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1
个?
《镜花缘》里的女性,参考的依然是华夏古代的男性,比如着男装、娶男妾、考科举,但是许多依然离不开婚姻,科举之后获得的依然是虚名,如同现在的诰命夫人,只是荣誉,没有实权。
可是天幕里提到的女子,已经在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这就是“女权”吗?
结合前面参与大革命的夏洛特,李汝珍下意识认为不止如此。
【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创作《女权辩护》,这也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一批作品之一。】
【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对18世纪的那些试图否认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论家进行了回击。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她主张国家必须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且因为她们能够成为丈夫们的“伴侣”,而不仅仅是妻子。】
【沃斯通克拉夫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而不应被视作是社会的装饰品或是婚姻交易中的财产。】
“说得好!”
武曌隔着时空,找到了自己的共鸣,让自己的思路更为打开了一步。
她原本就觉得,男人可以当皇帝,女人为什么不可以?
哪怕自己儿女自己族人都阻拦,她也不畏惧,毅然决然迈出了这一步。
“前朝和后代都不允许女子接受教育,但是在武周,女性就应当一视同仁!”武曌生起了年轻时的拼搏心,更加大胆起来。
武周已经有了女校,为何不能有更多女官女吏!
她的武周,要比《镜花缘》里的女儿国还要强大,女子要方方面面都能自由!
【1818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儿,玛丽·雪莱,创作了《弗兰肯斯坦》,它有个我们更熟悉的名字《科学怪人》,开启了恐怖小说的先河。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的诞生,本就充满了恐怖气氛,因为在后世屡次被翻拍,荆咕直接用上了影视节选,给网友们一点刺激。
阴森的环境下,一个鬼鬼祟祟的生物学家穿梭于停尸间、乱葬岗。
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我一定能让死人复活!”
这个生物学家,就是弗兰肯斯坦。
他各种尝试,电击,化学药物,最后越来越疯狂,把各种尸体肢解,然后拼凑在一起,用电击再次尝试。
弗兰肯斯坦的表情在昏暗的实验室里极为癫狂:“这次一定能成功!”
闪电,雷鸣,尸体拼凑而成的怪物,在数次被电击后,复活了!
身形巨大的怪物从试验台上甩开电线,站了起来,歪七扭八地朝着弗兰肯斯坦走来,表情扭曲地试图对着他露出一个微笑。
“啊啊啊——”
然而见到了这个复活的怪物,弗兰肯斯坦吓到夺路而逃,什么伟大理想都不记得了。
复活的“怪物”,有着长短不一的四肢,来源于不同的尸体。但是他行走速度极快,朝着弗兰肯斯坦追踪而去:“我要同伴!”
“我要妻子!”
“我要友情!”
他不断地朝着弗兰肯斯坦索求,也曾在追逐路上试图交友,最终却被恐惧地人类攻击,愤怒之下选择了杀戮。
他杀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和朋友,弗兰肯斯坦逃的更远,以为甩开了怪物,选择了与未婚妻结婚,然而新婚夜,最开心的时候,怪物在他们新婚的床上杀死了他的新娘。
怪物要让弗兰肯斯坦拥有自己一样的痛苦,看着弗兰肯斯坦痛不欲生的模样,愤怒质问:
“你既然不接受我,为什么要创造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轰隆再次一声巨响,电闪雷鸣之中,一簇火焰升起。
孤独的怪物最终自焚而死,离开了这个让他无比痛苦的世界。
而在天幕下,古人被吓得不轻。
“这竟然是女子所写!”阴嫚公主被又是分尸又是拼尸吓得不轻,看完之后脸色微微发白。
但是她的双眼异常明亮,女子也可以写出这样的故事!
阴嫚公主特意看向自己的兄弟门,就看到公子高已经躲到了兄长扶苏背后:
“天啦,这也太恐怖了!”
阴嫚公主失笑,再看其他大臣,大臣们老谋深算,哪怕同样被吓得不轻也没表现出来。
比如那李斯,表情淡定地如同看前面的大团圆戏剧,若不是手指紧握的关节都发白了,还真以为李斯见多了世面不以为然。
阴嫚公主眼神偷偷看向父皇,又快速收回。
罢了,给父皇留点面子,不看了。
但是她心里蠢蠢欲动:这故事也太有趣了!想写!
天幕不是说她们都被胡亥肢解而死吗,她不如写自己被肢解然后复活去找胡亥复仇?
一想到这里,顿时兴奋的不行!
【1841年1月,凯瑟琳·克罗的《苏珊·霍普利历险记》出版,一开篇就是发生了谋杀或者失踪案,侦探剧拉开序幕,整个故事错综复杂,直到结尾才豁然开朗,这也是犯罪小说的鼻祖,奠定了犯罪小说的框架。】
【《苏珊·霍普利》一上世就大获成功,极为畅销。当时几乎人手一册,这本书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间犯罪小说竞相效仿的对象。一位评论家曾这样说道:“读了前二十页后,就再也放不下这本书了。”】
【1841年5月末,大受欢迎的《苏珊·霍普利》剧场版在伦敦上演,连演三百场,随后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也大获成功。】
“三百场!还有国外的演出!”
这受欢迎程度,汤显祖也得羡慕。
宋慈别有兴趣。
一开始就发生谋杀案或者失踪案,他见到的凶案不就是这样?
他有好多素材,除了《洗冤录》,不如,自己还写点有趣的,给民间的庶民科普一下?
【凯瑟琳·克罗后来创作了更多作品,推理小说《男人和女人》,还创作了儿童小说《皮皮的警告》——这也是凯瑟琳五部经典儿童小说中的第一部 ;还有《莉莉·道森的故事》,这也是她继《苏珊·霍普利》之后反响最热烈的小说,评论家纷纷称赞其“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虽然现代人都说爱伦·坡是推理小说鼻祖,然而凯瑟琳·克罗的《苏珊·霍普利历险记》不但比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莫尔格街凶杀案》早几个月。小说的情节与后来爱伦·坡的风格如出一辙,在当时大火到到处上演的时代,爱伦·坡的风格如此相似反而可能是受了凯瑟琳的影响。】
【爱伦·坡不可能不知道这部小说,事实上他在创作《莫尔格街凶杀案》之前就读过,现代研究者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