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洋洋的模样,现在一点儿也没有了,精力十足。
姜棠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牵着小家伙快速出门。
院子里的秦宵一看一大一小一块儿出来,没说话。
姜棠吐了吐舌头,为了不让秦宵等她,迅速带着秦初阳洗漱完毕之后,站在男人面前,扬声道,“走吧!”
盯着女孩儿迫不及待的模样,秦宵面无表情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微微颔首,带着小姑娘出门。
一家三口一块出了门。
姜棠坐在石头上,惊奇的盯着在作业的挖掘机。
托着腮看得出神。
旁边的小家伙眼神里的光比她还要亮,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挖掘机,完全走不动道,看起来超级喜欢。
姜棠视线转移,看了看挖掘机旁边跟着指导工作的时候秦宵,盯着男人有条不紊的指挥,渐渐看出神。
秦初阳拖着小下巴看着厉害的挖掘机,歪着脑袋看姜棠,小脸上满是坚定,“嫂嫂,我以后也要开大机器!”
“厉害!”
小家伙完全被挖掘机迷住了,姜棠回头,笑眯眯的勾了勾小家伙的小鼻子,“行,等初阳开大机器的时候要带嫂子坐一坐。”
秦初阳乖乖点头,“哥哥和嫂子都坐。”
姜棠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转脸看着正在工作的机器。
看样子,跟秦宵说得差不多,三天左右就能把地开发好,然后再花几天的时间挖地基,之后请工人就简单了。
姜棠跟秦初阳就跟着去看了一天的挖掘机,第二天的时候,姜棠已经失去兴致了,小家伙倒是特别想去,但是又不想给哥哥添麻烦打扰哥哥工作,第二天也没去。
之后的两天都是秦宵自己去监工,姜棠带着秦初阳在家。
在姜棠带着秦初阳去买衣服的时候,给小家伙试衣服的时候,突地想起来,她好像给周父周母都买了东西,但是没给那个小崽崽买东西。
姜棠眨了眨眼,有些无奈,现在已经没办法补救了,只能等下次记得把小家伙算上。
希望这次周父周母不要误会,以为她还在怨恨。
首都。
周家。
周母怀里抱着周安,坐在沙发上。
她刚刚拿到了姜棠寄过来的快递,还没来得及打开,小房间里的周安就哭了。
她把孩子抱着走到客厅小家伙立刻不哭了。
周母把儿子放在旁边,小崽子就在一边扒着她。
她才有空把包裹打开。
一打开,就看到闺女送给她跟她男人的东西。
周母把女儿买的衣服在身上比划了一番,然后又穿上,还算合身。
这是姜棠按照原主的记忆给她的养父母挑的,完全抓瞎。
周母穿上女儿买的衣服,然后把她男人的衣服放在一边,被小崽子抓在手里玩儿。
她盯着包裹里包装严实的东西,从厨房里拿了一把小刀,把严实的包装打开。
盯着里面的东西,是好几盒辣酱?闺女怎么给她买了这个东西。
周母有些疑惑,然后看到旁边的小蛋糕,这些应该都是闺女给她们买的。
她最后才拿起信,一字一句的仔细看完,然后眼睛盯着包裹里的辣酱和小蛋糕,眼底弥漫着雾气。
这些都是她们闺女亲自做的。
晚上,周父回来。
周母已经准备好了碗筷。
他坐上桌,低声道,“儿子呢?”
周母轻声道,“睡着了。”
夫妻俩入座,周母看着她男人,“吃饭吧。”
周父盯着饭桌上一碗辣酱,蹙着眉道,“今天怎么想着吃辣酱了。”
旁边还有小蛋糕,看着倒是感觉不错。
周母夹了一块黄瓜辣酱放在他碗里,“尝尝看。”
周父莫名其妙,不过还是听媳妇儿的,拌着饭尝了一口,然后眼睛突地瞪大了,看了一眼周母,笑着说,“真新鲜,你这哪儿买的,味道不错。”
周母又感动又心疼,“这是咱闺女给寄过来的。”
周父愣住了,“闺女寄过来的?”
周母点点头,继续道,“今天包裹送过来了,给你跟我都买了一件衣服,还寄了自己做的辣酱和小蛋糕。”
周父点了点头,随后反应过来瞪着周母道,“你说啥?这些东西是咱闺女给做的?!”
周母点头,“嗯,闺女写的信上说了,都是她自己做的。”
周父盯着眼前成色很好的辣酱,还有桌上的小蛋糕,叹了口气。
“既然是咱们闺女做的,那我怎么也得吃上两碗饭才是。”
心里欣慰又心疼,周父扒了一口饭,不过……闺女的手艺可真好。
秦宵建厂的地基又花了几天才完成,现在要做的就是请工人。
姜棠抬眼看着男人,低声道,“请工人是在村里请,还是咱们直接在周围村里请还是去城里请?”
这有些难办。
秦宵冷声道,“先请村里人吧,要是人不够再找别的工人。”
男人低声道,“之前建厂建在县城,村里有不少人都不满意,现在请人做工,先请村里人,要是没人乐意来,就再请别的地方的。”
大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不至于以后被人找麻烦。
姜棠点点头,“好,听你的。”
晚上,秦宵出门,一家一家的去找人帮忙。
姜棠叹了口气,在村里生活就是这样,即使你公事公办,工钱不少,但是找人帮忙还是要自己去请一波。
没请到的人还不保证对方会不会心生埋怨。
她越发想离开村里了。
秦宵出门了近俩个小时才回来。
姜棠迎上去,蹙眉道,“怎么样,顺利吗?有几个人愿意帮忙?”
秦宵坐在凳子上,听着小姑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黑眸微扬,“村里人答应的有七八个人,我们自己再找几个人就够了。”
姜棠松了口气,她看着秦宵,“你过去请他们,没有被为难吧?”
姜棠这么说,但是想想也觉得不可能,她这不过是在家里开一个小作坊都被村里不少人阴阳怪气她做什么事情不想着村里,没有集体荣誉感呢。
秦宵要办厂,以后规模比她的大多了,还没办在村里,这不得被人说才怪。
秦宵低声道,“没事。”
没事,就是真被说了呗,五里村这么多人,找人帮忙最后同意的才只有七八个人。
估计心里都希望秦宵别把事情做起来。
虽然很多地方民风淳朴,大家平日里也都是互相帮忙的,但是也难免有人性经不起考验。
有不少人都是嫌你贫怕你富。
姜棠还是觉得,把厂子建到外面去这个决定做得对。
在村里风险太大了。
“明天就动工嘛?”
秦宵颔首,“嗯。”
姜棠眉眼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