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
臣几人从农田回到宫中后,刘彻这一晚选择在宫中大宴群臣,请客的主菜是天幕提到的好东西——小麦。
把小麦磨成粉,按照天幕的做法,做成各种馒头、包子、面条,搭配着大汉为数不多肉类青菜酱料香料,大汉君臣已经觉得饮食进步了一大截,吃着顺滑的面条,一口吸溜下去,仿佛直接顺畅到了肚子里。
“实在是美味!”在家乡也吃过数次小麦的董仲舒还是觉得,天幕教授的吃法更美味,他不由盛情赞美,“小麦果然是个好东西!”
御厨特意还上了烤鱼,这正是天幕中提到过的,大汉皇室自己养的鱼。刘彻盯着鱼,又有了捞钱的想法。
练水军的池子可以养鱼卖,皇室的祭田为什么不可以种小麦然后卖面食?
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精细面食,长安城中贵人多,御厨的手艺也好,完全可以卖贵点。
刘彻立刻开始询问桑弘羊:“桑弘羊,你说让宫中的厨子开个专门做面食的酒楼如何?”
桑弘羊听到钱就开始兴奋:“陛下,可行!”
皇家动物园,皇家的水产品,再来个皇家的酒楼,一听就大有钱途!
百官们:“……”
你们当着我们的面商量如何从我们口袋里掏钱真的好吗?
“可惜,朕还是想要后世那智慧农业。”刘彻还不满足,对天幕上的无人农场念念不忘,“若是农场不需要农民种地,大家都可以去打匈奴,那大汉得有多少士兵啊!”
“陛下不可!”主父偃幽幽地道:“万一全打死了,岂不是大汉直接亡国?”
刘彻忍无可忍:“乌鸦嘴,闭嘴!”
.
东汉邓绥时期,她在天幕结束后,就已经有了想法。
“我想把造纸术公布于天下,让天下人一起想办法改良纸张,你可愿意?”邓绥首先看向蔡伦,“当然,这个纸张还是叫蔡侯纸,你也依然是大汉的龙亭侯。”
蔡伦脑筋快速一转就知道了邓绥的用意,她是想要开启民智,有了纸,百姓才有更多的机会抄书学习,才有更多有经验有家传的农耕世家子弟写农书。
而把纸张制作方法命名为蔡侯纸,也让他在天下再次扬名。
哪怕已经天下闻名,蔡伦依然激动到声音颤抖:“臣愿意!”
“还有前朝的《氾胜之书》,我也准备公布之后,让大家一起研究改进,你若是对农学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邓绥说到这里时,眼睛看向茫茫天空,仿佛透过天空看到了另一个时空。
这本农书成书于西汉晚期,便宜了东汉,可惜,西汉汉初的帝王们再优秀,也看不到了。
大臣们眼前一亮,让大家一起研究改进,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
谁家中没有几个要出仕但是又够不到推举标准的,这个农书,不就是机会来了。
邓绥微微一笑,对着群臣道:“诸位同僚,可要一起尽心尽力,千古留名的机会我给了,你们愿不愿意留名就得看你们自己了。”
“臣等定不负太后所愿!”
大臣们齐齐俯身拜倒。写个劝农书都能青史留名,他们也督促过农桑之事,完全有这能力的嘛。
“先祖有‘云台十八将’,我朝虽然不是开国朝,没有开国将领,但是对有功之人一样重赏。”
邓绥的政策不止一条,听起来对大臣们都是很大的奖励:“仿造天幕,在长安铸造一条长廊,挂上名人画像,百姓都可以献花欣赏。”
蔡伦这时却唱反调:“太后,依臣所见,不妥。”
大臣们齐齐怒目以对:你个阉人,又想干什么!
邓绥:“为何不妥?”
蔡伦:“纸张太脆弱容易风化,不如还是立石刻雕像。”
石刻也不容易被人偷走。
邓绥轻笑出声:“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大臣们立刻眼神柔和起来:“对对对,纸张太珍贵,臣觉得用石头就挺好。”
邓绥轻轻点头:“那么第一批,就让工匠打造三圣塑像,也让百姓瞻仰一下三圣的风采。”
“至于后面谁能成为第四人,就看诸君的努力了。”
邓绥身体微微往后,看着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也不阻止。
天幕说,从西汉末年小麦就造就了一系列的世家豪强,贯穿了整个东汉,甚至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她知道,这些种小麦的世家豪强家中一定有地,有技术,与其在民间寻人,首先得从他们手中挖出田地来。
就像天幕说得,技术再好,农人没有田地有什么办法,最后还是便宜了豪强。
每次都是在王朝末年出现新的农书,可是最终便宜的是下一朝代。
邓绥眼神微冷:她不管后世如何,就要东汉继续延续。
这些大臣是要家族继续垄断,还是要扬名立万,最后给一次机会,看他们自己的选择。
不然,她不介意学着后世,也来提拔寒门子弟。
纸张传入民间后,寒门子弟学习的机会多了,朝廷上寒门子弟到来的时间还短吗?
.
唐朝,从上到下,劝农亭,劝农碑,兴建起来轰轰烈烈。
李世民在民间提拔擅农之人,任命为农官;
世家们的农庄、庄园各种人才被选出。
养蜂、养鱼、养猪养牛马的民间人才,都被举荐到了李世民的面前,他这才发现,自己求贤若渴的贤才原来就在眼皮子底下。
虽然目前只是小官吏,但是正因为小官吏更接近百姓,在百姓心目中,有了更亲近的地位。
“糊名制,或许在朕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了。”
单独与长孙皇后在一起时,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如是说。
李世民何尝不想做把大的,但是贞观初年,国库很穷。
他刚刚玄武门之变上位,内有太上皇和前太子的旧势力,外有突厥等强敌,这时候就摆脱世家自己单干就是找死。
科举糊名制不了了之,李世民再心动,也知道现在民间识字率不高,寒门子弟的质量比世家差许多,想要提拔寒门子弟不仅仅是糊名制,还需要民间普及教育,普及书本。
造纸术在研究精进,印刷术也在研究。
原本笔墨纸砚技术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天幕放出技术,宫中自己也在研制,现在已经有了雏形。
就算不如世家的纸张质量,至少用料便宜,价格低廉,对寒门子弟也有优势。
两人没有在后宫,而是换了行动更为便利的胡服,出现在皇宫的将作监。
李世民看着工匠打捞纸张,看得入迷了。
小麦造就了从西汉末年延续到东汉的世家豪强,又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有了世家。
隋唐时期,世家依然势力强大,动不动就是百年世家百年基业,独家垄断技术。
小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