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个人守在那儿万人都进不来。】

这些听起来是很不错。

两军作战若是守住险要地,赢面自然要大些,可是仍有失守之时。

自古以来,以少胜多不是没有。

背水一战也常有胜者。

许多人心里都已经清楚了。

地势什么的重要,但领军之人也非常重要。

安史之乱诸多战役就是教训,有时候一个朝代,是从根里就有问题了,若是想改变现状,那得从人出发去改变。

然而天子岂是他们能改变的?

许多百姓都开始恐慌起来,若是圣上不为所动,或是仍旧像从前那般昏聩,那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他们这些人又当如何?

“不会,不用担心,圣上就是……他也不可能放任预言中的叛军好活啊!”有人小声讨论。

“可女子说过,就算没有安禄山那也可能会有别人,若是圣上不变,那……”

“唉,真是造孽啊!”

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百姓们都这般操心,国子监那群年轻的学生更是个个都激动不已,没有人比他们更担心唐朝的未来。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当初桃林一战死伤无数,让人心痛,一定要嘱咐边防将士们,千万别学哥舒翰仓促应战啊!“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杜甫在这《三吏》中运用的都是问答形式,将场景表达得更加真实,他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却又让我们觉得他身处其中。】

【然而他走到那些苦难人民的面前却不能为之做什么,只能靠着文字给予他们一点点的激励,也倾诉着自己心中复杂的情绪,正是这些情绪让我们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的痛苦,也让我们从诗中读出了沉郁顿挫的感觉。】

这正是杜甫观自己一生的痛。

明明知道百姓如此困苦,明明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他却毫无办法,这种无可奈何,想必任谁碰上了都难以承受。

杜甫也想破除困境,然而他若是有法子,也不会让自己的家人还跟着自己受苦了。

他到底该如何做?

女子会提及吗?

【在《潼关吏》中,潼关吏的 胜券在握的不疾不徐和杜甫念及前车之鉴的紧张形成对比,这种诗歌中的跌宕起伏,我们得在脑中结合社会背景想象那个场景才能体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新娘、老翁和无依无靠的单身汉的视角来写的《三别》。】

第55章

杜甫

【大约从5000年前开始,我国古代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而后女子的地位逐渐演变成了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丧失人权的男子的附庸品。】

【自此女子的行为和思想慢慢被束缚,纵观历史几千年,能说出来的女子的响亮的名字就那么几个,即便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登上帝位的女子武则天,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本名。】

【武则天最初进宫时,得太宗赐名武媚。】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一怔,何意?

女子口误了?自己给她赐名?

她不是那个什么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吗?起先女子说过,李隆基是他们二人的孙子。

难道这李治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给儿媳妇赐名?

怎么想怎么有点怪呢?

然后下一刻,女子的话就差点让他吐血。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蹙眉,不知道自己的本名。

连自己武曌的名字也不知道吗?难道是这李隆基太恨她将历史都篡改了?

还有,太宗何时给她称号了?

没一句能听的。

【但是呢,这个武媚的称号还是有争议的,主要还是因为她是太宗的才人,在太宗后宫从未得到晋升,这样的地位被赐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震惊,这怎么可能呢?

怎么……怎么可能!

难道是之前女子说错了?

李世民看了这么久的巨幕,连听到女子做了大唐的皇帝都没觉得如此荒谬。

可事实似乎就是这么荒谬。

【武则天在感业寺时有一个法号叫明空,这没什么争议。后来武则天再次入宫,当政后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武曌,意为“日月悬空,普照大地。”】

李世民眉心一突,不仅荒谬,甚至似乎是他想的最坏的那个情况。

这个李治是他的哪个不孝子。

竟敢……他竟然敢……

他怎敢如此?

“太子殿下,您没事吧?太子殿下……”

【武则天死后,她被唐中宗李显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武则天称呼的来历。】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听到这里武则天终于满意了点。

则天,以天为则。

这李显还算是有点良心,但是这怎么又是李显?

不是说李隆基是受李旦的禅让吗?这其中怎么还有李显的事?

武则天越来越迷糊了,只能让人把这些话记下来,等下来再慢慢研究。

【另外我们还叫她武昭仪、武后、皇后、太后、皇太后等等。】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彻底死心了。

自己从来没给她晋升,那她就不可能做什么昭仪、皇后。

那既不是自己的昭仪、皇后,那是谁的?

这后世真是没一个省心的!

【她的这些名字里,除了明空这个法号和武曌这个她自己取的名字,其他的称呼全部来自于男子。】

【而其他许多女子我们只知其姓不知其名,甚至在古代很多时候会给女子冠夫姓,比如武则天嫁给了李世民,她就被称为李武氏,这都是古代男尊女卑的体现。】

别说了!

李世民快要疯掉了。

他不想再听到有关李治、武则天的事情了。

不是……

还是让他知道好了。

他要亲手处决了这个不孝子,以儆效尤。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成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奇怪而又没有道理的话。】

【而在古代虽说也有些著名的才女,比如蔡琰、谢道韫、李清照……但是细数下来就那么些,比男子少太多,但偏偏这些男子写了许多的女子口吻的诗文。】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秀美紧蹙。

“女子无才便是德,谁定的规矩?”

“女子怎么就不能有名字?”

【这《新婚别》就是其中之一,它既然是男子写的,那自然里面就会传达出男子的一些思想,即便是爱国爱民的杜甫的作品。①】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将女子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