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8


太大,工人们经常在休息时打扑克来放松。

年轻的印刷工人斯普林斯顿正在和工友们打牌,一边打牌一边骂:“战争还不结束,天天加印,天天加印,累得都不想干了!”

工友嘲笑他:“你要是一夜暴富就可以不用干了。”

男人们随意地打着牌,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聊着。

“听说伊拉克战场没?高层都跑了,高价通缉,如果我们要是抓住一个,后半生无忧。”

“想得美,通缉令要是真那么有效果,至于挂那么久吗。”

“要想赚钱,拿着通缉令去找,找到就有钱了哈哈!”

“我有病吧还随身带着通缉令不成,谁记得通缉令上的家伙长什么样,看过就忘记。”

工友说着,一张扑克牌甩在了临时用来当小桌子的板凳上。

斯普林斯顿看着扑克牌上的人头图案,猛地爆发一个想法:人不会随身携带着通缉令,但是会随身携带扑克牌。

尤其是累到疲惫的士兵,在军营里也不敢喝酒放松,只能靠打打牌来娱乐。

“何不把这些通缉对象都印到牌上?”

斯普林斯顿脑子里浮现这个想法后,一直憋着。

下工后,他回家立即登上美军中央司令部的网站,给负责官员发了一封邮件,讲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回信,斯普林斯顿的创意被采纳了。

不但被采纳,扑克牌通缉令也开始快速生产,斯普林斯顿所在的印刷厂开始生产他发明的扑克牌通缉令。

美国印刷了海量的扑克牌通缉令,不仅发放给自己的军队,让驻伊联军士兵几乎人手一副,还给当地居民特别是巴格达市民分发了近百万副。

扑克牌通缉令一共55张,比普通扑克牌多1张,多出的这张没任何花色和数字,是一幅简单的伊拉克地图,标明了伊地形特点和行政区划,能让玩牌的人对伊拉克基本情况有个了解。

牌中的大王、小王不是人们先前以为的萨.达姆和库赛,大王是伊军官军衔的英文与阿拉伯文对照,小王是对伊拉克人姓名的说明。

其余的52张则分别是通缉的伊高官的照片、姓名和官职说明。

扑克牌通缉令比常规的通缉令更随处可见,士兵、居民天天打扑克天天看,时不时调侃几句。

“我若是抓到这家伙,一夜暴富!”

“看我的大王!这可是价值三万美金的大王!”

等到有人在街头无意中瞥到通缉犯的面孔:“这个人好像有点眼熟……”

立刻有人回忆起扑克牌通缉令上的头像:

“这是那个三万美金!”

【扑克牌通缉令的速度是相当高效率的。】

【2003年4月12日,美军中央司令部新闻发言人布鲁克斯准将亮出扑克牌通缉令,全世界关注伊.拉克战争的人都感到出乎意料。

2003年5月2日,17名扑克牌上的伊拉克前政府高官落入美英联军之手,伊拉克前副总统马鲁夫投降。

2003年12月13日,前总统萨.达姆被抓,被处死。12月22日,萨.达姆两个儿子被抓,被处死。】

“短短的9个月!短短9个月!”

十年时间灭六国、至今留下不少六国余孽的嬴政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这么快!这么快!

“这印刷术,一定要迅速研究出来!”

大秦已经有纸,也有颜料,有善于写实的工匠,天幕上的这些扑克牌游戏看着也不难,大秦完全有条件学起来。

此时此刻,嬴政想起了自己被刺杀的那些年,想起那些久久没找到的刺客,也想起了至今还没找到的大才张良。

“哼,现在看你们往哪躲!”

他还不知道,在某些时候,刺客和大才,可以合二为一。

【在这一段时间内,前国防部长、前石油部长、前财政大臣、前内政部长、前贸易大臣、前军事工业部长等等一系列重臣,全部很快被抓被杀,前总统的兄弟和家人早他几个月就被抓被杀。】

【可以说,论通缉寻人,通缉扑克牌立了大功,当时的美国媒体和军部同样认可这个事实,并且给予了发明这个创意的印刷工人重赏。】

唐朝时期,民间看着扑克牌游戏,觉得十分亲切,这不就是叶子戏吗,他们常玩。

“我们也有叶子戏,也可以印刷。”

北宋时期,诗人杨大年看着自己改良的马吊:“原来马吊后世叫做扑克牌,还可以有如此用处。”

明朝时期,玩马吊的更多了。

因为吴地最喜欢玩马吊,也被叫做吴吊。当时的马吊牌同样有了画像人物,流行绘制《水浒传》人物,相当于大王的万万贯画有宋江。玩法是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类似玩大老二。

清代时,马吊又衍生出“斗虎”、“红楼叶戏”、“诗牌”等游戏,听名字就知道,与红楼和诗词相关,玩的比较文人风雅。

但并不是没有普通民众玩,明清时期沉迷马吊的百姓太多,以致于曾有文人痛斥,说“明亡于马吊”,“清赌博风气太盛”。

【目前普遍认为,现代扑克起源于叶子戏,叶子戏是现代扑克、麻将、字牌的鼻祖。】

【而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华夏,但是华夏却从未想过,桥牌不止是娱乐和玩物丧志。】荆咕说着也深深叹气。

这该归罪于谁呢?

相传最古老的叶子戏起源于汉朝,是韩信发现军中将士无聊发明的叶子戏,怎么说跟战争也是相关的,但为什么华夏人就是没有人想到把叶子戏运用于战争?

【在战争的大后方,因为男性上了前线,政府为了鼓励女性也参与到战争生产中来,出现了各种招贴海报。】

美国对于战争时期的宣传很早就开始了,一战时期就建立了一个宣传部,专门来宣传战争的各种好的情况。

二战时期,美国被卷入战争后,开始一边用招贴海报征男人去前线,一边鼓励女性进入工厂生产军工武器。

著名的征兵海报就是“山姆大叔”需要你,用色鲜艳,意喻明显;

然后鼓励女性的海报以女性为主角:

女性挽起袖子,露出肌肉,打螺丝钉:“我们做得到!”

年轻夫妇手拿钢叉:“这个夏天去农场工作。”

美国小姐行军礼:“胜利就在你的手指上!”

军队需要速记员,开始让女性成为军队文职人员。

“想念不会让他马上回来,赶紧工作吧!”

“姐妹儿,干得好,我没想到你能做男人的活!”

“美国妇女做得最好!”

……

论洗脑,美国是专业的。

当你在各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