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


。而目前的重中之重,即是要找到一位能力、资历还有名望都在水准以上的主笔,目标已经有了,就是《垅关学报》的副主笔,但是迁移司只是一个临时机构,挖人不易,最近才搭上线,约好今天晚饭之前先见个面。

看完房子,办理完相关文书,一个下午也就到头了。眼看着约定的时间快到了,阿苏南本想打发走两个“护卫”,奈何这二人非常的尽忠职守,坚决不肯离开,还说他谈他的,他们候在门外都可以。阿苏南无法,只好带着两个拖油瓶前去赴约。

和这位主笔人选的首次会面地点,就定在“垅关学馆”的大门外面。

《垅关学报》的副主笔是一位大才子,十年以前还在月街学馆求学的时候就已经才名在外,学成后来到垅关学馆任职,一边作讲员,一边当学报采写,没几年即升到副主笔的位置,如今也不过二十八九岁。不过他上面还压着一尊大神,想要往上再升一级,至少还得再等上一个十年,这就是阿苏南的机会。

都是守时之人,他们过来没一会儿,这人即从学馆出来。就见此人身材修长,风度翩翩,二十八岁又正当年,走在道上尤若行走的荷尔蒙,吸引了大半路人的目光,比阿苏南他们三只“未成年”抢眼多了。

不愧是“媒体人”,目光很精准地落到阿苏南身上,阿苏南连忙上前行礼。

“阿苏南。”

“阿索涞。”

互相通报完姓名,两人都愣住了,随及笑起来。

阿索涞道:“以前还没注意,现在才发现我们的名字很像啊。”

阿苏南也笑道:“这就是缘份啦,阿索长师,终于见面了,认识您非常荣幸。”

阿索涞连忙道:“阿苏掌文莫要客气,长师长、长师短的,太生份了,我年长你好些岁,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一声涞阿……要不这样,我们都是月街学馆出生,你就叫我一声学长吧。”

阿苏南心里面偷着乐,看来这位是很不想当“阿叔”啊,面子上当然要从善入流:“阿索学长,您也叫我阿南吧,阿苏掌文听着太别扭了。”

约在这个时间见面,阿苏南的本意是想要一起吃晚餐,一边吃一边谈,现在却是改了主意。

于是在介绍完朗阿蛮诺阿亚之后,又道:“今天天气正好,不介意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吗?”

提请刑问司介入游民营地贪渎一案,对阿苏南来说彻头彻尾只能算作一桩意外,而这个意外,很可能成为一大助力,让《迁移邸报》拥有一位年轻有为还赏心悦目的主笔长师。

※※※※※※※※※※※※※※※※※※※※

嗬嗬,又一个重要配角出场了……

我知道这个文的配角看起来有点多,给小伙伴们透露一个小秘密,凡是有名有姓的,都不可能只会出来晃一晃就消失的,近期不出场,那就必定是远期还有戏,没法子,你们知道我给他们起个名字有多痛苦吗,既不能象华夏人的名字,更不能象日本人的名字,搞的阿九每次一到要起名字的时候就揪头发……所以,但凡是有名有姓的,绝对不可能只用一次!

……

谢谢“右手左手”妹子灌溉的营养液喔^o^

第66章 约谈主笔

夕阳之中一行四人往城门方向缓缓而去。

阿索涞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没多久即找到机会,道:“我是有听说阿南你很年轻,没想到拢个年轻啊!”

阿苏南汗颜。

阿索涞又叹道:“听了芊绘阿婶的讲说,我才知晓鹅毛笔染浆纸原来是出自阿南你的手笔,那个时候你才六岁,这是真是其事吗?还有朗阿水车和两轮车,听说都跟你有些关联,介意我采写一篇你的故事,刊载在我们下期的学报副刊上吗?“

咦,这个……方向好像没有对呢?

阿苏南连忙把楼歪过来:“传闻多有不实之处,当不得真的。倒是阿索学长您,在学馆的时候就已经才名在外,现在大家都还时常说到您。当初督长大人一直在为主笔的人选发愁,正好有讲员提到您,我们才算是豁然开朗。”

然后,不待阿索涞开口,又道:“其实我们这个《迁移邸报》,跟现在所有的刊物都不一样,就连最后的名字,很可能都不会叫作“邸报”……”

……

一刻钟之后,几人来到城门处,阿苏南把饼摊上现成的饼子包圆了,有二十来个,装竹篾提篮里,顺手递给朗阿蛮帮他拎着。

他们一行人边走边谈,众人都被阿苏南的“奇思妙想”给惊到了。所有人都听的非常入神,没一人的心思放在饼子上,买了饼,又跟着他踏上通往游民留居营地的小径。

片刻过后,阿索涞道:“所以,除了报道迁移司内部的大事件,还要增设好几个专栏,包括巫夷国事,新闻汇总,名家讲坛,市井传奇,还有杂艺副刊等等。”

不愧为大才子,一子下就抓到了重点,归纳的非常到位。

阿苏南在心里给自己的眼光点了一个赞,道:“对,还要设立一个读者来信的专栏,让读者也能发出声音,我想把这份月刊办成巫夷第一家真正的综合刊物。”

“综合刊物?”

“就是发布巫夷时政,解说重大事件,同时,也要让读者参于进来,让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够通过我们的刊物发出声音。”

阿索涞想不明白了:“你这样做的用意呢?别的暂且不论,照你这个思路办邸报,需要大量的采写和编缉文员,需要花费大量银钱,迁移司有这笔资费吗?主要还是,花出去拢个多钱,有必要吗?”

阿苏南这才讲到重点:“我构想中的这份刊物,不仅仅是在迁移司内部流转,我想让它面对所有民众公开发行,除开少量赠阅的份额,其余都要按照每份五文或者十文钱收费,相信仅只在木关河滩一地,就至少可以售卖出一万份以上。”

众人算了算,木关河滩将近三十万人口,富足人家多的是,一个月售出一万份,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作为现任从业人员的阿索涞还是摇头:“再加上纸章印刷和各种人工,这些钱不够。”

阿苏道:“迁移司在一天,肯定就会补贴一天,而且,报刊上可以登载广告。”

“广告?”

“就是广而告之。比如有住户想要出租房子,有商家想要售卖货物,还有一些想要寻找失散亲人的,想要开班授课的,他们都可以在支付一定费用后在我们的刊物上登载广告,这样子所有的读者都可以看到,于商家来讲肯定是好事。”

众人面面相觑,居然还有这种操作法?!

说话间,一行五人来到目的地,举目四望,很快就都皱起了眉头。

此时,他们已经过了农田和山地的交汇处,游民留居营地已然在目,就见前方不远处的那片开阔地上,树木已然被砍伐殆净,当中横七竖八挤着十数个大草棚子,棚子里面,地面上整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