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


上要‘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了!”陶渊明笑道。

一旁邻人道:“人姑娘说了,是清风,上不去。”

众人又都嬉笑起来,有酒有邻为伴,仿佛方才的担心焦虑都已烟消云散。

【其后“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已经迫不及待了,向人打听了前方的路,又可恨这归途路上的时间过得太慢,快点到家就好了!】

【从下一段开始就写他回家的场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看到自己那简陋的屋子,开心地就跑过去了。】

【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四十岁了,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像个小孩儿一样载欣载奔,可想而知他对于回家这件事情是有多么地高兴。】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闻言竟是落下泪来。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若是能让他回自己家去,哪怕让他睡狗窝又有何关系?

四十岁又如何?

哪怕是八十岁,只要能让他回家他估计也要高兴地跳起来。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陶渊明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虽然他的孩子一个个的好像都不怎么争气,为此他还写了《责子》责怪自己的儿子不思进取,但本意还是激励。】

东晋。

陶渊明摇摇头,自嘲笑道:“养子不如饮酒。”

“我看啊,陶先生是一切都不如饮酒!”

“哈哈哈……”

话虽如此说,但天下哪有不希望自己子女成材的父母,对此事陶渊明还是有些担忧的。

见他如此,颜延之道:“若元亮你放心,不若让阿舒和阿宣同我回去,让他二人去历练历练?”

“当真?”

“骗你作甚?”颜延之道,“只是我可不会纵着孩子,你只别心疼就行。”

陶渊明摆摆手,“自然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几句就把陶渊明最喜欢的几样东西给表现了出来。】

【首先是“松”,从《礼记》说礼如“如松柏之有心也。”开始,松就经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最著名的就是《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于是慢慢成为文人士大夫最爱的表现人忠贞不屈品格的意象之一,后世许多文人也曾写过相关诗句。】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父亲是最爱松的了,是吗?”苏过贴心地为苏轼斟着掺了水的酒,问道。

苏轼曾经种过许多的松树,他还曾写过“手植青松三万栽”的诗句,虽说是夸张之语,具体种过多少他自己也不记得了。

但爱松那样的质量却是做不得假的。

【陶渊明的诗句中也时常提到松,大家感兴趣可以下去看看。】

【而菊就更是他的心中所好了。其实菊在我们现在来说并不是那么受欢迎,因为它代表着逝去、代表着缅怀,家中的老年人可能还会用不吉利这样的话来形容菊花。】

【在魏晋时期菊花就是一种可食用、药用的普通植物,也作为秋日饮酒时的观赏物,但是陶渊明首次赋予了它以人的高洁的隐逸的特征。】

1042年,庆历二年。

洪州分宁县。

二十六岁的周敦颐现在只是一个小小主簿。

之前女子就提到过他喜欢莲花,他是真的很喜欢莲花,而且那“出淤泥而不染”一句写得非常妙,如此高洁是菊所不能替代的。

【一直到后来,喜欢菊花的人也不多,宋代的周敦颐也在《爱莲说》里说过,“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有闻,也不是不闻,所以也是有人喜欢的,只是少。】

【等到了明朝时,“菊”才被黄凤池编入《梅竹兰菊四谱》,自此梅兰竹菊被合称为花中四君子。】

周敦颐诧异,为何是梅兰竹菊?

莲不好?

【虽然“四君子”之名出自绘画界,但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不过就菊来说,除了隐逸品格,它也有其他特殊的寓意,比如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经写过一首《不第后赋菊》,将菊又赋予了英雄品质。】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等到秋天重阳节来临,菊花盛开,别的花就凋零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盛放的菊花香气扑鼻弥漫整个长安,城内四处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此诗句一出,众人都惊呆了。

东晋。

陶渊明怔愣,在他看来,菊就是陪着他隐逸在这山野之间的能给他以宁静的一种随风摇曳的温柔植物。

可听此诗竟还觉得这黄巢的描述一点也不假,它也是菊花。

如黄金一般,又带着香味。

等它开败,许多的花早已经谢了。

“好诗,好诗啊!”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的关注点却不在诗句上。

农民起义!

虽然根据女子所言,他早知道了唐朝会亡,可是如今仿佛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一般。

唐朝到底会变成何种样子?

难道是如同杨广带领之下的隋?

李世民痛心,但更多的是焦虑,他想知道后来到底发生了何事,自己应当如何力挽狂澜?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也听到了农民起义几个字,亦十分痛心。

可他同时又觉这个黄巢写的诗真好,太有气势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当真好诗!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黄巢刚写下这首诗没想到就被巨幕提到了,所幸是没被人看到,要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么看来,这唐朝要亡了。

他的心扑通扑通跳着,有种从来没有过的激动。

如今他似乎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了。

但为今之计是抱住自己的性命,先隐姓埋名,逃离这个地方再说。

【黄巢用百花象征腐朽的统治集团,这样的比喻十分新颖,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后面带着孩子进屋就不说了,许久不见,看到孩子陶渊明自然高兴,后一句“有酒盈樽”,他在做官的时候没有酒吗?肯定有,而且喝得可能还是更好的酒,但是他那时却不如现在高兴,那时喝的酒是酒,现在喝的是酒吗?】

【那是琼浆玉液!】

东晋。

“哈哈哈,没错,此乃琼浆玉液也!”陶渊明觉得此女句句说在自己心上。

他若再在那地方多待上几日,就连酒的味儿都得忘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握着酒壶爱不释手。

那时喝的不是酒,是愁。

如今喝的亦不是酒,是自由!

思及此,他咕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