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


皇上说不定已经把戚家查得底掉了,他还在这里犹豫要不要说出去,就……不开窍。

皇上确实如司徒澈所料,把戚家从里到外扒了一遍,连姻亲都没放过。

戚家并非开国功勋,而是立朝后收服西域时封的侯,传到戚建辉兄弟是第三代。

长兄袭二等男,并无官职在身上,家中唯有一子,今年才十二岁,病病歪歪连府门都很少出,纨绔劣习跟他不沾边。

男爵夫人出身神武将军冯家,冯唐是兵部郎中,手中权力有限,除了喜欢打猎,并无劣迹。

独子冯紫英未及弱冠,其人很有些侠气,好为朋友出头,城中纨绔哪次打架都少不了他,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也算是个不错的孩子。

次子戚建耀由科举入仕,取的是坐师前礼部左侍郎之女,如今只有娘家大哥在大理寺当个从五品小官,族中再无出息的人物,整体来说还算规矩。

家中长子娶的是大理寺主事之女,成亲十几年未有子嗣,几房妾室也一无所出,只有个童生的功名在身上,为人还算老实。

看过戚家的情况,皇上都替两兄弟头疼,戚家再这样下去眼瞧着就要绝户了。

戚家姑娘当了太子妃,外戚的麻烦是没有了,他的嫡长孙大概也没多少希望了。

皇上看到攥着拳头走进来的太子,更加头疼了,听他讲了与戚姑娘的共事经过,并表明心迹请旨赐婚。

皇上沉吟片刻才道,“为父也希望你能跟心爱之人相伴终身,戚家姑娘的出身没问题,既然你想她当太子妃,朕就成全你。

但身为太子,你还要担负起延续皇族血脉的重任,如今两个庶妃一个侧妃都是封给大臣看的,你不喜欢便罢了,我会在你大婚之前另指一个侧妃和两个庶妃,你看中了谁也可以跟我提。”

第240章 第二百四十章

太子并不排斥纳侧妃和庶妃, 身为储君,他早已把责任刻在心里,不可能像小弟那样任性, 即使面对心宜的女子, 也不会让他稍有动摇。

翌日早朝, 皇上先是嘉奖了山西巡府抗击春旱有功, 赞扬其女随父亲赶赴乡间, 帮助地方打井自救, 堪称闺秀楷模, 册封戚氏静慧为召平乡主, 以彰其功。

很多朝臣听到这里都皱起眉头, 自从新帝登基以后, 女子抛头露面都快成常态了,皇室的公主王妃整日到皇家作坊里供职, 反倒把几位驸马撇到一边,此举已经让朝堂和民间颇有微词了,皇上再大加封赏,天下女子岂不是都要不安于室了么。

再说封赏的事,二皇子妃几年前以男装暂代二皇子在工部研制自行船,以自行船在近海海战的重要性来看, 二皇子妃算得上是临危受命,县主封号受之无愧。

戚氏女随父抛头露面还可说是不放心老父, 赞其是个孝女也便罢了, 万不可受此重赏。

正当有人想出班反对时, 皇上的第二道谕令让朝堂上直接炸了锅, 听到皇上封召平乡主为太子妃,几位大臣直接站了出来。

礼部右侍郎抢先道, “皇上不可啊,戚氏女不守妇道,抛头露面,册封乡主已然过份,这种女子如何能当得起太子妃之位?”

皇上嗤笑道,“朱大人所谓的妇道又是什么?难道尽孝,忠君,不在妇道之内么?”

户部尚书赵大人抢前一步跪倒,高声道,“女子应该贞静为本,戚氏女不安于室,如何能成为天下女子的表率?”

林海被顶头上司的举动吓了一跳,想不明白平时挺清明一人,今天怎么突然犯起浑来了,皇上想让谁当儿媳妇是人家的家事,太子都没反对,这些人跟着瞎掺和什么?

皇上见林海眼睛都瞪圆了,不禁暗自好笑,朝堂上这些人不管平时如何,在利益面前都是要一争到底的。

只要家中有女孩儿当上太子妃,数不尽的利益便唾手可得,再与各势力联姻,几年内就能扩充成巨大的关系网,权倾朝野指日可待,如此巨大的利益,焉有不争的道理。

皇上冷笑道,“赵大人所谓的女子表率是什么样的?呆坐在院子里绣几朵花,写几首酸诗,规行矩步连头发丝都不乱,养得像泥胎木塑似的,就是好女子了?

既无能为,也无见地,只会算计些家长里短,这样的女子如何担得起东宫之主的尊位,当个侧妃都不够格。

你们要是想举荐,还有两个庶妃名额,侍妾女官都不计数,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听到自家精心培养出来的闺绣被皇上如此贬低,几位有心争一争的大人都气得不轻,赵大人年老体弱,哪禁得住这么气,两眼一翻就倒在了地上。

林海见顶头上司倒下了,赶紧跟户部右侍郎一起上前查看。

皇上在上面凉凉道,“赵大人若大年纪还在为朝廷操劳,朕着实不忍,林海啊,你就受累代替他担起户部尚书的责任吧,好让赵大人能安心养老。”

林海把明显已经清醒的赵大人交到右侍郎手中,跪地俯身领命。

众人见一部尚书都被撸了,再不敢跟皇上顶着来,都暗戳戳想着回去调查戚家,没毛病也要找点错出来,不干翻他们不算完。

太子妃的人选暂时算是定下了,皇上命翰林院派人去山西传旨,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做什么。

戚家的根基不差,人口也简单,要是这样都保持不住本心,被人揪住小辫子弹劾,就不能怪他不留情面了。

朝堂上的事并没有影响武科会试,经过九日角逐,吴彧以第三名的成绩通过会试。

接下来一天,上午是山林用火安全培训,以及考场的地形讲解,考官特别强调,要是谁敢不谨慎放火烧了山林,不仅这次会试成绩要取消,以后也没有参加会试的资格了。

听到后果如此严重,通过会试的两百人全都认真起来,下午休息时还在反复背诵防火事项和考场地图。

吴彧这几天已经把黛玉送来的图册背熟了,他在十四岁以后才有机会跟随祖父去城外打猎,每次都要在林子里待上几天,并没觉得有多困难。

听考官说考场已经提前清理了一遍,并没有大型猛兽,他就更不担心了,甚至觉得以自己的脚程,十天就能到达终点。

黛玉不知道吴彧的想法,否则更要睡不着了,她最近被成堆的请贴烦得够呛,各家闺绣被皇上当堂打了脸,能咽下这口气就奇怪了,她们纷纷向黛玉下贴子,想打听让皇上满意的太子妃是什么模样。

黛玉上哪知道去,她也是听司徒澈说过,才知道太子有了心上人,连高矮胖瘦都不知道,找她打听还不如去找襄阳侯戚家。

林海和贾敏也不得闲,虽然满朝的人都默认户部尚书是林海的,他平时做的也是尚书的工作,但突然这么砸下来,还是有些手忙脚乱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