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赵老板这里的戏,早知我昨日就荐了,这般赵老板这边戏班子得了进宫演出的名声,回乡想来也好的。”

赵班主看他年轻,有些将信将疑:“这《彩毫记》才在千秋园排过两场,宫里这么快就得了消息?”

许莼昨夜却是在谢翊手中看了几页,心内了然原来九哥已先一步查了这班主底细,果然九哥心细如发,谋事早人一步,但面上却仍信口胡诌:“怎么不真?我听那小公公说,演的是高力士为李太白脱靴吧?说是词彩极好极华丽的。”

其实九哥说的是“这戏词作者好卖弄学问,堆砌词彩,淫词滥觞,此作者也沉溺声色,嗜欲无度,滥交放诞,后来得了风流病死的,这种戏不看也罢。”

九哥历来是不好这些精巧富丽的词句,但这戏词文采确实是极佳,许莼夸得正中痒处,赵班主夫妻已面有得色。

贺知秋却心领神会笑道:“前些日子确实宫里时常传杂耍、幻术、演戏的班子进去,我还听说有些武术班子得了赏,也有戏班子得了赏的,听说甚至得了皇上当场命翰林写了词让戏班子唱的,那戏班子瞬间就声名大噪了。”

赵班主和杨珠儿都已是信了,连忙笑道:“却不知原来徐公子有这等门路,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了,还请徐公子有空在那些公公面前推荐一二。”

许莼连忙笑道:“应当的应当的。”一时果然台上扮起来,演贵妃的果然妆扮得极艳,唱起词来嗓音亮折清圆,果然唱得极好。

一时贺知秋也拿了筷子摇头晃脑重复那戏词,仿佛细细咀嚼,又大赞:“果然是好词,文藻唇齿留香,好词好词!”

楚微也笑道:“好一把嗓子,竟有当初珠儿的七分风姿了,可惜还是差一点儿火候。”

杨珠儿已面上生风:“我当日去到王府,正是唱得最好的时候,这孩子是我教的,也才教了三四年,火候未到,再过几年吧,便能当台柱子了。”

一时场上和缓起来,赵班主和杨珠儿原本身份低微,来见从前的王府詹事李梅崖之前心里难免忐忑,更何况早听说李梅崖原本已入了阁,总之是大官人,得罪不起。后来又见李梅崖带了两个举止清华的贵人进来,越发忐忑不安,索性心一横先表露自己的拒绝之意。

但如今看李梅崖姿态放软,不似从前那等强硬酸拗,又看这两位公子并无看低他们身份之意,对戏曲也通晓精通,言辞和蔼,风声笑语,全然不提旧事,越发心中感动,隐隐生了内疚。

杨珠儿便主动提起当日之话来,对楚微道:“其实当时我们去皇陵,并不许去参加祭祀活动,压根都不许我们入内,只让我们在外边扎着帐篷住,王爷去皇陵斋戒的时候,我们都只能在那山上下闲逛罢了,何曾见过什么?依我想来,恐怕还是王爷自己惹了事,我们身为侍奉的姬妾,恐怕是误中副车,被连坐的罢了。”

楚微笑着对李梅崖道:“我何曾不是这么和李大人说?事后我反复思忖当时可曾见过什么奇怪的人来拜访,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回想起来除了王爷亲近的属下,也就裕亲王过来拜访过罢了。但裕亲王老人家在冀州主持祭祀多年,又有什么稀奇的?不至于为此杀人灭口的。”

许莼问道:“裕亲王?”

李梅崖转头对许莼解释道:“裕亲王是如今的皇室的宗正,主管皇家祭祀和宗庙事,是当今陛下的叔祖辈了,年事已高。之前一直分封在皇陵所在的冀州,先皇的陵墓都是他主持着修的,在宗室里辈分最高,也是极德高望重的。撤藩后,裕亲王也奉诏率先进了京,如今在京里闲住着,已七十多岁了。”

许莼问道:“裕亲王……有子吗?”

除了赵班主懵然不觉外,其他人全都看了许莼一眼,显然都明白了许莼这一问的意思。

贺知秋道:“裕亲王膝下无子,裕王妃身子不好,只有一女,封为安平长公主,驸马是冀州巡抚之子杜少辉,听说生了二子,一直在冀州随丈夫住着。”

许莼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无子,因此才无人怀疑他会谋逆,又是宗正亲王,与当年去主持祭祀的摄政王商议祭陵大事,也十分正常,全然没必要为此杀人灭口。

李梅崖道:“我入朝后也留心过裕王,但他确实一派忠厚温良,有仁王之名,尤其是裕老王妃,在宗室中名声极好,时常施舍周济贫苦人家,威望很高。”

“前些年皇上还说念着裕亲王一脉无嗣,长公主又远嫁,无人侍奉养老,请裕亲王也在宗室中择一子过继,他却一直未曾挑选,只说自己身子不好,不忍夺人之子。”

许莼心里却道,九哥说他若稳如泰山,对方则不敢动,对方是在等,等什么?当初摄政王忽然去世,若是太后真的要扶宗室子,难道不需要宗正老亲王的支持?如今九哥无子……前些日子还听说九哥请诸亲王的子孙进宫,传言要在宗室中挑选嗣子。

虽说最后敲定自然是九哥,但这位宗正老亲王既然威望如此之高,想来至少是在人选的大范围上有一定权力的……果然真的清白无瑕吗?

第111章 幡然

席散后李梅崖亲自送了许莼和贺知秋出来, 许莼受宠若惊道:“李大人不必客气,您伤好了吧?”

李梅崖面上微微带了惭色,道:“已好多了, 也受到了小公爷府上送来的药材食物, 未曾还报, 此前因我擅自将小公爷带入险地,本该登门致歉, 却听说你游学在外,加上国公爷也守孝在家,不好贸然拜访。今日却仍得小公爷和贺大人施以援手, 实心中惭愧。”

许莼看昔日傲气执著的李梅崖面色颓然, 肩膀都微微佝偻, 不知为何有些恻然, 这人仿佛原本有一股气撑着,如今那股心气一散,仿佛顿时就失去了精神, 只如大街上普通的老头一般。

他心中惋惜,低声宽慰李梅崖道:“李大人,我昔日曾见过摄政王题的一匾额曰‘八风不动’, 大人孤直,虽万人吾往矣, 不曾忧谗畏讥,如今虽为低谷, 然则还当一如既往, 八风不动才是。”

李梅崖一怔, 看向许莼, 却问了一句:“西风山上八风阁, 陛下未换匾吗?”

许莼料不到李梅崖如此敏锐,耳根微热,仍是老实道:“想来未换。”心里想着若是问起什么时候见到,说见过拓本行吗?

李梅崖忽然一笑:“昔日我为摄政王府詹事,摄政王好猎,我亦经常随王驾去猎宫,为着王爷奢侈,多次劝谏,他却与我说兵不练,败将至,枕戈待命,八风不动,方为雄主。”

“八风阁上的匾,是我亲眼看着王爷题的,还有‘八方天马’……当日听说皇上尚且年幼,却一力保住了猎宫上下数万人性命,留住了那些曾花费无数人力物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