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7
了过去,“云哥儿,你实话告诉我,焕娘是不是也是修道的?”
眼见此事抵赖不了,江停云笑着点了点头,“不错,焕娘是跟着高人学了一点小法术。”
他心想:我若告诉你娘其实是个鬼,你怕是好几天都睡不踏实。
贾赦的眼睛更亮了,“诶,云哥儿,你看看我,适合修道吗?”
江停云心中一动: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他沉吟了片刻,正色道:“不是我要给舅舅泄气,只是但凡修道,先要修德。
舅舅别无大恶,只是在女色上过于糊涂,致使许多青春女子枯萎后宅。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许多女子的怨气聚集,舅舅别说修道了,恐怕原本的寿数也要折了去。”
贾赦吓了一跳,“没这么严重吧?我又没强抢民女。”
江停云严肃地告诉他,“就是这么严重。”
第172章 开明的林如海
接下来,他就假托泰山散人的名号,把寡妇村女子怨气聚集,导致整个镇子人口锐减的事,添添减减地告诉了贾赦。
若说危言耸听,那的确是有一点。
不过他也是基于事实的情况下,稍微把情况往严重里说了那么一点点。
艺术加工嘛,都是讲故事的常用手法,不算骗人。
反正贾赦是被他吓住了,当即就说,要把院子里的姬妾,都安排个好人家嫁了。
江停云劝道:“一定要打探仔细了,莫要叫她们落入披着人皮的恶鬼手中。”
如若不然,那不是行善,反倒是作恶了。
两人谈妥了之后,贾赦刚让人准备酒菜,便有小厮前来通报,“老爷,表少爷,宝二爷来了。”
“宝玉?”贾赦诧异道,“他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眼见到了用早膳的时候,以老太太对宝玉的宠爱,必然是要留他一起用膳的。
江停云道:“大舅舅,宝玉既然来了,还是先把他请进来吧。”
“也对。”贾赦点了点头,对那小厮道,“快让宝玉进来。”
他虽然不喜欢贾政,但对贾政的几个孩子却没什么偏见。
本来嘛,大人之间的争斗,就不应该牵扯到晚辈身上。
也就是那王氏不讲究,笼络拿捏琏儿媳妇,竟是让他们大房内部闹矛盾。
只可恨琏儿两口子也是傻的,被那王氏牵着鼻子,耍得团团转。
不多时宝玉就进来了,恭恭敬敬地对两人行礼,“请大伯父安,江表哥好。”
贾赦连忙叫他起来,和蔼地问:“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吃饭了没有?”
“还没有。”宝玉不好意思地看了江停云一眼,“我听说表哥来了,特来拜见。”
贾赦懂了,敢情不是来找他的,是来找他大外甥的。
“那行,你们俩年轻人慢慢聊吧,老爷我先去吃饭喽。”
说完他就起身,摇着折扇慢悠悠地走了出去,把书房留给了他们两个。
见他如此通情达理,宝玉更不好意思了,心里还生出几分羞愧。
只因他平日里听多了下人们编排贾赦,还有贾母和贾政夫妇都不曾说过贾赦好话,他心里对这个大伯父,也很有几分偏见。
但是仔细想想,大伯父却从来没有对不住他的地方,日常见到他都是和声细语,不像他家老爷一样动辄呵斥。
见他出神,江停云问道:“表弟特意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宝玉回过神来,却又扭捏了起来。
江停云见他脸颊逐渐飘红,忍不住笑道:“我素日里虽觉得表弟有几分女儿家的品格,却不想,表弟性情竟是如此腼腆,许多女孩子都比你大胆坦率。”
这宝玉的性情素来与世俗相悖,听见江停云说他有几分女儿家的品格,心里十分高兴,觉得表哥果然是他的知己。
又听见后面表哥说他比女孩子更腼腆,许多女孩子都比他大胆坦率,他也不觉得这是贬低之言,只觉得理所应当。
只因在他心里,女儿家总是更尊贵几分的。
他也被江停云这两句话激起了胆色,直言道:“我只是想请教表哥,怎样才能让林妹妹肯多和我说几句话。”
听见这话,江停云不由吃了一惊,惊疑不定地看着贾宝玉。
——难不成,这木石前盟还真是天定之缘?
原著里也就罢了,这两人自幼同吃同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属正常。
可是在这个世界里,因着林如海夫妇都还健在,他们两个除了逢年过节,根本就没见过几面,怎么看宝玉的神情,已经对黛玉生了几分情意?
宝玉今年才九岁吧?黛玉也才八岁。
古代的孩子,可真够早熟的。
江停云还没说话,宝玉就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自己的苦恼。
“林妹妹总是很忙,很多次敏姑姑来家里,她都没有跟着一起。
就算偶尔来了,我要和她说话,她也总是很不耐烦,明显不爱搭理我。
我左思右想也不明白,我究竟哪里惹到她了?她总得告诉我呀。
这是她告诉了我,我一定会改的。”
江停云哑然半晌,猜测道:“你有没有想过,表妹不是不爱搭理你,只是因为你说的话题,她都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宝玉诧异道,“不会吧?林妹妹文采精华,才高八斗,我每次和她说话,都是投其所好呀。”
江停云:好吧,破案了。
跟一个工科生谈诗词歌赋,人家能搭理你才怪呢。
被宝玉缠磨了许久,江停云只好告诉他,黛玉虽然对诗词歌赋也很精通,但她如今喜欢的却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宝玉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敬佩之色,“林妹妹果然不同俗流,从前原是我浅薄了。”
江停云:“…………”
——这滤镜厚的,我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却见宝玉突然斗志昂扬,精神百倍地对江停云行了个礼,“表哥,我明白了,今日多谢表哥指教。”
然后他就告辞了。
江停云再次:“…………”
——话说,你到底悟出什么了?
=====
宝玉悟出了什么他不知道,也没空关心了。
因为山东传来消息,忠宁郡王战死沙场,山东叛乱再次升级,并且已经蔓延到了河北境内。
叛军杀死了一个郡王,可谓是士气大涨。
与之相反的,就是朝廷军队士气低迷,忠宁郡王的副将已经连发了三封奏折,请求朝廷增派大军支援。
圣人因为一己之私,终于酿出了苦果。
这份苦果,老圣人可能早就料到了,也可能没有。
但他却在事情发生之后,迅速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措施。
包括林如海在内的一干老圣人旧臣,都得到了老圣人的指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