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9
不是易如反掌?”
他刚刚说完,就看到近距离之下,翩翩公子的发型。
嗯,有点不太能将接受。
但如此特别的辫子,张良立刻想到了天幕放出来过的清朝人的发型,还有那“留发不留头”的大屠杀。
“不不是,后世不是这种衣物,这奇怪的长辫子,怎么像是那清朝?”
身边,那位大力士同样无比痴迷看着天幕:“大清竟有如此神仙人物?果然强大!”
张良却有些疑惑起来。
若是清朝人真得如此厉害,为什么会被那西洋人的火器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真能飞这么远的话,海上一样可以飞过去擒贼先擒王,怎么只会求和?
他第一次对天幕产生了怀疑,这一幕是真的吗?
.
而在大清,看到天幕上的神仙人物的发型,也有人是高兴的。
刚刚开始习武的严咏春一看是本朝人士,立刻干净利落道:“我要去拜师!”
严父立刻开始念叨:“女孩子家家学什么武术,你就快要嫁人了……”
严咏春开始还会抗议,现在因为已经行动上开始偷偷习武,直接装作耳朵不好,听不到听不到。
.
翩翩公子飞掠过水面,身后却有人执剑追杀,两人你追我赶,飞到了湖边的竹林上,在翠绿的竹林里踏竹而行。
一男一女最终落在一根长长的竹子上,踩在翠竹之巅,把高高的翠竹踩弯了腰,紧张地对峙着。
竹叶被打斗惊落,竹林间清风陡然变得有了些许杀气,竹叶化为一道道暗器,朝着天幕外飞射而来!
下一秒,却被红衣侠女轻巧的纤纤玉手用两根手指夹住,轻巧往后一射,竹叶化为尖锐的飞刀,射向身后黑衣蒙面的杀手!
戴着斗笠的红衣侠女巧笑倩兮,看似快速奔逃,手里不断地摘取路边的鲜花一片片摘取花瓣看似随意地往后扔过去,还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不知道的以为是小情人在追逐嬉戏。
然而当花瓣飞到身后,黑衣蒙面人躲避不及,被花瓣割破了黑色面巾,还划伤了眼角,差一点直接被刺瞎。
.
“飞花摘叶,如此犀利!”春秋时期,吴越之地,一名模样清秀的女子擦着手中的剑,若有所思:“原来不止是刀剑,飞花竹叶亦可以伤人。”
大唐时期,尚武喜剑的文人雅士集体兴奋了,各自吟诗作赋。
编排新的剑器舞的公孙大娘双眸明亮:原来女子不止是可以跳剑器舞,也可以真的成为高手!
她已经有些基础,不知道再深入一步,是不是也可以那般厉害?
.
音乐陡然变得激烈起来。
明月之下,皇宫最威严的屋顶之上,两位侠客拔剑比拼;
雪山之巅,各大门派步步威逼,头发雪白容颜绝美的女子漫不经心拨动琴弦,下一秒众人齐齐喷血;
宅院之内,红衣女子正在耐心地刺绣,绣绷上框着的红布上是各色彩色丝线,突然有人偷袭而来,红衣女子猛地一拍布面,绣绷上的绣花针尾部拖着长长的彩色丝线,如同万箭齐发,用杀手的血液在大地上刺绣出一幅血色画面。
海面之上,村落之中,洞穴之下……
看似年迈苍老的扫地僧,挥雾起扫帚来也可以是无人能敌的武林高手;
看似矮小迟钝的侏儒,上天遁地速度奇快!
看似低调贤惠的煮饭妇人,也可以是手段诡秘的金牌杀手;
看似天真年幼的童子,其实是杀人不眨眼的毒师……
【这就是武林,这就是武侠!】
【这就是华夏独有的武侠文化,身为华夏人,谁还没有个武侠梦呢?】
荆咕的语气明显很兴奋,天幕下的古人同样充满了向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大唐时期,李白看得兴起,在雨中拔剑起舞,剑招肆意洒脱,诗意文采飞扬!
“仗剑一长笑,出门游四方。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
宋朝时期,胡仲弓手里拿着侠客话本,看天幕看得话本被雨水打湿了都没在意。
他也好想仗剑而行,但是大宋管控兵器,想学也没法学。
想到这里,胡仲弓握紧手里的话本,只能从话本里的故事和说书人口中幻想一下前朝的剑侠。
好在,天幕今日能让他得见一下,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潇洒飘然!
【为什么我要把武术放在军事里面讲?】
【因为首先,“武术”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这个时候的“武术”,指的是军事。】
【到了清朝末年,因为列强的欺压,民间有志人士开始寻求强国强兵之术,《神州日报》赏看成文章,文章名曰“论今日国民宜案旧有之武术”,呼吁“欲求强国,非速研究此术不可。”】
古代的军事武艺,是华夏武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源。
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军事武艺与无数几乎是相辅相成,武术可以作为军事手段来作用于战场,也可以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军事武艺中的某些训练也能让武术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
南朝时期,颜延之正在与陶渊明喝酒,看到天幕提到自己,颇为惊讶。
陶渊明与颜延之是至交好友,虽然两人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相反。陶渊明淡泊,向往田园生活,颜延之性格偏激,经常口出直言刺激他人,甚至还被人称为“颜彪”,这二人的交好让外人怎么看都不理解。
“延年,”陶渊明叫着颜延之的字,“恭喜你青史留名了!”
颜延之却并不高兴。
“我著作了如此多的文章,后世竟然不关心我的文章和诗歌,只关心‘武术’,莫不是因为我不如那谢灵运?”
在南朝时期,颜延之在文坛的名声很高,被其他文人赞美为“文章之美,冠绝当时”,把他与年龄比他小一岁的谢灵运并称为“颜谢”。
陶渊明含笑为他倒酒一杯:“你这性子,急什么,说不定后面就有你的文章,天幕这不是才刚开始吗?来,喝酒喝酒!”
颜延之虽然依然不满,但是分得很清楚是对谁不满,对好友的安抚还是很配合,举起酒杯:“喝酒喝酒!”
【南宋时期,武状元华岳著兵书《翠微北征录》,在这本书中最早出现了“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在里面说道“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两百多年后,明朝谢肇淛在《五杂组》中首次提到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
“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棉绳套索,十八白打。”】
“十八般武艺,后世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