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6


死之前还能看到另一片新天地。”

“是啊。死之前我也想出去,看看海,看看那红头发绿眼睛的洋人。”

“然后改嫁?”

“去你的!”

两位经历了大半辈子风霜的成□□人你提着拐杖我提着马鞭打闹了起来。

说说笑笑间,时不时能遇到工人抬着巨大的木头喊着:“让一让,让一让!”这是要搬木头去建新铺子。

还有小孩成群结队提着木桶,去种树。

“后世竟然连木头都缺,他们只砍树不种树吗?”乌氏倮看到大木头,就想起后世明朝竟然缺木头到没法造船出海,嫌弃的不行。

巴清淡淡道:“所以指望不上,只能靠老祖宗种树了。”

最近她的巴氏学堂里的学子下课了也会来种树,家族里的小孩同样如此,不说留给后世,起码留给巴氏后人也好。

她俩路过种树的区域时,听到宫中来的公主很细心地教授那些小孩:“先挖坑,再放树,然后把土埋回去,再浇水……”

乌氏倮忍不住笑了:“还好始皇帝儿女多。”

如今始皇帝的儿女们各行各业都插手,商人信息灵通,私底下还在讨论各个王子公主的品性和能力,甚至还有好事者做出了排行。

巴清却叹气:“大秦人还是少了点。”

别说始皇帝,她自己的儿女们孙儿孙女们全都使唤上了,能力大的干重要的活计,能力不行的打下手。

主打一个一个都别闲着,闲着就没饭吃,忙得家族中的纨绔子弟一个个哭天喊地,天天一边抱怨一边干活,她也不管,能干活就行,至于抱怨,就当乌鸦嘎嘎乱叫。

好在,大秦的商人并没有后世那样打压的厉害,还有不少世家公子经商,文化素质更高,也有资本成立大型的商号。

走着走着,两人突然被人塞了一张纸:“欢迎加入大秦商业协会!”

一个热情的声音雀跃道:

“加入大秦商业协会,保护大秦本土商人,保护大秦商业!”

两人同时抬头,看到一个有些眼熟又有些陌生的年轻姑娘,热情地对她们宣传商会的好处,并且热烈邀请加入商会。

巴清顿时哭笑不得。

难怪有些眼熟,这不是她命人雇佣的人吗,选人的那一天她去过,见过一面。

乌氏倮冷不丁道:“你面前的就是大秦商会的创立者,也是你的雇主。”

“啊!对不起对不起!”年轻姑娘俏脸通红,连忙道歉,巴清摆了摆手,让年轻姑娘继续去招揽别人。

等年轻姑娘离开,乌氏倮又道:“现在没人跟大秦竞争。”

巴清好脾气地解释:“避免内斗嘛。”

她不仅牵头成立了大秦商业协会,还拉了第一个成员——嬴政。

不是以大秦的名义,也不是官营形式,是帝王的私人名义。

皇帝,也有自己的私库,官营与皇帝个人加入,完全是两个形式。

嬴政不但加入了,还出资加入了一些生意。

巴清心里想着,倒没有什么都对乌氏倮说,涉及帝王,还是谨慎点好。

她们来到了新开的商业街,这一条街都是有实力的大商人,商铺建造的最快,已经开始营业了。

乌氏倮这阵子都在这边,对此比较熟悉,挨个给巴清介绍:

“看到这家齐鲁服装店没?阔气吧。”

“这是齐鲁两国的贵族支援的建筑,他们专门做后世的成品衣服卖,生意很好。”

如果荆咕在这里,就能看出,这里不仅有秦汉的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还有唐宋明清时的各种服装,虽然布料与花色不同,但是能清晰看出服装形制的花样变多了,刺绣的风格也变多了。

巴清啧啧感叹:“天幕帮助鲁缟天下闻名,还有齐国的商人,现在两国旧人合作,也是神奇。”

齐鲁服装店隔壁,是郑国的鞋店,名字很有趣:“郑人卖履”。

巴清也看过《韩非子》,看到这名字就笑了:“昔日有郑人买履,今日有郑人卖履。”

乌氏倮往旁边的楚人店铺抬抬下巴:“这算什么,这边还有楚人明珠呢。”

《韩非子》里也有楚人卖明珠,郑人买椟还珠,今日楚人干脆不卖“椟”直接卖明珠。

巴清看的忍俊不禁。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看,

巴清看到本就被天幕提到过的洞庭之鱄、具区之菁、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都出现在了水果店;

昆山之玉、随和之宝、太阿之剑、江南金锡、西蜀丹青、阿缟之衣、锦绣之饰出现在地方特产店;

还多了许多跟着天幕出现过的后世画面学习的新店铺:

比如“茶叶铺子”,刚上市的新茶,数量稀少,非常昂贵,能有资格来买茶的也是少数。

还有木质的家具,藤编的箩筐等,巴清甚至看到了一座藤编的摇椅,看着就舒服,立刻心动了,让车夫买了搬到马车上,她不坐马车了,走着回去。

乌氏倮笑眯眯看着,嘲笑一顿巴清让椅子坐马车自己走路的行为,然后又用马鞭指了指靠近护城河的方向:

“听说那边以后晚上会开放灯市,陛下让宫中的工匠在制灯。”

“以后的事……”巴清刚说完,突然先看到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纸鸢!”

还不是一个两个纸鸢,是一面纸鸢墙。

各种各样的纸鸢都挂了价格标签,用麻绳串起来,系在纸鸢的竹骨架上。

大秦原本便规定了商品要标记物价,有了后世出现过的画面,以及发明成熟的纸张,现在价格标签也就顺势出现了。

造纸术成熟之后,做纸鸢成本很低,这些纸鸢价格也不贵,根据做工的精美程度从1枚到3枚秦半两不等。

一位看起来有些憨厚的老者站在纸鸢墙边,看到两位气度不凡的妇人,紧张地搓了搓手:“夫人,买纸鸢吗?”

巴清看得眼花缭乱,反而是乌氏倮搭话:“你这纸鸢是自己做的纸吗?”

“是的咧。”老者闻言有些自豪,“跟官府的人学的,在学宫那里免费学。”

别看他年纪大,他学得最快,连官府的人都夸他有天赋,做得比年轻人还好。

“颜料呢?”

“颜料得买,不过混水可以用好久。”

老者说完,期待地看着两人:

“买一个吗?最近风大,放风筝能飞很高。”

巴清童心大发:“买那个燕子,要两个。”

“4个秦半两。”

巴清还没取,乌氏倮已经大方地给钱:“我来吧。”

老者珍惜地解开麻绳,价格标签还可以给下一个纸鸢用。

巴清大方接过纸鸢,一只递给乌氏倮:“走,放纸鸢去!”

.

商业街还没修建完,但是已经有了集市的规模和热闹的人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