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参与。

黛玉见父母各下注一百两,还代替弟弟下了五十两,都压在了最强壮的那只大公鸡身上。

见两人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己,黛玉无可无不可的也在那只鸡的投注签子上写了六十两,权当凑个热闹。

直到比赛结束,他们押注的大公鸡取得胜利时,黛玉才反应过来,这哪里是斗鸡比赛,分明是承办狩猎活动的商贾在借机行贿。

押注的赔率是一比七,投注一百两银子返还七百两,明目张胆的给官员及家眷送零花钱,别人还说不出什么来。

回程途中黛玉心里闷闷的,她以为已经见识过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了,可总是被现实打脸,让她认识到自己有多天真。

贾敏见女儿面无表情,两眼放空,笑道,“怎么,吓着了?以前你是年纪小,很多外头的事都不敢让你知道,如今也到了正式入学的年纪,有些事多经多见也就习惯了。

我跟你爹都没有让你下嫁的打算,你往后所处的阶层只会更高,就算再不习惯,也要做到不动声色才行。”

黛玉还是头一次听娘亲说对自己婚事的安排,见她眼神中透着安抚的意味,便问道,“娘亲知道卫家大姑娘的事了?”

贾敏表情凝重的点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瞒着你们这些孩子罢了,卫家对外宣称把大姑娘嫁到西北,实则是关到了城外的庵堂里,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黛玉一想也对,那丫头为了甄家少爷,连私放重犯的事都做得出来,哪能甘心嫁给别人。

联姻是结两姓之好,可不是嫁出去给自家招祸的,只是卫大姑娘既进了庵堂,再想出来可就难了。

她叹道,“卫大人看着比众人和气多了,没想到对自己的女儿竟如此狠毒,卫家几个姑娘以前多张扬啊,今天却像受惊的兔子似的缩在卫太太身边,看着怪可怜的。”

贾敏冷笑,“当爹的不都这样么,平日对孩子不管不问,出了事就跳出来责妻罚子,和着怀胎十月辛苦生产的不是他们,对子女毫不心疼,比处理掉一条狗还容易。”

黛玉苦笑,渣男渣爹哪里都有,她上辈子这种爹还有个专属名词,叫诈尸式育儿。

见娘亲满面怒色,黛玉笑道,“幸好我爹不是那种人,我爹对我跟弟弟上心着呢,娘亲可不能把爹爹算在人渣一堆里头。”

贾敏被女儿说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嗔道,“是是,你爹最好了,你啊,我算是看出来了,离了我尚且能忍,离了你爹是万万不能的。”

黛玉赶忙喊冤,“我也舍不得娘亲啊,可爹爹站在家里的最前线,哪能让他独自面对外面的财狼虎豹呢,我得帮他一起守护娘亲和弟弟么。”

贾敏咯咯笑了起来,戳着黛玉的额头笑骂,“你呀,这张巧嘴跟你爹一样,最会哄人了。”

母女俩说笑着回到家,各自回房休息,第二天就有人把斗鸡赢的银子送上门,两千来两银子在黛玉看来只是小钱,都归到账上便罢了,对林翀几个孩子来说可是一笔大收入。

全家的孩子都跟着茂茂压了五十两,连没去的张绘和玉哥都由二叔代押,除去本金还有三百两收入,几个大孩子便罢了,三个小的紧紧抓着银票,生怕被父母抢了去。

长辈们哭笑不得,又不放心小孩子掌握一笔巨款,双方都僵持着,黛玉便打圆场道,

“这银子你们也花不完,不如拿出两百五十两放到总账上投资出去,多少有点收入总比坐吃山空强。

剩下的那五十两虽然可以交给你们自己掌管,但要记着不能乱花,要是挥霍无度,就剥夺你们十三岁以前掌管钱财的权力。”

她的话让三个淘气包都陷入了沉思,是挥霍一时还是细水长流他们还是算得清的,于是没处花钱的林翀和瑞娘决定三百两全部投资出去,柳湘莲也只留下了二十两,避免一个不留神就被父母没收财产管理权。

一场家庭矛盾在黛玉的调解下消弭于无形,十一月初三这天,袁玉哥生下了张家二房的长孙女,把二叔和二婶开心坏了。

他们早些年也曾有过一个女儿,可惜生下来就有弱症,才三岁不到就没了,看到孙女就像女儿回来了一样,喜欢得抱着不松手。

袁玉哥见公婆并没怪罪自己生了女儿,在心中狠狠松了口气,至于孩子被婆婆抱去不还,她反倒没那么在意,大户人家的孩子本就是奶娘和嬷嬷照顾,换成婆婆也是一样的。

二叔家的事黛玉不好插手,只保证玉哥月子里营养充足就行了。

最近娘亲和三姨忙着开铺子的事,把照顾弟弟和家事全都撇给了她,一心专注赚小钱钱。

黛玉除了管家照顾弟弟,每天还有习武学医和爹爹布置的功课要忙,她不想累着自己,扒拉一遍家里人,发现每个人都不得闲。

吴彧张绎和珍娘忙着铺子里的事,张绘除了照顾妻子,二叔家的事也够他忙的了。

柳湘莲同样被老娘指挥得团团转,柳家在扬州也有产业,年根底下男人都在衙门里忙着,外面的事不使唤他使唤谁。

黛玉只能把林翀和瑞娘两个小的提溜上来,让他们比照例年走礼的名单,草拟出一份送年礼的章程出来。

两小只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黛玉积威已久他们又不敢反抗,抽抽搭搭找长辈诉苦也没用,只好认命的天天摆弄礼单子。

黛玉见两人工作还算认真,才说做好了能拿到报酬,以完成度来评定,在三两到十两之间,能拿多少全看他们自己。

听说有报酬拿,两个孩子立即来了兴头,认真程度堪比九九六的老黄牛。

赶在腊月前,黛玉把年礼的事安排妥当,两个小的也拿到了八两银子,他们吃到了甜头,就开始缠着黛玉,打算再揽个差事继续赚零花钱。

黛玉这里的差事多得是,把两人打发到针线房上,让他们负责今年的新衣服裁制工作。

进了腊月,城里有门路的人家都在打听今年朝廷的局势如何,去年就因为太子出事导致准备许久的新年庆典泡了汤,今年总不能再白忙一场吧。

全城官员也都在紧绷着神经等邸报,十二月初是官员调动的时间,一同送来的还有吏部的调令,任满的官员是连任还是调往别处谁也说不清。

因去年户部尚书被抄家,京城官员人人自危,从吏部一点消息也打听不出来。

广达在扬州知府任上已经干满了三年,这几天焦躁不安的等着吏部消息,私心上来说他是不想离开扬州的,好不容易才能跟林海共事,还有林家侄女时不时孝敬的美食,离开了多可惜。

吏部官员或许是听到了他的祈祷,再次任命广达为扬州知府,至少还能在任上再待两年。

江苏巡府孟大人则被调到了四川当布政使,品级虽然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