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5




【虽然古希腊、古罗马的学者很早就知道了磁石能够吸引铁,但是他们并没有发展出指南针,也不知道磁石的指向性。】

【当欧洲人掌握这一现象,以磁石制造指南针时,落后于华夏300余年;学会用人造磁石导航晚于华夏100余年。

到后来,欧洲人最早使用的水罗盘,几乎与华夏的水罗盘一模一样,说不是华夏传过去的技术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欧洲最早使用的水罗盘,是由阿拉伯人传入的指南鱼,与宋朝的指南鱼基本上一模一样。

所以,欧洲很快就接受了水罗盘是华夏人发明的理论,但是对旱罗盘的发源一直有争议。

【12世纪末13世纪初,指南针从海路传入阿拉伯,又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欧洲人把指南针加以改造,用钉子把磁针支在重心处,使支点的摩擦力减少,磁针可以自由转动,也不会掉落,更适合航海。】

【明朝时期,这种指南针又传回华夏。】

朱元璋脸色有些难看。

他看不上的宋朝,科技文化都是流传海外,被海外学习模仿,怎么到了大明,反过来是模仿海外了?

大明难道没有自己厉害的科技值得海外学习吗?

【西方学者曾经有个观点,认为华夏只是发明了水罗盘,旱罗盘是西方发明的。】

【但是,我们出土了有力的证据,驳斥了这个说法。】

【1985年5月,考古学家从发现了南宋知军朱济南的墓,墓中出土了一批素烧瓷俑。其中两尊俑抱着带有指针的大罗盘,就是华夏古老的旱罗盘,大罗盘俑底座写有“张仙人”三字,根据史料推测,“张仙人”应该是一位风水师。】

【也就是说,最迟在南宋期间,华夏已经有了旱罗盘。】

南宋时期,正在邀请风水师勘探墓地的朱济南似哭又似笑。

好消息,他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坏消息,死后他的墓被挖了。

此风水师正是天幕中提到的张仙人,他抚须一笑:“哈哈,多谢朱大人,老夫跟着一起在后世出名了。”

【13世纪前半叶以前,欧洲人主要是使用宋朝传播过去的指南针,各种仿制和加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13世纪以后,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研究后,将华夏的旱罗盘改进,装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为了便携仪器,被欧洲的水手普遍使用。】

欧洲人用钉子做支点的旱罗盘依然有缺陷,海船在风浪中大幅度摆动时,指针会过分倾斜靠在盘体上转不动。

16世纪,欧洲人的航海罗盘开始出现了被称为“万向支架”的装置。

“万向支架”是用两个直径略有差异的铜圈,小圈内切于大圈,用枢轴连接后安放在固定的支架上,然后把旱罗盘安放在内圈之中,看起来就像是行星与它的轨道。

.

“这个样子看起来像是浑天仪。”东汉时期,张衡想起自己制作的浑天仪说道。

“这样好,无论船只怎么晃动,罗盘总会保持水平状态。”

“这不就是被中香炉吗?”妻子怎么看怎么眼熟,突然想起了:“我们被子里用的香炉就是这样,怎么动香炉始终朝上。”

孩子也受到启发:“还有那滚灯!滚灯也是不管怎么滚,蜡烛始终朝上!”

张衡一愣:对啊,大汉原来已经有这“万向支架”了,也有磁石,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适合海上使用的罗盘嘛。

他想到立刻动手,妻子孩子觉得这次的磁石简单,也跟着一起去帮忙,玩得不亦乐乎。

.

唐朝时期,武曌正好收到下面上贡的一个小玩意,说是什么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不论怎么滚动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撒出来。

武曌拿着小巧精美的球形银香囊,在手上几番颠簸把玩,果然香料完全不会掉落,正感兴趣,让制作香炉的工匠来接受赏赐。

工匠理了理自己的衣裳,刚刚走到大殿,就听到天幕上讲这“万向支架”,这一抬头一看,瞬间愣住了,下意识脱口而出:“就这?”

武曌也没为工匠的失礼生气,听出了这位工匠的不屑,好奇道:“你也会?”

“回陛下,我这银香囊,就是用的常平架。”工匠解释道,“哦,就是天幕上说得万向支架。”

武曌起了兴趣。

银香囊是可以打开添加香料的,她询问工匠后,打开香炉,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结构。

它金属的外壳雕刻精美,有许多镂空的透气孔,内外两个金属环组成,两环用转轴连接起来,外环用过另一转轴联系着。

三个转轴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只要转轴灵活,香炉随意滚动着,炉缸可以做任何方向的旋转。由于受重力作用始终下垂,不管香炉如何滚动,里面的炉缸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不会洒落出来。

武曌顿时高兴起来:“想不到我朝已经有能做这万向支架的能工巧匠,很好,日后你试试结合指南针一起做海上罗盘。成功者朕有重赏。”恰好,天幕也放出了武曌手中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工匠控制不住地露出喜色:他这是要凭借这银香囊青史留名了吗?

果然,天幕开始介绍。

【这是大唐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在唐朝古墓中发现多枚,从史料中得知,杨贵妃也有同款。】

【银香囊里面这些圆环和转轴,就是常平架装置,也就是欧洲人使用的“万向支架”——是的,它同样起源于华夏,从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汉朝往后历代都有制造,是现代陀螺仪的始祖,在古代叫做“常平架”,也叫做“平衡环”。】

嬴政嘴唇紧绷,有些不开心。

怎么什么都是从汉朝开始?

汉承秦制,不应该从秦朝开始吗?

大秦有墨家,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匠人,他就不信除了兵马俑什么都没留下。

扶苏看出父亲的心思,低声道:“父皇,天幕曾说过,项羽火烧咸阳,火烧骊山墓……”

也就是说,哪怕宫中珍藏了大秦最好的工艺品,也全部毁在大火里。

嬴政被提起这件事,冷冷地看一眼扶苏:“是啊,朕都差点忘了,你被一道假圣旨勒令自杀然后就真自杀了。你一死了之,大秦后患无穷。”

扶苏:“……”差点忘了,也有他的事。

被骂的更羞愧了。

“陛下,这平衡环不难,墨家可以做。”关键时刻,还是墨家巨子解救了扶苏。

嬴政的脸色顿时好看了许多:“善。”

还好,有天幕,这一世想必可以改变许多。

【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写《美人赋》,赋中描绘了一个迷人的场景:“金鉔薰笪,黼帐低垂”,意思是“金属环内含有燃烧着的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