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鼓的阵仗, 好像自己是去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坐在拖拉机上,袁奕看到了人群里那个黑黢黢身?影时,忐忑的心情?倏地?平静了不少。 太好了, 看到老爹晒得比自己还要黑,那她就放心了。 拖拉机还未停稳,袁建国就一个健步冲了上来, 兴高采烈地?将袁奕从车上抱了下来。 快四十岁的人,高兴得像是没长大的孩子一样, 一个劲儿地?用他的胡茬磨蹭着她的额头:“我的好闺女?啊!爹真是想死你?了!” 因?为大学马上就要开学了,袁建国也是今天上午才从利川市回来。 这不, 他还穿着下田干活的那件灰色衬衫,破了洞的裤子也没来得及换一条,上面的泥点点不知干了多久,颜色都变成了褐色。 不过袁奕也没好到哪去, 在工地?上粗糙了几?个月, 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为了方?便干活, 还把她那两条麻花辫给剪了。 看着他们父女?俩依偎在一起,大家仿佛看到了两个从黑煤窑里逃出来的工人, 心里莫名涌起了一股酸楚。 尤其是杨丽,看着袁奕晒黑了不少,胳膊腿也瘦了一圈,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 扯着她身?上那件破了洞的短袖,她撇着嘴埋怨道:“你?这哪是去当助手?,分明是去吃苦了。” 瞧瞧这手?,都快没几?两肉了。 想来她去的那地?方?一定?穷得很,连碗鸡蛋花都喝不上。 袁奕替她擦去眼角的泪,“一点也不苦,都是为了祖国的水利建设嘛。” “是是是,就数你?袁奕同志最上进。”杨丽吸了吸鼻涕,从兜里摸出一个鸡蛋塞到了她手?里。 那是她早上煮好的。 担心袁奕路上没有?吃东西?,这才揣在兜里等她回来后赶紧吃了,补补体力?。 “你?们这些知识分子都积极,就我最落后。” 被她这么一说,袁奕才发现,来村口迎接的人群里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袁奕和袁建国走后,知青们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远安村。 受了袁奕的影响,他们不单单是拥有?梦想的有?志青年,更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青年。 有?的去了乡里新建的小学任教,有?的去了城里的规划部献计献力?,还有?的回了家乡,将这几?年几?个月的所学传授给了老乡…… 在大学开学前的这几?个月,大家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能力?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只有?贾玉秀和程功还在远安村,村长办公室里,属于袁建国的椅子一直是他们俩坐着,他的责任和义务,也由他们俩人担着。 “既然袁叔和袁奕都回来了,晚上咱们去看电影吧?”程功提议道。 新年后,乡里经常安排露天电影给附近各个村的村民?观看。 在晒谷场上找一处空地?,往泥地?里插两根竹竿、绑上一块白色的幕布,然后再找一个好的位置摆上放电影的机器,便可以开始了。 程功平日里除了帮杨远山处理村里的事?儿,也会?想方?设法地?丰富村民?的生活。 办晚会?、听广播、带着村民?们去看电影,哪怕大家过着紧巴巴的苦日子,也能体会?到一丝甜蜜蜜的快乐。 贾玉秀跟着说道:“是啊,放映队就在燕家庄呢,今晚放的是《英雄儿女?》。” 袁奕:“好啊。” 《英雄儿女?》讲述了抗mei援chao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chao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1]。 同样讲述的是父女?的故事?,袁建国他们父女?俩又正好回来,勉强也算得上是应景。 晚上吃完饭后,大家拎着小板凳、揣着瓜子走了好几?公里,终于到了燕家庄。 他们来得还算早,在前排找了个好位置坐下,等了好大一晌,其他村的人也陆陆续续地?到了村口。 偌大的晒谷场上挤满了人,大家不吵不闹,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一块白色幕布上。 看电影的乐趣来之不易,大家都很珍惜。 电影开始了,袁奕和杨丽看得津津有?味,手?里的瓜子不一会?就吃完了。 袁奕正想拿起杯子喝口水,扭头一看,才发现老爹并没有?在位置上。 他人去哪了? “你?回去看电影吧,我在这儿眯一会?就行。” 晒谷场外,杨远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嘴里含着一块薄荷味的糖,刚才还一团浆糊的大脑逐渐清醒了些。 袁建国不放心地?摸了摸他的额头,又利用系统为他检测了一番,确定?他身?体没事?这才放心。 刚才真是把他吓坏了,还以为他晕倒了。 幸好,只是因?为太累了,才会?坐着睡着。 袁建国:“这几?个月真是辛苦你?了。” “客气啥,”杨远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灌进嘴里的风与薄荷的清凉融合在一起,夏日的燥热瞬间就少了大半,“年龄大了就是容易累,其实没啥事?。” 杨远山正值壮年,尽管还不到五十岁,但长期的操劳让他的身?子骨和六七十的老汉差不多。 村里的事?情?千头万绪,他一个人处理不过来,这几?个月,多亏了有?程功帮衬他才能减轻些压力?。 如今程功要去上大学了,袁建国也要去上学,以后,村里的重?担不得不靠他一个人担着。 短短几?个月不见,他的眼角就多了十几?条细纹,不知道等自己离开后,他一个人还能撑多久…… 袁建国的心口隐隐作痛。 耳边有?个声音渴求他留下来,让他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但另一个声音却让他去上大学,跟着陆必清先?生研究水稻,造福全国的人民?。 身?为村长,他应该为村民?的未来负责,但身?为华国的子孙,他也应该为全国的老百姓考虑。 芝麻和西?瓜,他两个都想要。 “要不我留下……” “嘿,可别瞎胡说啊!”袁建国话还没说完,就被杨远山打断了。 一听到他说出“留下”两个字,杨远山立刻就精神了,赶紧直起身?来阻止他道:“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你?敢不去上试试?我同意,村里人也不同意。” 袁建国考上大学那可是喜事?一桩,要是能跟着陆必清先?生学点真本事?,研究出更好的水稻,那更是造福全国人民?的大好事?。 杨远山相信,凭他现在的本事?,留下来肯定?能带着村民?过上好日子。 但他如果放他走,说不定?全国人民?也能过上好日子。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再说了,他本也不是远安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