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3


天往外放人,伍宏才听庆园里的朋友提了一嘴,那天几个丫头是在限制活动的时间偷偷从屋子里跑出来的。

有两人禁不住吓,坦白了是为偷看二皇子才划船过去的,没在当天就赶出庆园已经很给她们面子了。

司徒澈生怕薛家姑娘在师姐面前颠倒是非,第一时间找到她表明清白,贾敏听得目瞪口呆,黛玉却并不觉得意外。

薛宝钗本来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非常能豁得出去的人,为了获得贾宝玉的好感,她能做出当面解外衣,深夜赖在怡红院不走的事,相比之下划船出去露个面太小儿科了。

问题是外面的人不会像贾家人那样容忍她,皇家更是集规矩之大成,胆敢越界者必将受到严厉惩处。

只送出庆园并没有追加其他罪责,是因为薛宝钗还有用处,等查明薛家背后的牵扯,这些人一个也跑不掉。

想到这里,有股窒息感袭上黛玉心头,看着司徒澈纯净的双眼,她苦笑道,

“澈儿,听师姐一句劝,这辈子都别想着跟皇上斗,我们会死得很惨的。”

司徒澈不知道师姐是怎么从薛家姑娘的事想到这上头的,他还是认真点头应道,“我知道啦,从没听说过当儿子的跟老子斗会有好结果的,我才没那么傻呢。”

把可能存在的隐患解释清楚,司徒澈还要回去继续工作,看着他脚步冲冲的背影,黛玉有心叫他休息半天,想到急成窜天猴的工部尚书,她又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命丫头燃了手炉,又灌了壶热姜茶给他带上。

黛玉担心司徒澈累倒了,没两天工夫他还真病了,下午在湖边测试时突然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势很小,湖面也没封冻,却足够让身体娇弱的司徒澈病一场了。

自行船改造的核心人物倒下了,兵部再跳脚着急也没用,皇上暗自后悔不应该让小儿子如此忙碌,面对兵部尚书急切的小眼神又觉得压力山大。

在黛玉进宫探病时他才想到,怎么把自行船的另一位制造者给忘了,澈儿会的那些还是跟他小媳妇学的,这么好的人材不利用起来可惜了啊。

司徒澈是劳累过度又着了凉,症虽急却不险,退了烧再休息一些时日就能痊愈了。

黛玉来时他的烧已经快退了,陪着说了会儿话,等他在药力的作用下睡着,她就不能继续留在寝殿里了。

宫里的规矩大,允许她进来探视已是额外开恩,黛玉不敢稍有僭越,退出司徒澈的寝殿来到前面向皇后辞行。

进了正殿发现皇上也在,黛玉俯身请安,皇上叫起后就没头没脑的说了句,“你跟澈儿的身量也差不多。”

黛玉还当皇上是担心儿子长不高,就笑道,“男孩子长得晚,再过几年就能超过我了。”

皇上点头,“是啊,再过几年就拉开距离了,不像这时候,他的衣服你也能穿。”

黛玉讶异的看向皇上,发现一旁的皇后正抿嘴偷笑,就知道皇上这是话中有话。

她思索自己为何会穿澈儿衣服的种种可能,半晌才无奈道,“皇上不会让我换上师弟的衣服,代替他继续改造自行船吧?”

皇上笑出满口大白牙,拍手道,“朕的眼光就是好,挑了个冰雪聪明的好媳妇。”

黛玉都服了,“代替师弟工作我是没意见啦,那些御史要是朝我吐口水,皇上可得帮我挡住了。”

皇上冷哼,“为国效力不分男女,谁敢有异议,朕就发配他到沿海打倭寇去。”

黛玉笑道,“好嘞,有皇上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还有大半天时间,我这就换衣服去。”

自此黛玉就开始代替司徒澈主持自行船的改造工作,工部和兵部的人只当没看见换人了,连称呼都没变,称黛玉为二皇子,反正跟她未来的实际身份只差一个字而已,不必计较那么多啦。

御史台的大人们比黛玉想象中的狡猾多了,谁不知道兵部拼掉家底也要把自行船弄出来呀,这时候弹劾主持改造工作的人,他们又不是活腻了。

黛玉的工作并不复杂,以她高中生的物理水平,以及常年维修农用机械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

工部和兵部的能工巧匠不容小觑,这么短的时间连滑动轴承都弄得七七八八了,他们最需要的是打开思路,只要指出方向,各种方案如同井喷一般,黛玉在他们面前就像个小学生,拿着画板不停绘制大家的奇思妙想。

半个月后司徒澈病愈,黛玉也没有回去的意思,两人边学边做,赶在年前终于研制出了让兵部满意的自行船。

量产军船是过完年以后的事了,两艘成熟的样船被运回宫里看管,皇上给所有参与研制改造的人发放了丰厚的赏金,几位领头的工匠还被授予了官职。

朝中官员对授予工匠官职毫不在意,谁要是为了七八品的小官斤斤计较得被人笑话死,造出自行船能极大提升近海的海防,赏个官职是那些工匠应得的。

这件事在民间却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朝的阶级排名从贵到贱是皇室,勋贵,士农工商,奴籍和贱籍不算平民,连统计百姓数目都不计在内。

工匠的地位仅在商贾之上,商贾还能用银子结交权贵,他们只能苦哈哈给人做工一辈子。

见到当工匠也有当官的机会,从此跻身士族成为人上人,不仅工匠快乐疯了,其他阶层也轰动了。

第204章 第二百零四章

在百姓的印象中, 当官是读书人和贵族专享的权利,与平民百姓一块铜板的关系都没有,听说当工匠还能被授予官职, 普通百姓欢欣鼓舞, 读书人却集体炸毛了。

他们寒窗苦读那么多年, 至今也没捞到一官半职的, 一群工匠凭什么能压他们一头。

更让他们不解的是, 朝中大臣竟没有一人反对, 一群举人秀才聚集在各地的衙门前, 向当地长官讨个说法。

各地官员直接亮出邸报, 上面明确写了授予官职的理由, 看到工匠是因对海防有贡献才被授官的, 大多数人都闭上了嘴。

倭寇的猖獗全天下无人不恨,若是工匠做出的新船能有效打击倭寇, 给个小官职还真不好说什么。

皇上还在跟六部尚书商讨工匠的待遇问题,朝廷的军备全要仰赖工匠打造,过去工匠归官员管理,也没人觉得不对。

经过自行船的改造他才发现,工匠在没有过度管制的时候可以迸发出极强的创造力,再回头看过去的管理制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最好能另设一个工部的下属部门,方便工匠发挥更多创造力。

黛玉在结束自行船的改造工作后, 第一时间先把贾环和吴彣安排好了, 两小只经过几个月的学习, 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算以后往这方面发展。

黛玉对他们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