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这就差不多了,总不能指望这时代的士兵跟现代的人民子弟兵一样。
舒云来花费了那么多心血打造的娘子军都没到这个地步,更不要说这些人。
思想形态不同也不能强求。
虽然那些人已经被驱散,但郭百将还是带着他走了摄政王府附近的那条路。
韩星霁好奇地往外看,比较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摄政王府的正门,只看到了王府正殿上的屋脊兽,正殿的瓦片是黑色,屋脊兽也是黑色,只这么一角看上去就多了几分严肃。
等到了薛轻舟府上之后,韩星霁下车对着郭百将拱手说道:“多谢百将护送,一路辛苦还请入府喝口热水吧。”
郭百将拒绝说道:“多谢子爵美意,只是末将还要回去复命,只怕不能多停留。”
韩星霁想了想从袖袋里摸出了十来枚的铜钱说道:“还请百将手下带兄弟们去喝口酒暖身子吧。”
郭百将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军纪严明,不可随意收赏钱。”
韩星霁笑道:“这十几枚铜钱算什么赏钱?不过是我请诸位兄弟喝口酒而已,莫要推辞,若是有人追责便让他来寻我好了。”
韩星霁是故意没拿太多钱的,对方是奉命而来,拿太多他肯定不会收,但是请喝酒就是正常人情往来,这么小的金额就算是楼时巍知道了估计都懒得追究。
郭百将显然也很清楚便笑着收下转头说道:“还不多谢子爵赏酒。”
他身后的八个护卫立刻异口同声说道:“多谢子爵赏酒。”
韩星霁摆手说道:“你们一路护送我回来,该是我谢你们才是,好了,不耽误诸位时间,还请百将复命之时替我谢大王关怀。”
郭百将应了一声,带人骑着马转身离开。
等他们走后韩星霁这才回到了府内。
他进去的时候正好舒云来在往外走,舒云来看到他便说道:“刚刚是怎么了?早就听人通报说大郎回来了,结果半天不见人。”
韩星霁立刻上前扶住她的手臂说道:“跟送我回来的郭百将多说了两句话,给了他们十几枚钱吃酒。”
舒云来有些诧异:“郭百将?他怎么会在这里?”
韩星霁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舒云来笑着说道:“大王对你倒是上心,郭百将别看只是个百将却是大王贴身近卫之一,大王竟然派他来护送你。”
韩星霁忍不住抖了抖说道:“阿娘,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摄政王其人日理万机,不够重要的人事物必然不值得他上心,而一旦被他注意就意味着肯定有被注意的价值。
韩星霁自己一身的秘密,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开心不起来的。
舒云来大笑着拍了拍他的头说道:“好了,折腾了一天你也累了,快去休息玩耍吧。”
她也知道韩星霁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学习,所以每次都会劝韩星霁去玩耍放松。
韩星霁叹了口气说道:“玩什么啊,我上树拿箱子被摄政王抓了个正着,摄政王罚我抄《大尚礼记》,还要抄两遍!”
舒云来顿时倒抽口气说道:“那……那你快去写吧。”
她一脸同情地看着韩星霁,当年先帝曾试图让人教她读书,奈何她“冥顽不灵”,书是读不会的,舞刀弄枪倒是很厉害。
先帝生气也曾经罚她抄写,那滋味,她真是再也不想回忆了。
韩星霁倒是没什么心理压力,随口说道:“对了,阿娘,回头帮我选一块足够隐蔽的好地吧。”
舒云来听后略一愣:“选地?你要做什么?”
“买下来啊。”
韩星霁没说用来做什么,想来舒云来能够明白。
舒云来疑惑问道:“你不知道吗?大雍的地不能买卖啊。”
韩星霁顿时傻眼:“啥玩意?”
第56章
舒云来见他一脸震惊不由地问道:“你不知道?也没人提醒你吗?”
韩星霁:……
还真没人跟他说,不过想一想,提出尝试在这边种植作物的是农学院,韩星霁这个高三生都不记得大雍的地不能买卖,那边想来更没注意。
至于历史专家们……这个计划跟他们没关系,自然也不会有人专门告诉他们,这一来二去就造成了信息差。
组织那里只负责评估这件事情的可行性,而且由于韩星霁立功不少却很少提出要求,现在好不容易提一次要求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组织和国家,怎么可能卡他?所以上面直接大开绿灯,扫了一眼报告就直接放行,也没人去注意这里到底能不能买地,结果就是……闹了个大乌龙。
韩星霁抱着一丝希望问道:“所有的土地都不能买卖?租可以吗?”
舒云来说道:“不可以,民间任何关于田地的交易行为都是被禁止的。”
当然宅基地是宅基地,这个可以买卖,但宅基地是不能种地,田地也不能用来建房,土地性质从一开始就定死了,谁敢犯法那真的会被砍头。
大雍所有关于土地的律法都是十分严苛。
韩星霁一脸绝望说道:“这不科学,不让买就算了怎么还不让租呢?”
舒云来摇了摇头,不过她也只知道不能买卖,却不知道为什么。
韩星霁跟她到了自己的院子,让C3C4守在院外叮嘱他们有人靠近就提醒之后,他就拿下了手腕上的手机开始搜索资料。
只有彻底了解背景才能想到解决办法。
嗯,他绝对不是想要钻律法的空子!
在搜到土地相关之后,他才明白为什么大雍不能买卖土地。
简单来说就是昏君和奸臣外加资本家一起造的孽。
雍国当年也曾一统天下,只是后来土地兼并的厉害,可以说土地兼并就是狼烟四起的导火索之一。
土地都集中在贵族、官员和地主手里,百姓被压迫的太厉害,苛捐杂税又多,不反你反谁?
在发觉民怨沸腾之后,朝廷倒是也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相关政策,然而收效甚微,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说白了就是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可积弊已深不大刀阔斧的改革都不行,于是大雍国力日下,各地进入了军阀割据的阶段。
而土地问题一直到其他反贼都开始建国称帝了,大雍在这方面的政策都没怎么变化过。
看出土地隐患的人不少,但是没人有魄力进行土地改革,一旦动就相当于侵犯了贵族、官员和地主的利益。
这些人联合起来能把提出改革的人吃了都不带吐骨头的。
这个隐患就一直存在,直到楼时巍掌权之后在朝堂上排除异己,打击世家豪强,通过一系列手段极大的削弱了那些世家的影响力之后,这才通过变法直接更改了土地的性质。
为了杜绝土地兼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