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5


就去信给娘家, 让他们跟萧启搞好关系, 再想办法从中破坏两家的亲事。

哪成想娘家还未想到接近萧启的办法呢,就接到了萧启已经娶妻的消息, 一步慢,步步慢,她可怎么向孙女交待?

皇后早就知道三伯家的丫头喜欢自家表弟,萧启那孩子说是皇上养大的,其实衣食住行哪个不是要由她来操心,长嫂如母在自家是真实发生的事。

亲手养大的孩子哪能没感情,三伯把姑娘养得飞扬跋扈不识礼数,跟谁说话都要呛着来,处处标榜自己不同凡俗,这种东西如何能配得上自家清雅俊秀的表弟,因此即便发现了司徒渏的心事,她也只当没看见。

听到表弟成了亲,皇后在心里狠狠松了口气,虽没见过穆家姑娘,但她的两个好友就在眼跟前,都说人以群分,端看贤妃和小儿媳妇的品行,就知道那孩子差不了。

大皇子下学回来,听说表叔成了亲,也狠狠松了口气,开心道,

“太好了,堂姐终于没有理由纠缠表叔了,否则在辈份上就乱套了,我是要称呼堂姐为表婶,还是叫表叔堂姐夫啊?想想都头大,爹爹还不得被那群老夫子喷死。”

皇后还真没想过辈分问题,启儿是她一手养大的孩子,经常会忘记他跟自己是平辈的。

不过皇后更好奇另一件事,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渏儿喜欢你表叔的?”

大皇子讶异道,“母亲没发现么?多明显啊,小时候我们一家进宫赴宴,她哪次不是想办法往表叔身边凑,还打着看我的借口来家里,搞得我们多熟似的。

其实她连多看我一眼都懒,一门心思想去找表叔。每次她来了表叔都像兔子似的往外蹿,不到天黑不回来,我是年纪小,又不是眼睛瞎,哪能看不明白。”

儿子的一番话反倒让皇后同情起司徒渏了,女人这一生能遇到个合心意的良人何其艰难,不论她的品行如何,得知喜欢这么久的心上人娶了别人为妇,都会很痛苦的吧。

皇后叹了口气,打发儿子去看弟弟,那小子每到飘柳絮的时节都不好过,今年待在宫里好太多了,还是头晕目眩不大舒服,只能关在屋子里不出来。

那孩子天天嘀咕柳絮何时才能飘尽,师姐哪天才能进宫看自己,好不可怜见的。

黛玉知道司徒澈这会儿正不好过,除了多进宫看他几次,也没别的办法可想。

贾敏也很担心小女婿的身体,跟黛玉闲聊时句句都离不开他。

听说穆月辉已经成亲了,她又有些舍不得女儿了,叹道,“我记得月辉那孩子是八月十五的生日吧,要不是担心小人作祟,当娘的哪能舍得让她还未及笄就出嫁。”

黛玉叹道,“于六比月辉还小一岁呢,太后下了懿旨,还不是要出嫁了。

娘亲不知道,当初大家都没结果时,我们每次提到未来就愁到不行,如今都有了不错的归宿,也算幸运了。”

贾敏想到自己未出阁那会儿,也笑道,“谁都是打这么过来的,女子的半生荣辱都在亲事上头,只有那没心没肺的才不发愁呢。不过你们这些孩子确实很幸运,都能得个好结果可不容易。”

黛玉点头,可不是么,年纪最大的唐姐姐如今是贤妃,再过几个月就要当母亲了。

穆月辉也嫁给了心上人,于姑娘五月之前就会到京城,六月份就要嫁给义勇郡王了。

包姑娘嫁给了林姑母家的长房长子,曲姑娘和方姑娘也嫁得不错,虽然嫁得好并不代表就能过好日子,至少起步都算好的,以后如何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黛玉数了遍姐妹们的归宿,突然就注意到了过去从未发现的辈分问题。

唐姐姐和穆月辉嫁给了皇上和萧启这对表兄弟,而自己和于六要嫁的人是皇上的儿子和侄子,从好姐妹变成了晚辈,找谁说理去。

还有包姑娘更夸张,她嫁的是姑母家的大侄子,比自己还要小一辈,姐妹团变成了祖孙三代人,这也太离谱了吧。

贾敏见女儿越算越傻眼,不禁笑道,“要依你这么算,女孩儿家想找到好婆家就更难了,辈分只在近亲时才会参考,离得远了就没人想这个了。

要真在乎辈分,我跟你爹也不能成亲啊,林家传到你爹这里已经五代了,我娘家祖父跟林家高祖同朝为臣,到我这里才三代人,论辈分我算是你爹祖母那一辈的,真要论这个,你和你弟弟打哪儿来?”

黛玉没想到自家才是最离谱的那个,林家和贾家同为开国功勋,林家传到她这里已经第六代了,跟贾家第五代的年纪差不多,贾源受封荣国公时该是多年轻啊。

因于姑娘马上就要来京城了,黛玉让人去于家在京城的宅子跟于家人打声招呼,有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林家找她。

于六的长兄今年恩科中了二甲第七名,进翰林院当了庶吉士,三月份就把妻儿接到了京里。

读书人的脸皮薄,明知道小妹跟未来的二皇子妃相交莫逆,也不好意思登门结交,接到妹妹六月就要出嫁的消息,夫妻俩为整修宅子忙到飞起,林家人肯帮忙无异于及时雨。

黛玉在家里接待了登门求助的于奶奶,她是江南诗书名门出身,气质温柔婉转,十分可亲。

于大奶奶语带羞惭道,“多谢林姑娘愿意伸出援手,为了修宅子可难为死我们了,中秋过后就要大选,最近城里回来了好多人家,都急着整修宅子呢。

现在不仅工匠抢手,连石料木材也短缺得紧,祖父祖母和公婆还特意交待要把宅子收拾得体面些,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黛玉经她提醒才想起离大选也不远了,她好笑道,“你们没办法不会来找我么?我跟于六是什么交情,还能眼看着她回来住破屋子不成?”

于大奶奶的脸都红透了,赧然道,“这不是,不好意思么。”

黛玉都服了,跟她说石料木材自家都有,工匠也能分出一部分过去帮忙,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其他的事都可以放到一边,先把宅子修好是正经。

于奶奶赶忙点头道,“都听林姑娘的,石料和木材如今贵得很,用市价能买到我们就知足了,工匠的工钱翻倍,要是能尽快完工就再加两成。”

黛玉知道于家不差银子,也不跟她客气,自家的山地和司徒澈的荒山只开采了家里修园子的用量,正好借此机会扩大开发规模,为明年或后年的省亲做准备。

石料和木材比黛玉预想中的还要好卖,除了供应于家,剩下那些进了市面就被一抢而光,价格是自家年初修园子的两倍还多。

黛玉进宫给太上皇和太后请安,把城里各家修宅子,让自己和澈儿小赚一笔的事当闲话说了出来。

两位老人家听说孙媳妇这么小就会帮孙子划拉银子了,都笑得不行,对各家为大选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