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
那是否可以进行采集呢?
比如计算机自己采集信息……林安安又想着,该如何自己采集呢,总不能放在那儿,信息就自己来了吧。那么就要让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产生联系,就和电话线和无线电一样的东西。
说起无线电和电话,林安安又想着,既然连在一起了,那通信功能肯定就具备了。
具备这些信息,必定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那到时候,这运算能力,是否可以处理文字和图片呢?
所以它应该还要具备打字机的功能,可以处理中文信息的。而且具备创造信息的功能,这分享功能才更有意义。
林安安开始做梦,她想,会不会还能实现电视机的电影播放功能?
为什么不可以呢?
电话功能都具备了,电视机功能难道就远了吗?
林安安就像是在做一个数学题一样的,一步步的提出设想,然后解答。
反正教授也不是让她研发,这其中研发的困难问题就是研发团队该考虑的了。林安安天马行空,脑子里就和放电影一样的,发挥着无限的想象,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时而放一个案例进去,“教授,也许有一天我可以用计算机写论文,然后直接通过计算机提交给您。”
最后结束的时候,她还做了个结束语,问教授,“教授,如果有一天计算机如此便利,是否会和收音机一样,进入千家万户呢?到时候全国人民的计算机形成信息共享,将是多么庞大的数字世界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白日梦想多了,林安安还做了美梦。梦到自己拥有一台计算机。体型小小的。书包都能装下。
屏幕上的色彩是那样的鲜艳,她所设想的所有功能,都在那上面展现出来了。
林安安醒来的时候,人还恍惚着,还把手边的书本搂在怀里。但是很快反应过来,这哪里是计算机啊,这就是她昨天看的课本。
趁着梦里影影约约的轮廓还没完全消失,林安安拿起笔,就在笔记本上面涂涂画画。
一台梦想中小巧的计算机,就展现出来了。
有屏幕,有和打字机一样的按键,可惜上面的字没梦到。
看来想象出来的东西,还是虚的。
“但是谁知道有一天,能不能做出来呢?”
林安安对此很有信心,往前数一百年前,收音机也没有啊,现在呢,有条件的家庭就能买到了。功能还越来越多。
“安安,你嘀咕什么啊?”
叶丽娟打着哈欠起床。
大家昨天睡得都晚。都在努力思考。
叶丽娟头发都扯掉了几根,才勉强写出来一些。她没接触过计算机,课程虽然也学了,但是目前处于基础阶段。
不过想着大家应该一样,所以也不算着急。
倒是林安安下铺的何安娜,显得胸有成竹。
不过寝室的人也都知道,她是接触过计算机的,也早就熟悉计算机知识。所以大家见怪不怪。
倒是也没不服气。毕竟学习这种事儿,有时候天生具备的条件,也是属于一种本事。
假如我拥有和她同等条件,我会……这之类的想法,在她们之间是很难产生的。因为学习没有假如。看的是结果。
林安安一脸不服输,道,“没事儿,咱们只是输在起跑线而已,又没输在终点。中间加速!反超!”
吉春梅和叶丽娟都笑了起来。
上课后,大家就交上了自己的作业。
秦教授对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效率还是很满意的。如今国家缺人才,学生们就该具备这样的效率,才能早日成才。
有时候秦教授都忍不住,想要吹一口气,然后学生们就学有所成毕业了,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各个重要岗位发光发热。
但是看着面前这些稚嫩的脸庞,他心中告诉自己,任重道远。他现在需要的就是传授知识,然后检验学生们的成果。
第49章
秦教授对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是很重视的。
哪怕他们上课的时间不多, 写出来的东西多半也看不出什么水平差距,但是他还是很认真的每一本作业都细心查看。然后认真的批注,给他们做出评价。
毕竟同学们也是很认真的在完成他所布置的作业。从他看到的这些作业里面可以看出来, 这些学生都很踏实。也很努力。他们对于学业的要求并不止于课堂, 也会自己做出了解。
他们对计算机的运用范围了解很清楚。在现有的基础上面,对各项运用做出了极为细致的推测。比如多少运算能力,可以使自动控制达到什么程度。这一看也是做了功课的。
对于这样的学生,秦教授心中充满期望。
正是因为每年都有这些生机勃勃,热爱学习的年轻学生的加入,才能不断的为国家各个项目输送人才啊。
他很爱惜这些学生。认为他们是能为祖国创造历史的新一代。
“这个何安娜,是何教授他们的女儿?”秦教授倒是对何安娜有印象。
何教授夫妻也是留苏之后归国的。虽然他们不是学计算机的,但是也提供了一些带回来的书籍资料。为计算机专业曾经编写教材出了一份力的。
他们女儿何安娜在学习上也很有天赋, 因为俄语很好,已经帮忙翻译过一些资料了。
她对计算机的了解倒是很深。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设想。
这就是她的优势了。她提出的关于晶体管计算机的运用, 这是一些学生甚至还没听过概念。
毕竟他们今年才刚刚制造出来的。
秦教授仔细看了看, 对她的表现也算满意。这才刚开学没多久, 她已经有了自己在技术上面的想法了。
他放下之后, 又拿起一份文字篇幅比较长的作业。
翻了翻页数,足足写了许多页。
秦教授惊讶, 怎么写这么多?林安安这个学生……就是那个在农村接受教育,在首都半年就考过同校学生,顺利考入清大的学生?这是个十分有天分的学生啊。
他还是很认真的看了起来。
林安安论文方式就和解答难题一样的, 一步一步。她自己提出设想,然后一步步的解答。
秦教授开始看着的时候,就觉得这孩子大概很会想象。
但是越看到后面, 看到林安安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和运用,还有所举出的例子。不知不觉投入其中。他仿佛看到了计算机的未来。仿佛见证了一个数字世界的诞生。
甚至通过林安安的这些设想举例, 他有一种看到百年后的华夏的感觉。
人人都有一台计算机,绝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来实现。
秦教授心内震动。
这些真的可以实现吗?
他们国家今年才刚刚做出晶体管计算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