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
上皇和前太子都没发现自己多面间谍的身份,当今陛下也没什么异样,也不像是发现了?
李世民吩咐:“德彝你就此事总结一下,给众臣和百姓提一些建议。”
看来没有发现,不然当今陛下肯定不会做这种自取其辱的事,总结经验不就是总结他如何在几位皇帝之间互相骗,身为受害者的当今陛下只会觉得写下来是黑历史。
前杨素心腹幕僚·前杨素表妹夫·前虞世基心腹·前宇文化及心腹·前李渊心腹·前李建成心腹·前李世民天策府司马、现李世民宰相·封德彝,不动声色拱手称下:总结这事,他有经验!
【新西兰的金果其实是源于一次危机,绿果被病虫害感染,于是开始研发阳光金果,从此改变了游戏规则。】
【新西兰发现华夏人并不爱吃猕猴桃后,开始打造高端品牌,从论斤卖变成了论个卖,一个是华夏猕猴桃10倍的价格,打造出形象“水果营养之王”,从而在华夏一炮打响】
天幕放出华夏猕猴桃和新西兰猕猴桃的对比。
其实金果依然是猕猴桃,育种优化之后,金果外形浑圆更好看,汁液更丰富,口感更甜更符合亚洲人的口味。
但是相比于它天价的价格来说,说没有宣传出来的虚高价格才是冤大头。
.
“我们算什么奸商,这才是奸商!”
古代的商人看着一个就卖出天价的金果,放在华夏买几斤普通猕猴桃都够了,不由捶胸顿足。
自己跟对方比,这才叫小巫见大巫啊!
“技术!技术果然很重要!”商人摸摸自己的钱袋子,原本自满的心在后世商人的刺激下开始有了奋斗的心,“朝廷不让商人参加科举不要紧,我出钱资助举子研究农学,只要能研究出有用的,大大有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不信在他有生之年培育不出这样贵的水果。
商人看向东边的方向,那边是连接着海外的大海。
现在知道海外是富裕之地,海外贵族都用的是金币后,不少丝绸商人瓷器商人勇敢出海了,原本以为自己一个卖水果的没什么赚钱机会,这不机会就来了?
商人满腔兴奋,已经想好了:华夏的水果运到海外肯定有折损,到时候他也使劲宣传,搞什么“水果营养皇帝”“美容皇后”的名头,然后按个卖,去海外赚金子银子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香蕉没有以前的香蕉好吃了。】
【很多人以为,香蕉是为了运输到外地,没有成熟就采摘下来贩卖,所以微酸不香甜,以为是没熟好。】
【很少有人知道,这其实是一个香蕉史上的悲剧。】
曾经垄断全球市场的香甜香蕉,名叫大麦克香蕉,原产地是加勒比海区域。
大麦克香蕉果皮更厚,经过挤压或者磕碰不受影响,而且果实更大,味道更香甜。
现在市场上垄断的香蕉,是卡文迪许香蕉,果皮更薄,不耐磕碰,一点磕碰都会让卡文迪许香蕉外皮变黑、果肉腐烂,所以成熟之前就得采摘下来,到了销售地区再催熟。
最重要的是,二者的口感天壤之别。
“如果大麦克的口味是哈根达斯级别,那么卡文迪许的口味就是超市里廉价的冰激凌而已。”一位作家愤怒地吐槽。
美国人还创作了一首歌曲:《是的!我们没有香蕉》。
为什么大家都更喜欢大麦克香蕉,而且它也更耐储存,却被卡文迪许香蕉垄断了市场呢?
因为大麦克香蕉,已经灭绝了。
20世纪40年代时期,南美洲香蕉种植园里的大麦克香蕉遭遇了枯萎镰刀菌的真菌感染,随后东南亚、澳大利亚都开始出现真菌感染,直到全球。
枯萎镰刀菌有长达一年的潜伏期,人们以为做好了隔离防控时,枯萎镰刀菌已经蔓延到了整个香蕉园。
从1940年到1960年,短短20年,仅仅洪都拉斯、苏里南、哥斯达黎加三个国家就有超过4万公顷的香蕉树被感染,除了连根拔掉,毫无办法。
果农哭着砍香蕉树:
“完了!全完了!”
“香蕉没了,我们吃什么啊!”
“我们用什么活下去!”
【香蕉对华夏而言,只是一种普通水果,没有它还有别的水果。】
【但是对于缺少蔬菜的非洲国家,比如莫桑比克而言,香蕉是重要的维生素来源,也就是说,香蕉其实是他们的主食之一。】
电视剧里,或者新闻里,网友经常能看到非洲人采摘大串的香蕉抱回家吃,当时还有许多人感慨“不愧是非洲,这么多香蕉吃真幸福啊”。
其实,香蕉是他们的“菜”,而不只是水果。
非洲人去种植园采摘香蕉就跟我们去菜地采摘大白菜差不多。
经常有华夏人教授非洲人种菜的新闻传来,网友只会笑着说华夏不愧是种菜大国,在哪里都能种菜。
但对非洲人的意义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意味着他们的维生素来源又多了一种,或者说很多种。
【农业对于华夏而言,不仅仅是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对外援助产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农学家、农业学者和农学生出国教授种地种菜,中东沙漠地区、非洲地区,包括欧洲美洲也会有技术的交流。】
天幕上,衣着朴素、普遍晒得黢黑的农学家、农业学者和农学生,风尘仆仆从跨国航班上下来,立刻得到了他国领导人的热烈迎接。
他们在机场拉着巨大的横幅:“欢迎华夏专家前来指导!”
有人抱着花束,带着花环,看到农学家们一出现立刻热情上前。
领导人握手迎接,其他人送花束、送花环,甚至有时还会有乐队相迎。
短暂的机场欢迎仪式后,双方不耽误地开展工作。
在田间亲自研究农作物的产量和生长情况,记录下实验数据;
在实验室,观察不同的种子的生长状态,还有各种疾病植物的切片,真菌变异状态;
到会议室,做研究报告,回答当地人的农学问题等等。
农学在现代,是既接地气也接高科技的产业,是落地于田间服务于百姓,也不断地有农学人前赴后继贡献一生的产业。
.
“农,果然是国家大事。”嬴政看得格外认真。
古今中外,无不重视农业。
只是现在看来,他们做的还不够。
嬴政看向农家人,从他身上挪开,看向了外面的天空,以及更遥远的地方。
农家子弟已经来到咸阳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农学大才?
如果有,他也不介意如天幕上重视农学家一样,高官厚禄重赏。
.
本就重视农业的朱元璋看着天幕上那些各国领导人对农学家的尊敬态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