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


就按你的意思做!来人,宣推恩令于四方诸侯!”

至于大臣们想反对,是如何再唇枪舌战,主父偃如何一一反驳,刘彻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

朕心意已决,反对也无用。

再反对,朕不介意再换一个丞相!

.

大唐时期,李治和武曌单独在后宫的后院里,院中摆着美人榻,李治有些虚弱地躺在榻上,武皇后坐在榻边伺候。

李治的头痛病又犯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视力受到病情影响,已经越来越模糊,视物不清。

李治难过地拉着皇后的手:“皇后,朕如今身染重疾无药可救,世家的事就交给你了。”

原本因为天幕说过武氏自立为女皇,李治心里有过芥蒂,现在也渐渐被抛到一边。

只要后世子孙还是李家血脉,还是大唐江山,武氏想当就当吧,就跟太后一样,当完皇位不还是回到他俩儿子手中。

武氏让李治躺在自己大腿上,给他温柔的揉着太阳穴缓解疼痛,声音不疾不徐:“陛下,天幕这样的奇迹都出现了,一定能为您带来长寿奇迹。”

李治闭着眼睛,看似漫不经心声音带笑着试探:“朕还以为你希望早点当女皇。”

“若是有陛下在,哪里需要我一个人吃苦。”武曌声音故意带着几分调侃,“现在大臣骂我时可是连陛下你一起骂,陛下若是走了,就没人陪我挨骂了。”

“哈哈!”李治真心一笑,想起天幕说过后世大臣和文人对武氏的各种造谣诋毁,的确,自己走后,武氏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没少挨骂。

至于现在就没骂吗?

从大臣们动不动怂恿他废掉武氏就知道,肯定有。

李治并不意外大臣们当面谴责皇后,背后肯定也在骂他□□薰心,被武氏迷得团团转,又是迎先帝后妃入后宫,又是为她废后立后。

但是从天幕说出武氏的功绩和所作所为,李治越发坚定要保武氏,就要继续用武氏完成自己没完成的打压世家、广纳寒门子弟入朝为官。

每多一个黑户,就意味着少一位给大唐国库纳税的劳动力。

但是劳动力依然被奴役着,依然要辛苦种地纺织,只是他们的劳动成果都被世家大族给霸占了。

如果继续放纵下去,就会变成东汉末年那样,肥了世家,穷了国家。

百姓穷到没有地种,又哪里来钱交税?

没人交税,国库从哪来钱打仗和维护国家稳定?

世家大族大部分属于特权阶级,可是完全不需要交税的。

李治虚弱地吐了一口气,喃喃说着,是说给皇后听,也是说给自己听:“就这样吧,你就这样吧,这样就很好了……”

他未完成的事,交给皇后帮自己完成。只要能完成,自己死也瞑目了。

武曌手上依旧不清不慢的揉着,似乎丝毫不受影响,但是从她眼里闪过的兴奋可以看过,那脱缰的野心即将彻底出笼!

【由于晋朝政府的无能,面对蛮夷只能不断南迁,再到大唐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耻、蒙古铁骑的挥兵南下,北方游牧文明屡次大力冲击,北方连年战乱,大量“北民南迁”,华夏进入了南方水田主导时期】

一连串的国耻,让帝王们即使已经听过一次,还是免不了心脏抽痛。

李治闭着眼睛道:“现在长安的粮食已经不够用了,需要通过漕运从扬州等江南之地补充稻米。可惜这样的成本太高,损耗太大。”

武曌微微颔首,她知道,李治在告诉她粮食不够,也是在提醒她,粮食的问题得由她来解决。

“有天幕在,陛下多活些日子,解决了再闭眼。”武瞾拉着李治的手贴在自己脸上,眼里带着不舍。

尽管两人有过猜忌,有过互相忌惮,有过彼此试探和互相防备,但最终,也还是有剪不断的夫妻之情。

李治轻轻拍了拍武曌的手,微微笑着,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唐朝时期,有了一则谣言:说小麦有“热毒”,吃了会生病甚至会死人。甚至当时的医书里也有记载。】

“这是不是跟豆饭一样,没煮熟?”秦汉时期的百姓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豆子没煮熟也是有微毒。

只要能吃,他们饥荒时期连树根连泥土都吃,既然是一种主粮,煮熟煮烂了吃不就行了。

【事实上,这是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忌惮,受限制于时代水平的局限导致的认知错误。直到唐朝政府颁布《新修本草》,才让人们接受,小麦无毒】

【因为小麦种植普遍,石磨被发明。小麦粉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反过来促进了小麦的大力种植】

天幕放出各种小麦美食。

黄澄澄的小麦被投入石磨中,被石磨磨成面粉,然后过筛,面粉柔软而细腻,看起来就好消化。

再把面粉里加上水,搅拌,揉面,揉成一个表面光滑的面团,就开始有个各种各样的发挥。

直接切成条或者削成片下到煮沸的水里是面条,揉成团放进蒸笼里的是馒头,裹上一点肉馅或者青菜馅的再蒸是包子,揉成扁扁的圆形或者鞋底形状贴在热锅边烤的是饼子……

“咕!”天幕下,百姓们看着觉得自己都看饿了。

“这面粉真好!看起来做啥都好吃!”

这还是有发褐色的粗面做得面食,等放到后世精细白面做得水饺、花式馒头、花式点心,帝王们也心动了。

“看起来竟然比大唐的美食还好吃,这后世定然更加繁荣。”爱享受的李隆基被馋到了,看到大臣们同样馋地直喝茶水解馋,哈哈一笑,让太监去吩咐御膳房传膳。既然是看美食,还是一边吃一边看好。

.

“大清这些都已经有了,不缺美食。”玄烨算是帝王里最为淡定的。

明朝末年,外来的玉米、红薯、土豆等都已经普及,但是崇祯末年又是小冰河期又是鼠疫,大明人并没有享受到多久新农作物。

反而是清军入关后,享受到了明朝没享受到的美食,清朝人口暴增除了康熙、雍正、乾隆二人连续的取消丁口税、摊丁入亩和取消开垦新田地的税务,更重要的就是高产量农作物可以养活更多新增人口。

【大唐盛世时期,已经有了自然环境恶化的危机。】

【关中地区作为中心城区,人口大量增加,也导致小麦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张。而小麦虽然属于旱地作物,不如水稻那么需要水,但是相比粟,耗水量要多两倍。】

【持续性的开发,让关中地区土地开发过度,森林加速小时,天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这里也有贵族大兴土木开采林木的原因,从隋炀帝大兴宫室开始,每一位皇室贵族砍树的时候都没有守护森林的环保意识,还不如老秦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