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途径。
最后,鲍姑一句话拍板:“先看看,没准这次会放出一些器皿我们也可以做。”
【《肘后备急方》中描述了沙虱病,记录它混在草丛中和水中,人们用混了沙虱虫卵的水洗澡,或者从草丛经过,就会被虫卵钻到皮里,可以用针把虫子挑出来。】
【沙虱病是远东特有的地方性传染病,20世纪,美国学者立克次发现了恙虫病病原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继而制出疫苗来预防恙虫病。1930年,日本学者才证明,它是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恙虫病,恙虫幼虫就是沙虱,是该病的传染媒介。】
【此时,已经晚于葛洪1500多年。】
【此外,《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天花的来源,关于天花是如何流入华夏以及流行,证明了天花是从西方向东方流传过来的,因为首先是在南阳俘虏中发现,也叫做“虏疮”。】
葛洪被夸得笑嘻嘻,也让东晋的权贵非常心动。
这么厉害,不如抢回来为自己服务?
但是刚一提议就被谋士给驳回了,理由是正因为葛洪名气太大,真要恶性抢夺,就得沦落到跟杀华佗的曹操一样的名声。
权贵:“不不不,我们不想被天下名医和后世子孙骂,还是罢了吧!”
曹操:“……”
【虽然现代总是怀疑华夏古代的外科,但是魏晋南北时,除了华佗,还有明显的病例记载了华夏其他的外科手术,甚至有了堪比现代整形外科的水平,比如已经有了成熟的修补唇裂技术。】
晋朝时期,有一位天生唇裂的文士,名叫魏咏之。
因为天生唇裂,非常影响形象,在讲究名士风流的魏晋,在连男人都要敷粉的魏晋,魏咏之的形象因为自己的唇裂可谓是非常受到影响,连婚约都很难定下。
他为之苦恼时,一位友人向他建议:“听说荆州刺史殷仲堪府上的府医会治疗唇裂,你不如去试试。”
魏咏之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为了自己的婚事,不辞劳苦去荆州找人。
他备了厚礼,去拜访荆州刺史殷仲堪,开门见山地请求道:“我听闻您手下有名医能治疗唇裂,特意来求医。”
殷仲堪很好说话,同情地看了一眼魏咏之的嘴唇,立刻答应了:“可以,我让他给你瞧瞧。”
殷仲堪命人请出府医,府医看了一眼就肯定道:“可以治疗。”
魏咏之刚刚露出喜色,府医又道:“但是必须在百日之内只能进食稀粥,而且不能大笑和多言语,你可愿意?”
听到这要求,魏咏之反而松了一口气,有条件不要紧,就怕不能治。
他认真道:“别说一百天,就算是半辈子不能言语和进食稀粥,我也愿意!”
府医点点头,也不意外,便约定好手术时间,去做准备。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手术就在殷仲堪府中进行,那位厉害的府医很快就结束了手术。
“手术好了。”府医做完手术后,魏咏之从病床上起身,要去摸嘴唇连忙被府医拦住,再次说了一些术后注意事项,不忘叮嘱:“切记!切记!”
魏咏之不能说话,只能点头。
殷仲堪很大方地让魏咏之在这段时间先住在自己府上,命人照顾,他闭口不言,只食稀粥,有了初步恢复之后,才满意离开。
.
“治疗唇裂啊,我们大唐也有,怎么就是没这手术呢?”
唐朝,同样曾经是唇裂患者的方干疑惑道。
方干曾经因为唇裂,在唐敬宗时期,考取进士后见到主考官,被主考官以面貌不雅的理由除去录取资格,情绪郁闷之下,到处求医。
一直到晚年,方干才遇到了一位补唇先生,帮他进行了唇裂修补手术,痊愈后非常满意。
方干记得,那位补唇先生前来求医的病患很多,至少10余人,大家都对补唇先生的医术很满意,各种送上重礼。
“看来是后世的大夫学艺不精,辱没了先生的名声,竟然让后世以为先人没这技术。真是不肖子孙!”方干说着,来了灵感,挥笔开始写诗,写完之后招来自己的门人韦庄:“端己,你看看,我的诗写得如何!”
这位韦庄,正是韦应物的四代孙,与温庭筠并称“温韦”的“韦”,后来成为了五代时期花间派重要词人。在年轻时期,还只是方干的门人,看着面前的诗露出微笑,好一番言辞优美的吹捧。
方干被吹捧的短暂地飘飘然,很快清醒过来,看着韦庄露出羡慕之色。
这位年轻门人,才华横溢,不仅仅诗词写得好,长相也俊美,日后成就定然在自己之上。
方干不知道的是,自己生前没得到的荣誉,在死后因为韦庄被追赠为同进士出身,终于全了心愿。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名医和他们的传世作品。】
【陶弘景著作的《本草经集注》,里面总结了汉晋以来的中外药物交流,收录了一些临床很有效的外来药物,比如苏合香,在现代临床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也是陶弘景首次收入华夏本草学著作的。】
一间向阳的书房,房间里最醒目的是海量的藏书,里面遍及天文、地理、历法、博物、数学、医学等等。
陶弘景正在制作天文仪器“浑天象”,在房间的空地里,乱七八糟堆放了他感兴趣的各种东西。
算筹,历法书籍,草药,甚至还有铁块,是他打算亲自来冶铁炼剑的材料。
桌上还有一本没写完的《古今刀剑录》,正写到“杂炼生糅”的灌钢炼钢法,这也是华夏首次记载。
因为兴趣爱好众多,陶弘景写得书也很多。
除了天幕上提到的《本草经集注》,还有《效验方》、《药总诀》、《养生延命录》、《养生经》等等。
此外,他还沉迷修道炼丹。
只不过在天幕说丹药有毒后,陶弘景不再口服丹药,改为研究如何把丹药用在冶铁炼剑上。
“经常是被本草经集注的书传到后世了,难道我自己的书没什么价值吗?”
陶弘景看着自己已经写出来的书,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
但是很快,他看向自己其他作品。
“既然这些不好,那就多写点,我的天文历法,地理矿物都很厉害的嘛。”
多写点,总有能留名的嘿嘿。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被视为中医针灸学之祖,8世纪时日本医学界就以此书为教科书,现在已经有了英文版的《针灸甲乙经》,如今法国针灸界也在用法语翻译此书,国际影响力很大。】
【大家看,西方医学界一边不认可华夏中医医学学校的学历,驳回大量的中医论文,但是一边在翻译和学习中医典籍,他们真得是不知道中医的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