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平安结跟经书一起烧了。

最离谱的是德嫔,竟然拿出了亲手绣在云锦上的《往生经》,毫不心疼地扔进火盆。

嫔妃们咬牙切齿,布嫔刚从“流言事件”中拔得头筹,德嫔又在“两周年的祭礼”里力压群雄,上次皇后生辰的大型副本,也是你俩最耀眼。

跟两大卷王一起工作的滋味真是太难受了,卷王简直不顾同事们的死活啊!

隔了老远都能看见雨花阁里一片烟雾袅绕,夹杂着六宫妃嫔间无声无息却又随处可见的硝烟。

雨花阁人来人往,毓庆宫却一片寂静,太子今日一早就连续罚跪了好几个奴才,还有一人更是被送去了慎刑司,可能不会有命活着回来。

毓庆宫的宫人们都屏住呼吸,放轻脚步,生怕吵着内殿的太子,也自此丢了性命。

毕竟送去慎刑司的小季子也不过是听说雨花阁的热闹后,感叹了句“孝昭皇后真得人心”,不小心被太子听见罢了。

小季子不过十来岁,去年刚入宫的,根本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也不明白太子作为仁孝皇后的亲子跟后两任皇后间的复杂关系,却不想就要因此丧命。

想到自去年端午节过后便日渐暴虐的太子殿下,还有皇上和太子间日渐疏离的父子关系,毓庆宫的奴才们不少都后悔当初处处钻营抢着要来服侍太子。

太子殿下以前虽然调皮骄矜,但也算得上聪明懂礼,如今不过短短一年,竟变化如此之大。

内殿的太子正在给他的叔祖父索额图写信,写到孝昭皇后的周年祭,太子没忍住摔了手里的青玉管狼毫,把染上墨迹的信纸揉成一团紧攥手心,心里也满是怨恨。

孤的皇额娘才是元后啊,皇额娘去年的五周年祭,皇阿玛连去奉先殿都不肯。

孝昭皇后不过一个膝下无子、生前也不得看重的继后罢了,就因为她是皇后的亲姐姐,周年祭便办得如此隆重浩大,皇阿玛更是为此抽出整整三天时间!

太子觉得皇阿玛此举仿佛隔空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把赫舍里氏和自己的面子踩在了地上。

除了愤怒怨怼,太子心中更多的却是害怕不安。

毕竟去年三月太子不敬皇后,五月无视禁足令,九月给索额图说情,这三件事都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满,太子对此自然心里有数。

若是皇后再诞下一子,孤这太子之位估计就到头了。

-

说到去年太子触怒康熙帝的第三件事,就不得不提到索额图了。

索额图挨了教训确实低调聪明了不少,去年七月康熙帝告知诸位臣子祖先托梦提醒地震一事,很多官员都游移不定,可索额图最先响应。

并且号召整个赫舍里氏捐赠物资,带领着他作为佐领所掌管的八旗子弟们安顿百姓,帮他们恢复生产。

索额图十七年初因为编造谣言牵扯到青璃,被康熙帝削得只剩下佐领一职,他地震前后积极奔走,出钱出力,自然是想要官复原职。

可地震过去整整一个多月,康熙帝除了赏赐夸赞,放过了十七年初被迁怒的几位赫舍里子弟,就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提都不提索额图。

索额图傻眼了,只好求到太子头上。

太子正因为青璃这位新后忧心忡忡,想要抓住身边一切力量,母族赫舍里氏就是其中最强大、最值得信赖的盟友。

太子得知索额图的困境和期盼,稍微想了下怎么开口,便去乾清宫求见康熙帝了。

也正是因为此事,康熙帝虽然出于种种考量准了太子所求,让被冷待一年多的索额图官复原职,但是父子二人之间的隔阂反而进一步加深了。

此事发生后,康熙帝当然也告诉过青璃,毕竟索额图当初被夺职也涉及到了青璃。

青璃对此很是理解,也早就料到这一天迟早会来。

一是索额图失势后,纳兰明珠的追随者进一步增多,不利于朝堂平衡。

二是储君不稳不利于国本,特别是康熙帝就算绝了让太子继位之心,现下也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所以短时间内太子不会有事,赫舍里家也就不会倒下。

三是索额图在地震前后的所作所为确实让康熙帝满意,当得起“戴罪立功”这四个字。

索额图官复原职后,在朝堂上也不再继续与纳兰明珠处处相争,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跟太子的联系和亲近上。

毕竟如今赫舍里家的头等大敌是皇后和她身后的钮祜禄一族,索额图担心因为自己和纳兰明珠的水火不容把他推到皇后身边。

太子和康熙帝父子间不复往日的亲昵,索额图作为太子的铁杆忠臣,又是太子的叔祖父,这个时候趁机而入,得到了太子更多的信任和孺慕。

如今太子不管遇到何事,总会写信跟索额图念叨一二,更别提是孝昭皇后周年祭这种大事。

太子独自一人待在内间,想着叔祖父平日里信中的教诲,他叮嘱自己千万不要表露出对皇后的不满,可自己今日实在没忍住。

宫里人人追思孝昭皇后,毓庆宫却连连打罚奴才。

深呼吸几下,太子撕碎了捏皱的信纸,提笔打算重写一封。

太子心里有些忐忑,毓庆宫的事情定是瞒不过皇阿玛,皇阿玛知道后会不会对孤更加不喜?还是得将此事原原本本告知叔祖父,讨个主意才是。

-

太子的担心没有错,他前脚把小太监送去慎刑司,后脚康熙帝就收到了消息——包括太子处置小太监的原因,还有太子迁怒罚跪了不少奴才。

梁九功跟康熙帝汇报此事时,康熙帝恰好在坤宁宫小书房陪青璃作画,青璃自然也听了一耳朵。

想着那个才十来岁的小太监,青璃心有不忍,但是自己去慎刑司讨人,把他调来坤宁宫当差又会进一步激化自己与太子的矛盾。

青璃只好求助康熙帝:“今日是姐姐的两周年祭,皇上就饶这个小太监一命,为姐姐积福吧。”

康熙帝知道青璃心软,心里也对太子此举分外反感,仿佛看到了《清史稿》上那个鞭打宗室大臣,对亲兄弟之死熟视无睹的废太子。

“梁九功,你把他从慎刑司提出来,带去乾清宫先当个洒扫太监吧!”

梁九功领命退下,可书房里原本兴致盎然的二人却没了继续下去的心情。

青璃抚平康熙帝皱起的眉峰:“皇上不必太过担忧,太子还小呢,慢慢教就好了。”

康熙帝不置可否,淡淡道:“小?朕继位时也没比他现在大多少,皇阿玛登基时更是比他现在还小。”

作为康熙帝的枕边人,康熙帝又从不对青璃设防,青璃自然感受到了近一年来康熙帝对太子逐渐增多的失望。

青璃作为跟太子有利益冲突的继后,不是很想继续这个话题,免得有挑拨天家父子关系之嫌,就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