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伙计把包子拿出去,招呼街角逃难来的一群孩子。
这群孩子跑过来,争抢着要包子。
顾如约从窗户里看见围着要包子的孩子越来越多,忍饥挨饿的孩子,有的一日吃不上一顿饱饭,拿过包子,塞在嘴里,两口咽下肚,有的孩子噎住,还伸手要。
几个人看着很同情。
顾如约招呼,“掌柜的,你店里所有的包子我都包了。”
掌柜的感叹说;“好人啊!”
饭铺掌柜的和伙计把包子抬出去,一群孩子围上来,逃难的百姓们也纷纷围过来。
有的孩子伸手抓,饭铺掌柜的和伙计吆喝,饭铺门前乱成一团。
顾如约见状,站起身走了出去。
看着这群饥饿的百姓,顾如约扬声喊;“排好队,每人两个包子,全有份,争抢的话,包子就不发了。”
饭铺掌柜的高喊:“这位娘子掏钱施舍大家包子,大家排队领,不够铺子里还有。”
门前不乱了,逃难的百姓们自动排好队,一个个上前领包子。
这时,一行人骑马从街上经过,正中骑在马上的男人三十左右的年纪,俊朗轩昂,浓眉微拧,望着包子铺门口。
目光落在站在门前说话的顾如约身上,停留片刻,马匹走过去。
包子发完了,饭铺门口的人散去。
顾如约把发出去的包子让掌柜的统计数,把包子钱算给掌柜的。
掌柜的小本生意,赔不起,对顾如约再三感谢,“这位娘子是好人,好心有好报。”
“借掌柜的吉言。”
街对面的私塾已经下学了,辛驳从饭铺后院把马车赶出来,四个人在私塾门口等。
私塾里走出一群背着书包的学生。
其中一个穿着干净布衫,十一二岁的少年,看见辛驳朝她们走来,“辛大哥,等半天了,今日下学晚。”
看着旁边的顾如约,辛驳介绍说;“这是住在你家里的顾娘子,特意来接你。”
“顾娘子好!”长生清脆地声音问好。
顾如约看长生个子不矮,眉宇间有几分像五婶,粗眉,大眼,很喜欢,“长生,你先生没走吧?”
长生回身看门里,“先生还没走。”
顾如约让沉香把马车上的礼物拿过来,“我去拜见你先生。”
长生带着顾如约几个人进私塾里,学堂屋里,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正收拾书本,长生走过去,恭敬地叫了一声,“先生。”
顾如约诧异,五婶口中的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名儒她以为是年长老者,竟然是儒雅斯文的年轻男人。
顾如约从沉香手里接过几盒礼,极为恭敬,“我是长生的嫂子,先生教导长生辛苦,这是弟子孝敬先生的。”
逢年过节弟子孝敬先生,这是应有的礼节,先生自然地接受。
先生看了一眼顾如约,微微露出惊异的神色,平静温和,“夫人客气了,长生努力上进,是我得意的弟子。”
“先生教导有方。”
顾如约朝先生鞠了一躬。
带着长生告辞走了。
走出门,顾如约问长生,“你这位先生姓什么?”
“先生姓欧阳。”
顾如约想,复姓。
接回长生,五婶家的小院分外热闹,五婶跟沉香、桂香做了一桌子菜肴,大家围坐喝酒吃菜,一直到月亮初升。
明日端午节,民间百姓纷纷出外踏青。
五婶高兴,喝了不少酒,对顾如约说:“广福寺明日热闹,你们头一次在西北过端阳节,去哪里看看。”
大家商定好,明日出门,辛驳赶车,载着顾如约、沉香、桂香、长生,去广福寺
端阳节这日,五婶早早在门两侧挂上艾草。
广福寺是本地的最大的一座庙宇,平常香火鼎盛,香客如织,逢年过节更加热闹。
西北经历一场战争,刚恢复太平,寺庙附近的人很多,有官员家眷,附近城镇的百姓,男女老幼,出门踏青游玩。
儿童们在脑门上用雄黄酒画“王”字。
顾如约买了几条用五彩丝线结成的长命缕,跟沉香和桂香、长生缠在手腕上。
人山人海,顾如约怕沉香桂香走散了,辛驳带着长生,顾如约扯着沉香和桂香。
两乘凉轿停在离她们不远处,前一乘小轿里下来一个年轻少妇,后一乘小轿里走出一个奶娘模样的妇人,牵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
家仆有十几个,保护少妇和男孩。
少妇在前面,奶娘牵着男孩跟在后面,朝寺庙走过来,家仆分开人群,护着怕挤着少妇和男孩。
这时,突然人群发生骚乱,顾如约回头,看见左侧方向,两伙人手持兵器打起来。
打斗正发生在少妇周围,少妇吓得花容失色,一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人群一阵大乱,拥挤着四处逃散,十几个家仆被人群冲散。
顾如约看见那奶娘被人群挤倒,男孩被人流带走,男孩好像喊着奶娘。
由于个头矮小,男孩站不稳,被人群带倒,顾如约心一紧,男孩将要被人群踩踏。
顾如约来不及多想,不顾一切地冲过去,一把把男孩扯起来,她跟那男孩被拥挤的人群带出很远。
她的手紧紧地扯着男孩,男孩的哭声被淹没。
一会,人流疏散了,方才打斗的人已经四散,不见踪影。
辛驳和沉香、桂香、长生跑过来,辛驳紧张地问:“顾娘子你没事吧?”
顾如约的手还死死地扯着男孩,男孩吓得脸都白了,连哭都忘了。
顾如约四处寻找男孩的家人,那个少妇不知从那个方向跑来,哭天抢地抱住男孩,放声大哭。
男孩看见母亲,这才哭出来,母子俩哭成一团,家仆也都从四面八方跑过来。
顾如约看男孩有家人照顾,对辛驳说:“我们走吧!”
少妇光顾着抱着孩子哭,没注意顾如约几个人。
几个人坐马车往回返,没心思看热闹了,辛驳赶车,走出很远,说;“方才如果没有顾娘子,那个孩子就被人群踩踏,顾娘子救了那个孩子。”
“我当时看那个孩子被人挤倒,很危险,没想太多。”
顾如约心想,西北地方乱,以后还是少出门。
长生说;“顾家姐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长生不知何时开始不叫她嫂子,叫她姐姐。
顾如约摸着他的头,“还是我们长生有学问。”
长生在她摸脑袋时脸红了。
几个人回到山上,村头院子院门半开着,长生先走进去。
顾如约随后走进院子,五婶从屋里走出来,一脸兴奋,“顾娘子,你快看谁来了。”
正间里走出一个人,一袭素白的衣袍,清润如玉,丰神俊朗。
五婶激动地朝顾如约说;“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