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试?”

老太君现在身体情况不是很好,敬宣帝本想让她在府里休息,可老太太非要拄着拐杖来看殿试,谁都劝不动。

周自言只能帮忙搀扶一下老太君。

霍老太君拍拍周自言的手,“老身得来瞧瞧,瞧瞧能接过大庆百姓的人是什么模样。不能错过,一点都不能错过,看不到他们,老身这心里不安稳。”

霍老太君在大庆朝廷干了一辈子,现在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可她就是不放心,总是担心后面来的官员不靠谱,搅混水。

所以她就想看看,看看后面那些接替他们这帮老家伙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子的,到底能不能值得百姓依靠。

周自言想通霍老太君的想法,笑着说:“霍大人放心吧,现在还不是他们撑起来的时候。这儿还有我们这一代呢?等我们老了,才是他们顶上的时候。”

“哎,说得也是,说得也是!”霍老太君跟着笑,“小周也还年轻,好,挺好!”

周自言隔着帘幕,第一眼便能看到第二排的宋豆丁和二棍,紧接着是第三排的宋卫风。

从第四排开始,他那帮小学生像是垄断了一样,一排五个人,他的学生们占了四个!

身边人都是盘靓条顺的大人,轮到宋豆丁他们身上时,身高瞬间矮下去一截。

看着这帮混迹在大人里的小少年,所有人都忍不住善意的笑了几声。

在场的人多半都知道周自言的事情,也知道他名下那几个学生。

他们现在没办法和准备考试的监生们说话,于是都来调侃周自言。

“周大人,你那几个学生,得多吃点饭呐,瞧瞧这身高,少了人家一大半!”

“最前面那个小矮个,虽然有些矮,可看他的位置,想必学问极好。”

“周大人……”

周自言一一笑着接受,最后还是道:“哎,诸位大人,学问不看年纪,自然也不需要看身高。待会瞧瞧看吧,他们不比其他人差。”

上一次来这里,他在帘幕外,这一次,他在帘幕内。

周自言静静看着敬宣帝再一次走下台阶,顺着每一位考生的座位,依次走过去。

其他考生皆如他之前那次一样,害怕,紧张,心境不宁。

可他那几个学生,各个稳得像大山,不管旁边站了谁,都老老实实做自己的题,绝不分神。

一众四百人里,不乏许多年纪小的考生。

但敬宣帝知道哪几个人是周自言亲手带出来的,于是他便在这些人身边多停了一会。

他发现这些孩子确实如周自言一般沉稳。

不仅思想深刻,落笔也一刻不停,一看便是胸有成竹。

敬宣帝心中满意,又转了一圈。

他惊讶发现,其他比较熟悉的大臣家的孩子,好像也脱去了记忆中纨绔子弟的面貌,端坐于座位上,提笔写题,没有一丝阻塞。

这些孩子都来自国子监,也都是跟着周自言上课的学生。

敬宣帝想到京城各大官学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式教学方式,难不成周自言那套方法,真的能在短时间内,突击一个学子,让他能考过科举么?

敬宣帝开始好奇,并期待着最后的结果。

半月后,殿试放榜。

这回殿试,没了周自言和林鸣息这样的半路黑马,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都是年过三十的青壮年。

其中唯有状元出自国子监。

但国子监此次科举,去了一百六十五人,甲等有十三人,乙等有二十一人,其余监生皆是同进士。

这个结果十分不错。

国子监监生成绩好,于郑祭酒来说便是板上钉钉的功绩,乐得郑祭酒手舞足蹈好几天。

打马游街那一天,百官休沐,周自言哪儿也没去,一直等在国子监里。

不一会,外面打马游街的队伍由锣鼓开道,顺着人流慢慢进入内城。

周自言整理好衣物,随着国子监众监生走到外面,登上高处,遥遥看着往这边而来的进士队伍。

风萧萧而起,卷起大家的衣裳,莉玛也与大家站在一起,【周,你们这里的规矩真有意思,考中科举还要围着京城绕圈。】

【这是一种奖赏,也是荣耀,金榜题名时,一朝看尽京城繁华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周自言稳稳站在城墙上,看不远处尘沙漫天,百姓拥簇。

【听说你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周,现在看到你的学生们也像你一样荣耀,是不是很开心?】莉玛无法想象周自言的心情,她只教了这些学生短短时间,就已经兴奋地要晕过去。

周教他们教了许多年,不知道他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其实周自言心中什么都没有,极大的繁盛之下,是无穷尽的空寂。

多年科举路,今日终于结束。

他与这些孩子们的师生之谊,也快要划上一个句号,怎能不空寂,怎能不难受?

相识相伴这么些年,离别却越来越近,纵使耳边喧嚣热闹,周自言还是觉得四周寂静。

可他不能让其他人看出来。

于是他也挂上微笑,和其他人一样期待着。

慢慢地,进士队伍进诚,周自言的目光绕开前面的几位进士,直接落到宋卫风他们身上。

今日的他们,穿得可真好看。

每个人头上都簪了鲜花和美玉,一身鲜红的进士服,让他们看起来就像一簇簇正灼灼燃烧的火苗。

这些火苗,从小小一点火星子,不断燃烧,终是烧成大火。

一路从南边小镇烧到京城,现在又烧到大庆陛下面前,让敬宣帝看到南边少年的力量。

看着看着,周自言心中那点不对劲最后还是消失了。

全心只剩下纯粹的高兴,和欣慰。

高兴他们得偿所愿,欣慰自己教有所成。

他们这几年,何其有幸,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谁都没有辜负对方。

打马游街后,国子监很是热闹了好几天。

谁让他们这儿又出来一个状元呢。

郑祭酒这人,大袖一挥,再办一个进士庆贺宴!

这次全国子监的人都要参加,尤其是那几个总是半路溜走的博士,谁若敢走,第二天他郑大人就要翻脸!

说这话时,郑祭酒频频看向周自言,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以周自言为首的溜号博士们,只能换上自己的新衣服,应邀赴宴。

晚宴时候,状元郎带着一众进士,跪到周自言和其他博士面前,感谢国子监诸位夫子认真教导,让他们今日荣登皇榜,祖上有名。

他们对每个博士都感谢了一番,轮到周自言时,大家说的格外多了一些。

毕竟,谁都知道,要不是有了周博士新奇的特训方法,他们也不能在短短时日里成长到这般地步。

周博士的大恩,他们铭记于心。

哪怕将来他们这些同窗都会散到大庆各个地方,他们也会把国子监这几年的生活,记一辈子。

周自言认真听着,每一句都听到耳中,记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