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7


太子只是脸色有些白,看着还算精神,太子妃大概是天生就不会头晕那种人,神采奕奕的看花看树,问东问西一刻也停不下来,一看就是平时在家里关得狠了,难得出门一次就亢奋到不行。

后面的忠顺亲王他们就有点惨了,被内侍扶着还在打晃,脚下跟踩了棉花似的。

黛玉正想说去后面探望父母,林福就提着小篮子过来了,里面装了满满一篮子薄荷糖。

皇上认出是跟在林海身边的人,让禁卫军放过来询问有何事。

林福跪在地上回道,“我家老爷太太担心二皇子和县主晕车,命小的送薄荷糖过来。

让小的带话请县主不用担心他们,老太太那边也送了糖过去,又请了家里老太太和大老爷接着做糖,头晕时尽管吃就是。”

忠顺亲王不待黛玉开口,上前就把篮子抢了过来,剥了块透明淡绿的糖塞进口中,一股辛辣直冲天灵盖,随即又凉得打了个寒颤,恶心的感觉顿时消了大半。

皇上斥道,“平时给你吃你嫌辣得慌,这会儿怎么抢上孩子的东西了。”

忠顺亲王示意其他人也过来拿糖果,悲催道,“皇上有大车可坐,哪里知道我们的苦,马车晃得我一上午吐了两次,要是知道林海那小子有糖可以止晕,早就派人去抢了。”

太后愁道,“这可怎么整,你都晕成这样了,后面那些老天拔地的还指不定怎么样了呢。”

皇上安慰道,“不是有林家的糖么,朕让内务府送蔗糖薄荷和人手过去帮忙,太医院那边也有治晕车的药锭子,挺到皇陵就没事了。”

在路上艰难跋涉了六天半,赶在天黑前总算抵达了皇陵,把灵柩扶入冥殿,上香祭拜过后,官员命妇又从皇陵里出来,到附近准备好的下榻处休息。

黛玉留在皇陵继续守灵,这次不用整晚都待在灵堂里了,皇室成员排好时间,两人守半个时辰即可。

不远处还有可供居住的宫殿,内务府早已打点好了,黛玉跟太子妃住在西边配殿里,东边就是太子和司徒澈。

西配殿有七间,每人三间加上身边人也能住得很宽敞,太子妃脱离了周家人的保护,才几天工夫就被内侍和女官拿捏住了,乖得像小猫一样。

看到她在礼教规矩的压迫下逐渐失去本性,黛玉心生不忍又无能为力,只好保持距离,视而不见。

皇子妃跟太子妃半君半臣,也不好太过接近,只要在碰面时表现得恭敬些,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在皇陵内又经过七天超度法会,太上皇和几位太妃的棺椁才被送进地宫,再次祭拜过后葬礼才算正式完成。

又用了五天回到京城,朝廷上下俱是人困马乏,罢朝三日才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步调。

司徒澈在宫里休息两天就跑来找黛玉,要亲眼见识一下能炼出糖的萝卜。

黛玉从地窖里拿出两只糖萝卜,带着他从擦丝开始,一步步操作。

用擦出来的萝卜丝熬煮出糖水,经过过滤,再进一步蒸发熬制,用时一天做出了红褐色的糖块。

司徒澈大喜过望,拿着糖块和两个糖萝卜回宫找皇上,北方苦寒,有大片土地无人耕种,糖萝卜要是能推广开,不仅在国内能赚到大笔财富,还能运到国外赚来大量黄金白银。

第229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二天中午黛玉就被宣进宫去, 向皇上详细解释了糖萝卜的由来,以及提炼糖的过程。

她笑道,“我让庄头回去多收集些糖萝卜种子, 再置办上几种田地, 看在哪种田地里的产量最高, 我爹还送了一批种子到南边的庄子里试种, 收成如何只有到秋天才能知晓。”

皇上含笑赞道, “能让林爱卿上心的事, 想必是错不了的。这件事就交给澈儿和你了, 遇事只管问你爹去, 最好今明两年就试种出经验, 以便引导更多的农户种植。”

黛玉和司徒澈躬身领命, 黛玉又道,“回头再弄点种子, 在皇庄和我家庄子里都种上些,糖萝卜当菜吃味道也不错,萝卜缨子包括榨糖剩下的渣子还能喂牲口,说全身是宝也不为过。

也请皇上命工部再寻些擅长榨糖的工匠来,糖萝卜出糖率低也就罢了,榨出的糖还有股子怪味, 榨取工艺还要不断精进才行。”

皇上笑骂道,“也就你的嘴叼, 普通百姓得过年才能吃块糖甜甜嘴, 那点子草腥味谁会在乎啊。”

说完了正事, 黛玉又去慈宁宫陪太后说话, 在太后起居的偏殿里,一面墙上挂着她和司徒澈画的元宵宫宴行乐图, 上面的人物形态各异,从太上皇到宫女内侍都刻画得细腻又逼真。

太后听说黛玉来请安了,招呼她到身边坐下,指着画道,“这画自你送进宫来我就没敢打开看,就怕触景伤情,今儿展开一看,这画上每个人竟是都笑着的,我那天都没注意到太上皇笑得这么开心。”

黛玉宽慰道,“我们的心意太上皇都明白的,他老人家一生守疆拓土,无愧于天地黔首,只有胸怀坦荡之人才能有如此肆意的笑容。”

太后笑道,“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我听说你又找到一种萝卜,还能用来榨糖的?”

黛玉又把糖萝卜的来历说了一遍,太后惊道,“我听说罗刹国很多地方比北方还要苦寒,那边也有草木生长的么。”

黛玉解释道,“只有跟我们北方接壤的那片地方寒冷,再往西去就到欧罗巴了,据说那边的气候极佳,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极适宜生存。”

太后眉头皱起,“还有这种好地方?欧罗巴真要这么好,那些洋和尚怎么还往我们这边跑啊。”

黛玉笑道,“为了传教呀,我在扬州曾接触过几个欧罗巴过来的传教士,他们那边神权还在皇权之上,很多国家的国王必须得到教会认可才能登基。”

太后惊道,“还有这种事?那不就相当于皇上登基还要得到和尚道士的承认一样么?”

黛玉点头,“就是这个意思,欧罗巴的国家都不大,最大的也就相当于我们一个省,很多小国就是个县城大小,人口过百万的都是大国了。

教会却是能横跨大半欧罗巴的庞然大物,他们通过控制人的思想得到了大批信徒和土地,豢养的军队也是最强大的,哪个国家敢不听他们的,顷刻间铁骑就会将小县城踏成平地。”

太后冷笑,“那些洋和尚这是嫌欧罗巴地方小,担心施展不开,就跑到我们这儿蛊惑人心来了。

还有那些和尚也是一样的,占着大片土地不纳税,有了度牒就能免去一切徭役赋税,每个寺院还会蓄养僧兵,嗬,越说越像那个什么教会了。”

太后越说越觉得可怕,黛玉也被吓到了,“是谁给那些和尚这种便利条件的?要是人人都图清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