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还有横杆拦住不让人进出,不错,严格。”

看着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景象羡慕:“好多人,这一定是个豪门世家!”

但是也有清醒人,小声嘀咕:“我怎么觉得那像是一个村,甚至是一个镇?”

那些一出门各自三五成群的,明显很多人互相不认识嘛。

【四大文明古国里,古埃及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也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它是第一个书写历史的民族,建造了人类的第一个花园,也出现了最早的中央集权的君王统治的王朝,有了人间法老】

【注意,“法老”这个词语并不代表统治者本人,而是代表神授给统治者的居所。这既表明了法老统治的宗教性,也表明了它的男女平等】

【古埃及人没有男尊女卑的想法,统治者只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无论是法老的儿子还是女儿都有继承权,甚至包括法老女儿的丈夫】

【我们现代可以看到法老的雕塑里,无论是法老王和妻子,还是法老女王和丈夫,都是并肩而坐,他们共同分享权力】

荆咕放出特意找到的法老国王雕塑,《门考拉夫妇像》是并肩站立的夫妻像,《埃及王子和妻子像》是并排坐立的夫妻像。

他们虽然肤色材质不同,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男女同等大小,坐着或者站着的位置是同一高度,这也象征着一种平等原则。

华夏古代书画或者雕塑,甚至包括其他文明里,一般是地位越高身形越大。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步辇图》,李世民是整个画面里最大的,前来拜见的番邦部落首领其次,首领带的两个仆人再次,抬起李世民步辇的宫女最小。《乾隆南巡图卷》图里同样如此,长卷长达21米,迎接乾隆的官吏那么多人,就乾隆最大最醒目。

已经登基称帝的武则天闻言轻笑:“看来二圣临朝并不是天皇独创。”

太平公主看着天幕,一时间眼神有着茫然,心底却又有些莫名的雀跃。

原本以为,自己是公主,继承皇位跟母亲一样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这样。

“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有继承权……”

她总觉得,自己深受父兄宠爱,若是像母亲一样篡了大唐的江山是背叛父兄。所以哪怕她知道了权力的重要性,也拉拢了一些朝廷重臣听命于她,但依然从没想过要迈出那一步。

直到现在,她心动了。

如果父兄真得疼爱她,一定会给她跟其他皇子们一样的继承权吧……

【古埃及的纸莎草大家应该都从歌曲里听到过,印象深刻】

【纸莎草对于古埃及人来说,草芯可以食用,草可以做纸甚至还可以做船——但是,纸莎草的纸只是草木本身的纤维压平风干使用,因为竖着的纤维折叠易碎,所以莎草纸不能折叠只能卷起】

【所以在历史上,东汉的蔡伦依然是被视为发明造纸术的第一人,他的蔡侯纸才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造纸”】

东汉时候,蔡伦呆愣愣看着天幕:“蔡侯纸,我这是凭借造纸封侯了吗?”

身边的小太监们连声恭维祝贺,但蔡伦都没有听进去。

此时正逢刘肇已将邓绥封为皇后,蔡伦知道邓绥喜好舞文弄墨,为了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

目前,他已经总结了前朝的造纸经验,正在改进造纸工艺,但是改进工作并不顺利。

蔡伦设想利用树皮、碎布、麻头、鱼网等废弃易得的原料来造纸,试验了多次并没有成功,还被不和的同僚嘲讽。眼看着要放弃又不甘心,正准备咬着牙继续新的尝试时,天幕上说出他未来竟然凭借造纸青史留名,蔡伦顿时什么权势什么争锋都抛到了脑后。

天幕这时放出了后世人为蔡伦建的纪念园,由蔡伦生祠扩建而来的纪念园里还有他巨大的青铜雕像,蔡伦看得雕像眼眶发热。

是他的塑像,是他!

在蔡伦墓的西面,后人还建立了蔡伦纸文化博物馆。馆内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造纸遗址图片、造纸工具及纸张样品,还有完整的视频在播放蔡伦造纸术的过程。

把树皮、碎布、渔网等物进行浸泡、蒸,捣烂后再切料、捣浆,直到它们全部变成浆糊一般的纸浆。再不断地搅拌,制絮,用方方正正的纱网抄捞起来,一张些微残留植物纤维的纸张就成型了。

这还没完,还要把纸张叠起来、又分开糊在墙壁上,等干了再揭下来等一系列工艺。

蔡伦看得是眼睛都不敢眨,这是他在借鉴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的经验!

等到天幕开始换了个画面,蔡伦才遗憾地回过神来。

虽然视频太短,还好跟自己设想的差不多,再尝试一两次应该就能成功……

刚想到这里,蔡伦突然发现旁边多了个人,定睛一看,这不是伺候皇帝陛下的郑公公吗?!

蔡伦紧张了,虽然算是同僚,这位皇帝面前的红人也是自己需要仰视的:“郑公公……”

“莫急,陛下传唤你,随我过去便是。”昔日在小太监面前趾高气扬的郑公公今日格外好说话,笑眯眯地做出邀请的手势。

蔡伦的心中大定。

再看一眼天幕,蔡伦想,什么权势,能青史留名吗?面前的这位大太监郑众比自己权势大多了,也没见天幕提他一个字。

还不如好好做事,历史和后世人会记住他。

【古埃及文字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和华夏的甲骨文,都起源于图画文字,最终的发展结果都是象形文字】

【但是很可惜,甲骨文经过烟花成了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而比甲骨文诞生更早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散】

天幕放出了不同文明的原始文字:

古埃及的图画文字,色彩丰富,图像生动,带着某些神秘的象征意义;

古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抽象线条刻在泥板上,简洁概括;

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一个个文字看起来更像是一副做祭祀的神秘图画;

古华夏的甲骨文刻在龟壳上,拙朴神秘,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天幕上象征着时间的数字快速变化,5000年前,4000年前,3000年前……

对应的时间下面,不同的文字同样在不断地演变。

当外来文明入侵,文化断层,文字也渐渐消散在了被征服的历史长河中。

只有华夏文字在不断地演变,但是始终能看出最初的模样。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文字不断发展,甚至发展出了各种字体的艺术,成就了许多书法大家。

这都是华夏文明延续几千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