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那么让我们看看,同样在万历年间,国外在干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同时期的英国,为什么他们能发展出工业革命呢?】

【因为首先,英国与华夏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是地多人少】

这个前提情况,已经差距很大了。

再看看人均占有的耕地数量,朱元璋深感一阵的无力。

他想得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人刚死赋役制度就失效了,时间越久远子孙越不争气,他也与越发无力管到后世子孙,他该如何才能维持下去?

【现如今大家应该也清楚,欧美的劳动力非常值钱,蓝领工人农民之类都是高薪职业,这也是有基础的,在几百年前他们同样是地多人少】

【因为人力不够,不得不选择用工具取代人力,比如风力】

从13世纪开始,西方就开始大规模使用风车等机械,有组织的在湖泊、沼泽地区中排水,在低地国家开始使用风车磨谷物;

比起明朝的水磨,风车具有天然优势,风车不限地形、季节、全天候使用。

随着风车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广泛推广,风车的制造工艺进一步提高,从最初的塔式风车,进步到后面16世纪的单柱式风车,适用范围越来越大,可以更大范围的把自然力转换为机械动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农耕文明一下子就超越了华夏。

此时的东西方的脱谷都用连枷。

西方的连枷手柄一般四五尺长直且小的木棍,二者用皮带连接在一起,使用时用双手握住手柄高举过后,然后重重地挥动双臂拍打谷穗;

华夏古代的连枷手柄长而脱粒棍短,现代还有人笑谈说它是“双节棍”的原型。

西方农耕技术落后,耕犁同样落后,但是畜力资源丰富。

西方的犁直到16世纪都十分笨重,需要6到8头牛来拉;

16世纪以后,荷兰才发明出只用两匹马拉动的犁。

到17世纪,仍然没有解决犁过于复杂的结构。

因为农业工具粗糙,西方开始大规模利用风力、水力等大型机械,这些先进机械促进了更多生产资料的诞生,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其他机械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

所以,尽管西方人在农耕文明上不如华夏,在粮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上不如华夏,但是每个农民生产粮食的总量一次次的提升,最后远远地将华夏抛在脑后。

【归根结底,是农民与土地的问题。】

帝王齐齐沉了脸色。

天幕全天下所有人都能看到,他们想不允许百姓看也做不到。

这一次的天幕过后,百姓会不会造反起来?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朱元璋出身小农,他能不知道耕牛对百姓的重要性吗?他不知道畜力更省人力吗?为什么既不像汉初的皇帝们鼓励百姓养牛,也不像秦朝那样给百姓租借耕牛?】

【明初时期,刚刚经历了战争,外来的高产农作物也没有传入,种棉花也不是立刻就见效果的,人口还没有很多哦。】

朱元璋的脸色黑沉如水。

他曾经是小农,可是现在他是皇帝。

他曾经痛恨元朝对汉人的压榨,可是当他成为皇帝,他开始感觉到元朝的制度真好用。

为了江山稳定,严格一些怎么了?

再说了,没有耕牛,现在不是有了“代耕架”,用木牛代替耕牛,不一样好用?

【可能会有人问,就算没有耕牛,不是有那铁搭吗?】

【我给大家放一下铁搭的使用方法。】

看到铁搭的图片,很多现代人可能会误认为是猪八戒的钉耙,因为确实很像,只不过猪八戒的是九齿钉耙,铁搭只有四齿或者六齿。

一直到近现代,许多农人家庭依然有铁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农耕工具。

农人使用铁搭,需要用双手拿着铁搭在地上一下一下的深凿,一直保持微微弯腰的姿势,弯腰久了,农人会直起腰来,锤一锤酸疼的后腰,但是无法休息,还要继续。

【如果做过农务活的人就知道,只要是工具,使用时间长了都累,哪有能用畜力解决轻松——西方那种用风力水力的大型机械与畜力一样,动力源不是人,农民就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再放出用耕牛的农人。

前面是健牛拉着犁,后面的农人扶着犁,甩着鞭子,牛在前面出主要的力气。

哪怕是用眼睛看也能看出来,牛要更省力。

.

“谁不知道牛耕好,可是养不起。”农人看着天幕摇头叹气,“还是大汉好,牛耕普及推广,那时候的农人都有牛吧?”

“地也比咱多。”

“都说秦朝是暴秦,暴秦官府还能借牛,咱这……”

看到农人聚集在一起议论,里长在远处遥遥喝道:“咳咳,都聚在一起瞎咧咧什么呢,干活干活。”

农人们顿时使着眼色散开,闷头干活。

里甲制度,不仅为了农活,也为了维护稳定。

比如说必要时刻,发现和镇压不安分的农人。

但是到后期连这些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没有田地时,他们反而更能一呼百应。

【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

【日本的发展,离不开华夏的“友情赞助”】

【从唐宋时期,连续几代女皇的全盘汉化,让日本脱离了农奴社会,走进了封建社会。】

【到明朝时期,连续几本重要农书的传入,就让日本发展出了强势的农业。】

【到清朝时期,日本看出华夏的外强中干,抛弃了华夏,进行“明治维新”,从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强者的姿态来侵略华夏】

【这一期的主题是农业,我们就从华夏农业对日本的帮助开始说起。】

朱元璋重新打起精神,认真听了起来。

他记得这个日本,因为地处偏远,国土又小,觉得毫无价值,列为不征之国,没想到后世如此蛮狠,对华夏侵略抢劫无恶不作。

天幕几次讲述后世的日本侵华历史,已经成功地让古人们一听到日本就开始皱眉。

始皇帝嬴政也不例外:“朕记得天幕说过日本有银矿,地方小好东西不少,朕迟早收了。”刘彻冷笑连连:“朕的宝船打造出来,不介意给大汉再增加一块海外国土。”

天幕不是说欧洲人喜欢搞什么海外殖民地吗,他没那么暴虐,只是单纯收为大汉国土,让这个侵略者彻底汉化。

【华夏四大农书,氾胜之的《氾胜之书》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陈旉的《陈旉农书》、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朝四大科技书籍,分别是“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