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


没了皇后之位,嫡长子只会成为被众人攻讦的靶子。

她要是不声不响,只想让这件事的风头快点过去,刚刚凝聚在承恩公周围的派系就会分崩离析,导致大皇子失去夺嫡的助力,反正皇后娘娘现在是左右为难,被娘家坑惨了。

皇后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惨,要不是娘家一通胡来,皇上还未必说出让长子继承大统的话呢。

如今她的任务就是教导好亲儿子,照顾好庶妹生的小儿子,只要这两个孩子平平顺顺的,她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大皇子对订亲的事表面装作不在意,其实心里对外祖家的妹妹并没有多少好感。

表妹打小被管得太板正了,像个老夫子似的,他天天面对一群大儒已经够头疼了,回到家还要跟规矩到好像用尺子量出来的妻子相处,想想都头大。

林姑娘正好相反,她是活泼过头了,眨眼的工夫就有百八十个心眼子,性子又强势霸道,这两样缺点足以压过她令人惊艳的美貌,只有澈儿这样性子绵软的才觉得她可爱,一般男子哪能受得了。

他更喜欢安安静静,温柔似水,又有独立个性的女孩儿,类似贤妃那样的,再比她漂亮一些就刚刚好,暂时订不了亲让他大松了口气。

黛玉对外界的反应兴趣不大,她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司徒澈的病情上。

看到他病得连抬手臂都困难,她是真的很心疼,哪怕养只流浪猫这么久也会有感情的,司徒澈又帅气又可爱又贴心,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么。

无论未来会如何,至少目前他对自己的感情是真挚的,要不是他在背后使力,亲事也不会如此顺利的订下来。

她总不能因为担心司徒澈会变心,就处处保留,不付出对等的真心吧,真这样做的话,以后被劈腿也是活该。

黛玉理顺了内心想法,对司徒澈更加毫无保留的疼爱起来,即便未来他变了,她丧偶也能丧得问心无愧。

次日再次进宫,黛玉带了几样司徒澈喜欢吃的点心,还有三大捧迎春花,两捧送到太后和皇后那里,她一手捧花一手提盒,进了西配殿。

司徒澈昨晚烧就退了,今天已经能坐起来吃早膳了,看到把黛玉的脸都埋进去的花束,他惊喜道,“真的开花了?花苞好多啊。”

黛玉把花交给内侍,让他们用水瓶插上,才笑道,“十天前就长出花苞了,我天天去花房看几遍,想着把第一枝盛开的迎春花给你送过来,结果才忙了两天,就开出好大一片。”

司徒澈笑道,“你喜欢就留在花房里欣赏吧,不用什么事都想着我。”

黛玉横了他一眼,嗔道,“那我想着谁?今儿可好些了?昨晚睡的好吗?”

司徒澈嘿嘿傻笑,开心道,“已经好很多了,就是头还有些晕,太医说是着了凉又急火攻心所致,需要调养一阵子才能大好。”

黛玉叹了声,怜惜的看着司徒澈,劝道,“师弟,咱以后不跟高家生气了好吗?我们站在岸上过好自己的日子,看他们在浪里沉浮岂不有趣?”

司徒澈想到生母和外祖母就恨高家恨得要死,这两人的死是他难以抹去的心结,想到高家就怒气上涌。

听黛玉这样一说,心里竟产生了一股抽离之感,靠近高家时恨得咬牙切齿,离得远了再看他们目前的处境,确实挺有趣啊。

想到这里,司徒澈笑了起来,问道,“高家现在怎么样了?”

黛玉摇头,“闭门不出,也没听说有人去承恩公府上拜访,城里猜什么的都有,都在等着圣上的反应呢。”

司徒澈好笑道,“我爹的反应是谁都能猜中的么,凑什么热闹啊。

我听师姐的,以后再不为高家气着自己了,倒要看看他们能折腾出什么名堂来。”

黛玉陪司徒澈坐了小半个时辰,就不得不起身告辞,离开前又来正殿向皇后辞行。

皇后看到黛玉进来就笑道,“我在太后那里看到你送的花,就想到我这里肯定也有,还没出正月呢,你打哪儿弄来的迎春花?”

黛玉笑道,“去年回家时发现花房里只剩下几盆兰花了,我就让人把院子里的迎春月季挖几颗养在花房里,里面暖和光照又足,就提前开花了。”

皇后叹了声,“也就你们年轻姑娘有闲心弄这些吧,出了阁就有忙不完的事等着你呢,一天天的,什么心情都没了。”

黛玉笑道,“这个,也分嫁的是谁吧,我娘就挺闲的,昨儿还因为谁养的兰花好看跟我爹斗嘴呢。”

皇后呵呵笑了起来,“我听太后说你娘年轻那会儿就是个风雅的,没想到出嫁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也是难得,她平日在家里都忙些什么呢?”

黛玉忍着笑开口,“最近忙着开铺子呢,三姨打算在京城开一家轻妆胭脂铺分店,从我们刚回京就开始筹备了。

她们嫌没人使唤,昨儿又把我大舅舅拘了来,可怜小老头年纪一大把了,还要被两个妹妹指使得团团转,我看着都不落忍。”

第187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这时大皇子从外面走进来, 问道,“看着不落忍,你打算怎么办?”

他也正为外祖家的处境不落忍呢, 很好奇弟妹这样的机灵鬼会如何做。

黛玉福身见过礼, 才抿嘴笑道, “那就不看呗, 多简单的事。”

大皇子司徒涵瞠目结舌, 皇后见儿子眼睛都瞪圆了, 不禁大笑起来。

大皇子回来了, 黛玉这个未过门的弟妹就不好多留了, 福身向皇后和大皇子告辞, 出宫回到家中。

黛玉每两三天就会带些好吃好玩的进宫探望司徒澈, 他身体大好时已经出了正月,家里的西院和东市上的铺面已经开始动工了。

司徒澈的身体康复, 黛玉就没了再去东宫探望的理由,他也要正式在宫中读书了。

皇上并没有给司徒澈另外指派老师,而是让他跟着大皇子附学,还特意跟大皇子的几位老师打过招呼,让他们不必强求,能学多少全看二皇子的意愿。

皇上不这样说几位大儒也不敢对二皇子严厉, 被人说两句就能病半个月的孩子谁敢招惹啊,万一有个好歹, 他们全家都不够赔的。

司徒澈对老夫子讲的之乎者也不感兴趣, 课上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还是大皇子看不下去了, 每天亲自拎着弟弟上学。

他坐在学堂也不老实,有时听烦了就拿出炭笔涂涂画画, 他画人物肖像还不大行,花花草草倒是能画得维妙维肖,还设计了几种花型,让银匠打成做蛋杯的模具。

御厨从林家学成归来,宫内不仅分例菜增加了多种美食,点心也多出很多新花样,连胃口最差的太上皇和贤妃都能多吃几口了。

太上皇自打中风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不过熬日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