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4


这可以说是后期木版画套色印刷的雏形。

.

刘彻第一次对工匠的手艺起了兴趣:“想不到这些平常的服饰花纹印刷后世如此重视。”

他抬起衣袖,看着自己衣袖上的花纹,饶有兴致地抚摸着,打算有机会亲自去看看工匠们是如何操作的。

后世既然如此重视,说明有其值得重视的地方。

在汉宫中,染匠们听到天幕提到西汉的印刷彩绘之类与他们工作相关的词语,这才从低头的忙碌干活中抬起头,这一抬头就看到了天幕上放出的染布印花彩绘布料。

“这不是我们染印的花样吗!”一位匠人惊喜地指着天幕。

那个布料,那个花色,是诸侯王才有资格穿的,只有他们这样的宫廷匠人才有资格和能力去染印。

两鬓微白的匠人用手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他的手指尖很有特色,因为常年被植物染料染色,不同的染料混合在一起,变得有些发褐色:“是啊,没想到我们也能青史留名。”

年轻气盛的匠人还有些不甘心,纠正道:“是我们的布。”

“对我们这样的匠人来说有什么区别。”中年匠人眼角的皱纹笑的蜿蜒开来,带着几许欣慰。

年轻匠人:“区别大了,宦官都能凭借造纸手艺封侯,还有这活字印刷术的毕昇,说不定又一个封侯拜相……”语气里的羡慕之意整个院子里的匠人都听出来了。

但是其他人也顾不上嘲笑他,因为他们谁不羡慕呢。

“若是我们也能改良出新的印刷术就好了……”年轻匠人低声道,心里一个种子在缓缓发芽。

若是可以凭借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改变出身地位,他这辈子是死也值了!

【不过,华夏历史上最早雕版印刷的书籍,是大家都没想到的,长孙皇后的《女则》】

唐太宗时期,长孙皇后搜集了历史上后妃和其他妇女的故事,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女则》。

636年,年纪轻轻的长孙皇后去世。

她去世后,生前伺候长孙皇后的宫人将此书作为遗物送到唐太宗那里。

“陛下,这是皇后娘娘生前所作的书籍。”

李世民非常悲痛:“朕痛失一良佐!”

他翻阅着妻子亲笔书写的《女则》,一边看一边落泪,悲伤之余,不想让皇后费尽心血所著的书被束于箱笼之中。

于是,李世民下令,把《女则》用雕版印刷印制出来,在民间发行。

隋末唐初时期,雕版印刷已经在民间普及开来,当时受佛教影响,普遍印刷佛经和佛像。李世民要求官府印刷的《女则》,是华夏历史上最早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

.

“观音婢!”李世民听到长孙皇后去世,瞬间犹如被大锤重击大脑,一瞬间蒙蒙的,条件反射紧紧抓住长孙皇后的手。

“母后!”尚还年幼的李承乾和李泰担心的看着母亲,几个女儿早已齐齐激动地扑向长孙皇后,拉着母亲看来看去,难过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至于李治,得等两年后才出生。

长孙无忌也担忧地看着妹妹:虽然知道观音婢身体不好,但是却没想到如此不好!怎会年纪轻轻就去世!

636年,按照天幕的纪年法,现在是公元626年,也就是说长孙皇后只还有十年寿命。

十年后,她也才三十六七岁,正值壮年!

“太医!太医快给皇后看看!”李世民大声呼喊着太医,急的都顾不上是在大臣们面前。

“陛下,臣妾没事。”长孙皇后连忙安慰丈夫,但是生死大事,哪怕是往日有效的安慰,此时也显得很无力了。

【可惜,长孙皇后呕心沥血用一生时间写,唐太宗推广天下的《女则》,宋朝以后,因为女子不得干政,这本后妃教科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最终失传。】

刘娥出身不高,入宫之后才有机会读书写字,闻言也起了好奇心:“皇后写得书,为什么不让后妃看?”

说起来,皇室藏书那么多,她好像都没好好读过,或许遗漏了许多财富。

“去宫中藏书阁找找,有没有《女则》。”

很快,宫人带着《女则》来复命。

尽管当权者不喜,但是出于帝王家对天下知识的垄断权,和古人对书籍的看重,也没有毁坏,只是让它封起来在角落蒙尘。

宫人自然是擦干净之后送来的,刘娥翻了翻,意外地睁大眼睛:竟然是这样的内容?难怪会被禁。

刘娥原本找书是想自己看,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既然还有,为了避免日后遗失,将《女则》印刷后传到民间。”

李世民身为男子,都能大大方方把《女则》传阅天下人,她身为掌权的女性,更不会约束女子发挥自己的能力。

虽然可以想象,一定会遭到那些迂腐大臣的阻拦,以往刘娥还会忌惮自己的身后名,现在已经不在意了。

从她专权开始,从她屡屡用龙袍试探与龙椅的距离开始,就注定会为男性当权者不喜。

反正左右是不喜,她为何不更大胆一点,直接把那群老顽固气死,也可以让自己耳朵清净点。

想到这里,刘娥甚至悠然往龙椅上一靠:“如此好书,当为天下人欣赏,等书重新刻印后,给各位大臣都送去一份。”

【这里为长孙皇后平反一下,虽然很多人听到《女则》这个名字以为又是什么女德书籍,其实不是,它跟《女诫》等女德书不一样,从宋朝以后的统治者让它逐渐失传的态度就可以看出。】

【现存有关《女则》的书籍,是从其他人的书籍中记录的只言片语。】

《女则》与《女诫》是两本截然不同的书,却因书名相近的缘故被很多人混淆。

《女则》是长孙皇后采集古代妇女主要是历代后妃的事迹并加上自己的评注,用于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好皇后的一部评论集。比如书中有提醒自己约束外戚,还可以从长孙皇后的诗歌,以及李世民受到《女则》影响,下令编纂《晋书》来窥探。

《晋书·列女传》是历代各色由男人书写的“列女传”中,对女子贞节表扬的最少、但是对智慧女性表扬最多的史书。

比如谢道韫老年遇到贼寇拔剑杀贼的故事,就出自此书,并且表扬谢道韫有“林下之风”。

还有许多例子:

苻坚妾张氏“明辩有才识”,上疏力劝苻坚南征。

毛氏“壮勇善骑射”,军营被姚苌攻破时,她“犹弯弓跨马,率壮士数百人与苌交战”,直至被俘。

慕容氏“有才慧,善书史,能鼓琴”。

辛氏“聪朗有才鉴”,其弟辛敞按照她的指点处事,在错综复杂的曹魏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

比起宋明清时期表彰的“节妇”“孝女”,《晋书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