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0
到1920年,刘鸿生创办了鸿生火柴公司,研发出属于华夏的安全火柴,这才打败了在华夏统治30多年的瑞典火柴,点亮了华夏自己的火花!】
“想不到,小小的火柴竟然也能关系一国尊严。”
赵祯朝代,满朝文臣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大文豪,可见平日的风气。
文人骂人起来,更是犀利。
“那什么大清,实在是太丢人现眼!”
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看不得华夏落后的场面,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宋朝那么多科技,那么多火器,他都白学了吗?”
“什么白学,学会了也不会这样,不让别人学自己也不学习,真是……”欧阳修气得恨不得立刻写诗骂人,骂满清,骂洋人,但是想想又觉得浪费自己笔墨,最后化为一句唾弃:“不愧是蛮夷!”
富弼言简意赅两个字:“丢人!”
“汉人的江山,还得靠汉人来守。”年轻的包拯作出结论,“蛮夷入关后只觉得是抢到了别人的田,只顾着烧杀抢掠,哪里会珍惜。看看他们烧书,懂什么叫珍惜?”
大家深以为然点点头,在骂人方面达到了高度统一。
提到烧书,可谓是拉满了大宋人的仇恨。
整个宋朝对书籍极为爱护,并且是态度很开明的爱护。
宋朝有晒书节,到春季担心书受潮会晒书,担心被虫蛀也会晒书,当然其他朝代也有,比如汉朝《四民月令》有记载汉朝的七月七日晒书晒衣裳。
但是宋朝比较特殊的是,宫廷藏书晒书是允许民间百姓来抄书的,甚至包括很多遣宋使、留学生也可以。
宋朝的晒书节做得像是现代的书展,每年七月七日做“曝书会”。
比如史学大家司马光,就是一位很大方的大藏书家。
他在自家园林“独乐园”中修建了一间“读书堂”,藏书一万余卷,每年曝书会都会邀请众多文人学子前去看书抄书。
皇室同样很大方很开明。
宋朝秘书省在晒宫廷藏书时,持续时间更长了。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到八月,足足两二个月之长。
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都七月一日,曝书会是持续两个月。
这个过程,皇室的宫廷藏书不仅对外开放,皇室还会准备茶水果品宽待观赏者。观者可以一边吃水果喝茶,一边观摩皇室藏书,气氛十分轻松自由。
受到皇室风气的影响,民间的曝书会也很普遍,北宋的大相国寺、南宋的开元寺就是当时的民间图书“展销中心”,曝书会一办就是几l个月。
所以当清朝大量焚书,加上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后,华夏本土很多珍贵的书籍资料失去传承,还得去日本朝鲜借鉴他们的历史资料,里面有大量的宋朝文献抄书内容。
——当然,也还有日本侵华抢走了大量珍贵书籍的原因,战败后也没有归还,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都被迫留在日本。
【华夏曾经因为丝绸,得到了大量的海外资源,被誉为“东方丝国”。】
【但是,朝廷对于纺织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负责纺织的女人一样,肆意享受她们带来的福利,却从不重视。】
【于是,高傲的大清皇帝也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一个时代。】
【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发明了飞梭,以珍妮纺纱机的改造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还要从华夏偷盗桑蚕,还要进口华夏的脚踏式纺织机来织布;
到了工业革命,变革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生产力飞速提高。
.
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纺织的速度;
1733年,爱新觉罗·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然后忙于祭孔,祭关圣帝君,祭天地,祭太岁,祭社稷等。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纺织厂开始遍地开花;1765年,缅军因与暹罗交战,为了军需粮食骚扰大清边境,弘历命令杨廷璋赴永昌抵御缅军,大清对缅甸持续7年之久的战争爆发。
清缅战争期间,大清投入六万多的兵力,缅甸投入五万多的兵力,但是很可惜,清军不适应缅甸的气候,遭遇了类似秦军征百越时的瘟疫与瘴气,更不适应缅甸复杂的地形和植被,屡屡被切断补给线。
最终,大清死伤大约两万士兵,缅甸大概一万五。
而且清朝军队四次出兵皆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花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却只同缅甸达成议和。
1785年,瓦特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纺织厂的布料供过于求,开始向外寻求出口市场,于是大英帝国盯上大清;此后,蒸汽轮船让英国在海上加速度,更快地抵达其他国家和大陆,7年后,成功抵达大清。
1785年,林则徐出生。
1787年,林爽文台湾起义,湖南凤凰厅苗民起义。
……
1840年,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
1840年,乾隆皇帝的孙子道光皇帝在位,鸦片战争战败,大清被迫打开国门……
.
雍正时期,爱新觉罗·胤禛在疯狂打儿子,打的自己都累到快吐血。
前面弘历还在圆明园欣赏烟火盛宴,胤禛以为大清歌舞升平,是弘历晚年才出现危机,但是万万没想到,弘历在位期间,战争从未停止。
内部有汉人和苗人起义,外部有缅甸英国等外邦的威胁,都这样了,他竟然还坐得住???
而乾隆时期,听到原来鸦片战争就是在自己孙子朝,弘历也气得开始打儿子。
原本以为很遥远,没想到废物子孙竟然是自己孙子!
竟然这么近!
他的儿孙这么废物无能的吗!
【宋末元初时期,蒙古人的火药传入西方,西方人当做宝贝珍藏学习;】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缴获了大量的清军火药火器,最后却齐齐抛入大海,因为嫌弃太粗糙太劣质了,没法使用。】
“真是废物!跟清朝一样废物!”
沙角、大角是虎门的第一重门,也是大清与英国人谈判失败后,英国人趁着大臣琦善裁撤海防和对外妥协的时机,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进攻,守将陈连升率军坚决抵抗,毙敌二百余,却始终等不到援军。
最终,陈连升战死,炮台陷落。
战争过程中,大清并非没有使用火器和大炮,然而因为射程太近根本无法射中英军舰艇,被英国人在海船上大肆嘲笑:“哈哈哈哈!瞧这些猪尾巴人,在给我们放烟火!”
——因为清朝人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