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居然有女子自荐枕席,还好被拒绝了,否则若是有了私情,宫里该怎么看我们。”永宁郡主提起这事儿来气不顺。

泰安伯也是安慰了几句,又与有荣焉的提起老太太寿辰的来宾:“这次几位皇子也要来呢,你让嫣儿也打扮好,不能失礼。”

永宁郡主听了心情大好:“这是自然,自从你失了宣府指挥权后,如今虽然在五军都督府任职,但终究离皇上太远,不过混日子罢了。大皇子都二十了,太子没捞上,反而让皇上忌惮,就是近来我听说和皇后也闹翻了,都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我看他以前那些好名声,好主意都是孟让替他出的,孟让死了,他就昏头转向。倒是二皇子,和咱们家嫣儿年岁相当,他母家虽然不显,可为人贤德,宫里宫外谁不夸他?还有老太太和宫里太后那是嫡亲的姐妹,这事儿板上钉钉能成。”

两口子合计一番,永宁郡主无不感慨道:“当年若是你妹妹真的进宫了,那继后怎么都是你妹子,而不是现在这个小庞氏。咱们还愁什么呢,她偏偏寻死觅活的看上孟珏了。”

提起孟珏,泰安伯脸色也不好,他很难想象妹妹不顾礼义廉耻,对一个男子不过看了一眼就死去活来的。

纵然当年兄妹感情不错,现在他看着蕊娘那张脸,就想起妹妹的所作所为,一时气不打一处来,哪里还想照看外甥女。

所以,泰安伯道:“现下孟珏仕途不顺畅,她倒是想起娘家来了。但我见那孩子举止还算得体,你就受累,好些将养就成。”

永宁郡主就等着他说这句话了,原本韩婉十几年前若是争气些,韩家早就成了外戚,生个一儿半女,如今哪里用的着这般筹谋。之所以要同郭家结亲,还不是因为郭家有位贵妃,而二皇子的母妃杜嫔身份低微,当年二皇子养在郭贵妃处。

在二皇子的婚事上,皇上要问郭贵妃的意见,这便是所谓的筹谋。

这个中间,永宁郡主绝对不允许出任何纰漏,挡路者死。

第8章 郭妙仪

◎郭妙仪◎

泰安伯府如今虽然算不得京中首屈一指的勋贵府邸,但听闻得这次有皇子、勋贵、阁辅大臣都要上门拜寿,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内阁五位辅臣,有三位是庞太后的人,两位才是皇上自己的人。

韩老夫人又是庞太后嫡亲的妹子,有这样的声势就顺理成章了,蕊娘去请安时,还知晓府上请了京中最有名的戏班子彭家戏班过来,常常听到吊嗓子“咿咿呀呀”的声音。

蕊娘正在作画,虽说韩氏早已准备了韩老夫人的寿礼,但她也准备送一些针线之外,再送一幅自己画的《寿鹿图》聊表心意。

“姑娘,我记得您不是会画《麻姑拜寿》图吗?您画的仙女儿画的可好了,怎么不画那个呢?”画屏总觉得有仙女儿的画更好看。

蕊娘笑着摇头:“虽说在外祖家中样样都好,但是总不好麻烦别人。”

且不说《麻姑拜寿》需要的水粉颜料多,她也并不想过分耗尽心里,韩老夫人若是知晓她不堪大用,不愿意做她的棋子,还不知道如何对她?故而,她何必太费心思。

流萤端了饭菜进来,忍不住道:“姑娘总是这样,从来都不争不抢。”

蕊娘心道什么不争不抢,不是自己的就不该要,但大家为何都把她往特别善良的地方想?是不是因为她这张脸,她的脸长的清丽脱俗,十分面善,所以从小到大,所有的人都觉得她性情温婉和顺,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这可真是天大的误会。

刚画到午膳时,就见外面有人送了衣裳过来,说是永宁郡主让人做的新衫。蕊娘让她进来吃茶,顺手抓了一把钱给她,那人兴高采烈的回去了。

“表姑娘,世子和大小姐过来看您了。”

听外面有人传话,蕊娘愣了一下,才道:“请她们到正厅,秋兰秋霜看茶。”

袁嬷嬷懂蕊娘的意思了,平日韩嫣单独过来,都是直接请进房中,现在世子毕竟是外男,无论有没有那个心思,都要规规矩矩的,不让人说闲话。

韩羡当然是打着和姐姐一起探望的幌子来看蕊娘的,见蕊娘穿着白底靛蓝梅花竹叶刺绣领米黄对襟褙子出来,他脸一红。

蕊娘却是泰然自若:“表哥,表姐,你们来了。”

“我们本来是去祖母那儿找你的,听说你回来了,就来看看你。”韩嫣笑道。

正好丫鬟们上了茶来,韩羡喝了一口,觉得不像平日吃的茶,“咦”了一声:“表妹,这是什么茶?”

“哦,这是石斛元气茶,润肺清心,驱除疲劳,滋阴清热。”蕊娘介绍起来。

那边韩嫣又是不一样的,蕊娘在韩老夫人那里闻得韩羡近来常常熬夜,韩嫣却是背书做女红,要用眼,所以韩嫣的是护肝明目的茶。

韩羡就着茶气氤氲,偷偷的看蕊娘。

“明日要去庙里吗?那可太好了。”蕊娘来京城这么久,还没出去过呢。

韩羡见她如此欢喜,忍俊不禁:“每年的这个日子,老太太都要去龙泉寺祈福,等祈福完了,老太太会茹素七日,再开戒过寿。”

蕊娘道:“这大概就是有舍便有得,无舍便无得,有得必先舍。”

韩老夫人清楚的知道她过寿如何的煊赫,但要承受这样的福气,就必须先去施一些香火钱,用通俗些的话说就是有舍有得,不能全天下的好处都让你占了。

实际上蕊娘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韩羡听的满头雾水,蕊娘当然也观察到了。

韩嫣则道:“我看园子里的梅花开的好,难得我有喘息之时,不如我们一起去赏梅。待在屋子里,反而不美,孟妹妹你也合该多出去走走才是。”

“好。”蕊娘应下。

身边的丫鬟很快拿了披风、暖炉来,一行三人,蕊娘和韩嫣走在前面,韩羡则走在后面。韩嫣素来喜欢艳丽遒劲的红梅,见到梅花就已经很满足了,蕊娘则听旁边的韩羡道:“我妹妹从小在老太太膝下长大,最爱莳花弄草,我对这些却没什么研究。对了,妹妹可知晓你的字儿几位皇子都夸好呢。”

“啊?”蕊娘惊讶,又笑着摇头:“表哥这是哄我吧,我不过是闺阁女儿的字,哪里能让皇子们称赞。”

韩羡重复:“是真的,尤其是二皇子,他和你一样都是写赵孟頫的字。”

蕊娘心里微微有些得意,但又感激母亲,她自三岁开蒙,勤学不辍,每日练字才有如此功夫,只要她犯懒,娘就鞭策她,才会有现在的成就。

原本以为蕊娘会谦虚几句,但见她笑眯眯的,韩羡心中一下就轻松了,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只是我不爱写字儿,我更爱跑马,每次跑马行猎都觉得松快许多。平日在家总吃不尽兴,去年跑马之后,连着吃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