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权夺利。

但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现在对着全天下发出招贤令,会有多少曾经六国宗室的才女来竞争?

大臣们有些出言反对,再次提出女祸论,以有些百家不喜女子,不愿意与女子同朝堂共事为由,还举例儒家。

淳于越:“……”

老夫都没说什么反对的话,你拿儒家举什么例!

自己迂腐不要拿派别学术做借口!

嬴政根本不受影响,淡淡道:“如何考核,由百家为首者制定规则,若是不参与制定,那这一家不取才也可。”

反对的大臣瞬间闭口。

不可,怎么可以,百家首领谁不来,岂不是一人断了整个派别的后路!

李斯恭顺地垂眸,看到嬴政说完自己的决定,适时的恭维一句:“陛下英明!”

先汇集百家首领于咸阳,参加商讨百家取才的考核方法;

然后面向全天下取才,面相百家派别之内与之外取才。

这个过程中,百家内的嫡传弟子自然更有优势,但这时本就学识智慧分配不均,贵族后人学习的机会更多。

只要六国内的人才汇聚咸阳,效忠陛下,不论是男是女,有他们带头,六国之人也会更加归心。

大秦原本就缺官吏,有了新鲜人才的加入,也能将政策施行到地方。

李斯想起天幕里放过的女法官,一直将法律带到山区乡下去,心里一阵火热:日后他会不会也有这样厉害的女弟子,能宣扬法家的名声到全天下所有角落,让天下无人不知法,无人不学法!

.

在遥远的赵地,曾经看始皇帝这个灭国仇人各种不顺眼的赵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赵地多游侠,游侠最尚武,当招贤令传下来,游侠们顿时把什么灭国大仇抛到了脑后。

谁习武不想升官发财,不想成就一番事业!

听到招贤令特意强调不限男女,不少女子也兴奋了。

在一户小小的庭院里,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忙忙碌碌给自己准备行囊,一边大大咧咧给院子里的祖母吹牛:

“祖母,始皇帝召集天下有才之人,孙女去当大秦第一女官了!”

祖母给孙女缝着衣物,头也不抬顺口道:“别吹大话,百家之中的大才女子多了去了,你能不能考上还是回事。”

“哼,再多我也是那最优秀的!”少女准备了一个巨大的行囊,背在背上掂量了一下,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加点,又把行囊放下来,继续往里塞。

塞吃的,吃的,还是吃的。

她力气大,食量大,嗓门更大,刚刚一句吹牛飘过院子,被路过的行人听到,笑嘻嘻的隔着墙嘲讽:

“这是谁家的女子在那大言不惭。”

少女立刻把行囊一扔,伸手扒墙坐在了墙头上,看到院墙外,三位年龄不一的女孩子正笑嘻嘻看着她。

看到她出来了,为首看起来最年长的女孩再次嘲讽:“井底之蛙,自以为是。”

另外两少女小一些,跟着开玩笑:“嘻嘻,吹牛!”

“这话我也会说,我也是最优秀的,一定能考上!”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少女毫无还嘴之力。

她也不生气,重新跳下去,去院子里把自己的剑提出来,再次翻到墙上,大声喊道:“我是兵家的!”

然后提起重剑,拔剑出鞘指着为首女子:“说不过你我打的赢你!”

“你们又是哪家的,报上——”

“啪——”

不等少女问完,那三人根本不配合,策马扬鞭,跑得飞快。

“怎么都不跟我过两招?没意思。”少女提着剑,郁闷地跳墙回到院子里,看到祖母把她扔下的行囊打开,装下最后一件缝好的衣服,再把行囊装好递给她。

少女快乐地把青铜剑往背上一背,一手提着行囊,去牵马,翻身而上:“祖母,我走啦!”

“记得当大官,大官才能吃肉住大宅子,祖母还等着你接我去咸阳享福。”

“好勒——”

得得得的马蹄声响彻在大秦的土地上,这一段日子,会响得格外频繁;

在西汉,马蹄声同样响得很频繁。

来自地方的官吏星夜兼程,为刘彻带来了好消息:

“陛下,有民间女子刺绣出家乡的地图,献上来了!”

“让朕看看!”刘彻迫不及待接过刺绣地图,仔细看着,越看越满意,“绝妙无比!绝妙!”

刘彻看完,把刺绣地图对着大臣们展示:“看,这比图画要更便于携带。”

李广点头:“比笔墨也更不易脏污。”

军事地图太过重要,一般需要贴身携带,但是竹简太重,丝帛太容易把墨水晕染开。如今用丝帛刺绣军事地图,才让所有人想到:原来还可以这么做。

以往也不是没有用丝帛刺绣,但是总觉得这是女子的女红之事,绣绣花草鸟兽装饰衣物,在军事上最多绣绣旗帜,谁能想到还能绣军事地图。

“赏千金!”刘彻很满意,正要打匈奴,这可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昔日有千金买马骨,朕也要千金买军事地图。”

刘彻自信地抓住手中的军事地图,将来,他一定会有更多的好东西,更多的大人才。

“天下女子经此一事就会知道,朕与后世不同,朕会认可女子的才能,朕也需要才女主动效忠于朕。”

“众位爱卿准备一下,朕预备在太学之中开始招女生。”刘彻根本无心与大臣们商量,说让他们准备,是准备配合自己。

“先以贵族女子为主,各大臣可以先把自家女眷送过去,刚开始女子班级不需要太多,二十人即可。”

他打算学习那东汉的邓太后,先从贵族女子,再到民间女子。

西汉初年,男女大防没那么严重,二婚二嫁的很普遍,对于民间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也是鼓励的。

大臣们原本还要反对,听到刘彻说先在贵族中试行,然后还要推行到平民,顿时顾不上反对了。

既然迟早要推向全民,赶快将自家的名额抢到再说。

而这样的好消息还不止一个,因为天幕提示的详细,汉武帝时期的义妁被提前请来。

刘彻看着还年轻的义妁,很大方的第一次见面就给了赏赐:“封义妁为大汉国医!”

又得到一个人才,还是如此实用的大医,美滋滋!

义妁尽管猜到自己会得到厚待,但是一来就是如此大的赏赐,也有些紧张:“民女还没……”

刘彻:“既然天幕说了是朕封赏你为国医,迟早要封,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区别?”

义妁只好行礼谢恩:“谢陛下。”

刘彻又道:“宫中设立女医科,打算让您多带一些女弟子。”

这一次义妁婉拒道:“民女打算去民间开义诊,恐怕无法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