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


起听课。

如果旁边的小孩们听不懂,他们就负责疑难解答,务必要让这些小孩听明白。

杨先生往常,一堂课也就讲几个字,结果在这帮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一屋八个小孩,竟然在一堂课里,学完四句《千字文》!

杨先生摸着胡子摇头,“还是他们更懂如何教导,杨某愧对,愧对啊……”

“杨先生,不必太过自谦,您能几年如一日这样守在一个小小的识字班,已是大德。”周自言握着老旧的窗沿,心情复杂。

杨先生像周自言见过的现代支教老师一样,不为名,不为财,只为心中那一点热火,绝不退怯。

“今日多谢周秀才指点,来年童试,杨某会再下场一试!”杨先生原本有些褪去的斗志,现在又被屋里的娃娃们点燃,若是他能考中秀才,这识字班的人,说不定会多一点。

周自言退后两步,寺庙屋檐有些掉瓦,地面也积攒了许多落叶,这是一个十分简陋朴素的读书之地。

与他幻想中的识字班并不一样。

可正是这样破旧的小地方,与坚守本地许多年的杨先生一起,共同筑起周自言心中那个识字班。

论感谢,应当是周自言感谢杨先生才是。

“杨先生,感谢您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这里。”周自言拱手作揖,深深一拜。

老村长说过,这里来来往往,走过许多秀才,可只有杨先生留了下来。

因为杨先生留了下来,所以这识字班才留了下来。

以前是他着相了,场地是否干净并不重要,这些心中有坚持的夫子,才是周自言的‘识字班’。

“哎哟,折煞老夫了。”杨先生不敢受周秀才这一拜,赶紧把人扶起来。

两个人继续扒在门上,听屋内孩童上课之声。

杨先生还絮絮叨叨,与周自言说了好写识字班的事情。

屋里那些孩子,虽然一边做农活,一边读书识字,可哪一边都没耽误,哪一项都做的极好。

提起他们,杨先生满是骄傲。

周自言那点郁结和矫情,最后被杨先生一句一句瓦解。

只是他们来的有些晚了,没听两节课,识字班就要下课。

没办法,这些孩子回家还要继续做农活,不能耽误太久。

宋大山背好自己的背篓,“豆丁,你真厉害,现在都能教我们上课了。”

“没什么……”宋豆丁害羞,“毕竟已经是秀才了。”

“有时间去我家坐坐,我娘给你做面饼子吃。”宋大山看看天色,又看看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豆丁,笑容好像有一点异样,疏离道,“那我就先走了,还得回去割草呢。”

“再会。”宋豆丁拱手道别,看着宋大山的背影越走越远。

几年之前,他其实和宋大山没什么区别。

一样背着背篓割草下河,在生活的间隙,才能读书识字。

现在他已经是秀才了,宋大山还在山里。

周自言推开折扇,摇摇头。

看来宋豆丁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宋豆丁正要说话,就见院中跑来一个小孩,脸红气喘,“杨、杨先生,下课了吗?我又来晚了。”

“小顺啊,大家都要走了。”杨先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明儿早些来吧。”

“哎,好嘞。”名叫小顺的孩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不怨不恼,准备再转头回家。

周自言瞧着这个孩子眼熟,他叫住这个‘小顺,’“等一下。”

小顺果然停下,盯着周自言看了好一会,突然冲到周自言面前,把人抱住,“周叔叔!”

“小顺,真是你啊?”周自言抱了小顺一会,把小顺放下来,给宋豆丁介绍小顺,“豆丁,这是小顺,当初就是他介绍我去你家做夫子的。”

“叔叔!你真的成为先生啦?”小顺瞪大眼睛,看着干干净净又有小读书人气质的宋豆丁,原来这就是那户要招人的人家的小孩啊。

“你……你好,我叫小顺。”

小顺看着宋豆丁,把自己沾满泥土的小手藏到袖中。

自己的指甲里都是刚刚帮哥哥干活染上的污泥,衣服也是嫂嫂补了又补的衣衫。

可宋豆丁一身宝蓝色交领短衫,后脑小鬏(jiu 一声)上盘着一条长长的菘蓝发带。

而且他的指甲圆润干净,皮肤也嫩得像剥了壳的鸡蛋,和自己完全不同。

周自言一眼便看出小顺的情绪有些不对,他轻轻把小顺的手从袖中拿出来,用自己的袖子帮小顺把手里的污泥清理干净,“小顺是不是又帮哥哥做活了?”

小顺眨眨眼,看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变干净,心中滋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杨先生帮忙解释道:“小顺是李家村的小孩,那李家村虽然是咱们县的村子,却靠近浒山,去年还是前年来着,浒山闹匪,然后又剿匪,影响了李家村。两家村子的村长一合计,李家村便并到上河村了。”

“李家村人丁稀少,当年落识字班的时候,没落在那儿,李家村的娃娃想上识字班,还得翻出去两座小山才行,现在并到一起,他们村也搬迁到上河村这里,以后就能一起上课了。”

宋豆丁机灵地发现小顺的不自在,他摸摸一下鼻子,故意道:“小顺,你真厉害,我爹和我哥只会嫌我捣乱,从不让我靠近他们,每次我凑过去,他们都会揍我一顿。”

“其实没什么……我从小就在家里帮忙干活,力气比较大……”或许是没有这么近距离接触和自己同龄的孩子,小顺突然变得腼腆许多,和宋豆丁讲起之前在田里干活的场景。

讲了自己一家人对读书认字的渴望,讲了周自言是如何给他们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一家人又是如何感激周自言。

小顺以为宋豆丁是镇上的孩子,可能不太理解他们乡下人的日常。

所以翻来覆去讲了许多,想要解释清楚每一个细节。

谁想到宋豆丁握着他的手频频点头,“就是就是,我小时候也要帮我哥送水送饭,偶尔农忙的时候还要跟着下地,地里的小苗扎人的要命,我那两根小腿每次都被扎得通红!”

“你……你也是村里的孩子吗?”小顺呆住了,他还以为这么漂亮可爱的孩子一定是镇上养尊处优长大的呢!

“是啊是啊,我们家以前上河村的呀,两三年前才搬去镇上。”宋豆丁完全不介意被别人知道自己家的情况,“不过现在回来,是为了祭祖嘞。”

“我考中了秀才,爹说我这是祖坟冒青烟,一定要带我回来祭祖。”

提到秀才功名,宋豆丁还是一脸骄傲,“明年童试,我朋友们也能去参加了,到时候我们肯定可以一起做秀才。”

“秀才……”小顺捏着衣角,觉得这个身份与自己有天那么遥远。

可眼前这个小孩,已经是秀才了。

周自言用折扇敲宋豆丁脑门,小顺家就是因为困难,才没办法去认字的。

豆丁现在提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