, 人还没出院门, 他便心有所感般朝着那处看了过去。

下一刻, 熟悉的高大冷峻身影果然出现。

“夫君,”谢长月双眸亮如星辰, 一瞬间身上郁气全消,乐颠颠地就冲了过去。

顾思远一把接住撞到身上的小炮弹。

两人牵着手, 仿佛连体婴一般走到了玉米地前。

顾二和木夏夫夫两对视一眼,见怪不怪了,儿子和儿夫郎就是这么好。

顾思远伸手去掰了个玉米棒子下来,将外面的皮和须须都扯掉,露出里面颗粒饱满金黄的果实,点点头:“不错,已经完全成熟了。”

谢长月看他手里熟悉的金黄色,睁大眼睛:“这……这是种子?”

顾思远:“嗯,也是粮食。”

谢长月蹙起眉头:“啊,这不是花吗?”

顾思远面不改色地胡扯:“不是,我又碰到之前那卖种子的行脚商了,他说他当时也是弄错了,这其实不是花,是海外人食用的一种粮食,叫玉米,就跟我们的水稻、小麦一般。”

谢长月鼓着嘴,惊奇道:“海外人的粮食居然长这么好看,不过……玉米,这名字确实很适合哎,这一粒粒的就像是金玉做的一般。”

木夏对自家儿子比了比手势,有些怀疑,这真的能吃吗,还没见过那样粮食长这么好看的?别到时候又弄错了,吃错东西中毒可不是开玩笑的……

顾思远一本正经道:“不会错,那行脚商当着儿子的面烤了吃了,而且据其言,不仅能烤着吃、还能蒸、能当菜炒,还能磨成面、做成糖……”

顾二惊讶:“还能做成糖?”

糖在这世道,可真是精贵东西。

木夏听了这些,反倒有些相信地点点头:“那倒确实像是粮食了,像小麦一般,便是能磨粉、能做糖的。”

谢长月拉着顾思远的衣袖,跃跃欲试:“既然是粮食,那我们把这些都摘了吧,晚上就烤着吃!”

顾思远点头。

大约十分钟后,一家四口围成一圈凑在后院,看着掰下来的两大袋玉米棒子目瞪口呆。

顾二摸着脑袋,有些不敢置信:“我记得娘当初就划了差不多一分地(一亩地=十分地)出来吧,就一分地居然长出了这么多?我刚拎了拎都快有百多斤了,就算把中间那不能吃的芯去了,那也还剩八、九十斤。”

而据朝廷和民间的传说,江南太湖地区,前些年出了块超级大肥田,一亩地连作两季能收获近600斤水稻,这已经叫他们开了眼。

而他们北地,因为天寒缺水之故,所以水稻只能种植一季,大都种植小麦,小麦产量不如水稻远矣,两季连作加起来才三百斤左右,只有江南的一半。

现在看着这黄色棒子,一分地就有近八、九十斤,那一亩地岂不是就能长出八、九百斤,还只要三个月就长成了。

我的天,这还得了。

顾思远看着大家震惊的脸色,内心暗道:这只是多代遗传的优良种,所以只能亩产在400公斤左右。

而现代最好的杂交玉米,最高亩产是900~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