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了两个月,这会儿甄二老爷已经押到了京城,甄家把走人脉的重心转移到了京城,各官员家也不用关门闭户了。
扬州城再次热闹起来,盐商们憋足了劲要把损失的热闹找回来。
全城都在关注瘦西湖的赛龙舟,只有林家依旧紧闭大门,只打发几个亲戚家的少爷出来游玩,最核心的林家三口人都在家里静悄悄过节。
贾敏原本也想让黛玉出去玩的,新年和生日都没好生过,不趁过节叫上几个小姐妹到游船上热闹一天还等什么。
黛玉看着娘亲的大肚子,天天心惊肉跳的,哪有心思出去玩,只说怕热不想去,不如跟娘亲和爹爹在水阁里乘凉,自家湖里也有莲花锦鲤,还有鲛鱼和海星各种小动物,哪还用去外头看。
贾敏知道女儿是在担心自己,见她不肯离身也不再勉强,在外头叫了几个说书的女先生,请全家人在水阁里听书,一起动手包粽子玩儿。
林兴还在湖里弄了几条小舟,让小孩子们划船比赛,找几个水性好的大人在旁边看着,嘻嘻哈哈的甚是热闹。
戏班几人还在女先生说书的空档上去唱曲,下人经常看他们排演,都学了几手在身上,有那不怕羞的也到台上献唱一曲。
黛玉跟贾敏包粽子,见到此景就跟娘亲吐槽,幸亏湘莲和大哥他们出去玩儿了,否则今天那台上得被他霸占了去,接下来就看柳大人拎鞋抽儿子吧。
贾敏想到那个场景就笑得停不下来,湘莲那孩子是全家的开心果,活蹦乱跳的多可爱啊,她不指望肚子里这个有多大出息,只要健康平安就满足了。
想到这里,肚子里的宝宝踢了一下,贾敏只当是胎动,依旧看着人玩乐。
当晚她肚子疼,还以为是粽子吃多了,嬷嬷请来庞叔母才知道是要生了。
林海吓到不行,就要把妻子抱去产房,庞叔母让他不用紧张,这胎她一直跟着,胎位和产妇身体都没问题,很快就能生出来了,还是嬷嬷扶着走过去更有利于分娩。
黛玉到时贾敏正往产房里走,见娘亲疼得满头是汗,她眼泪就下来了,心疼得边哭边抽抽。
见父女俩一个僵硬一个嚎哭,没一个顶用的,贾敏无奈叹气,让林海照顾好女儿,她很快就生完了。
黛玉担心在外面走来走去,心里像油煎的一样,根本坐不住。林海正好相反,坐在椅子上像雕像一样,紧张到只会眨眼睛。
贾敏没有失言,在庞叔母和孔观主的协助下,只用了两个时辰就生下个大胖小子。
丑时的鼓声刚敲响,产房内就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林海长舒一口气,瘫到椅子上直往地上滑。
黛玉跑到门口连声问娘亲怎么样了,孔观主在里面回了句母子平安,大胖小子七斤二两,她才念了声佛一屁股坐到地上。
等里面收拾完了,林海和黛玉才进去,贾敏满面红光,正就着丫头的手喝红糖水,见父女两都盯着自己猛看,她嗔了两人一眼,用下巴指向旁边的襁褓,让两人去看孩子。
黛玉伸脖子去看被打成蜡烛包的新生儿,小家伙闭着眼睛,小嘴一努一努的,皱皱巴巴好像一只红皮小猴子。
想到这小子出生在丑时,只能祈祷林贾两家的美貌基因足够给力了。
林海抱起儿子,越看越喜欢,大笑道,“从此我林海也是儿女双全的人了,辛苦夫人了。”
贾敏抱着黛玉,笑道,“长得跟翕儿刚出生时一模一样,还重了快两斤,叔母诊过脉说健壮着呢,我这辈子再无所求,只盼着两个孩子平安就知足了。”
黛玉在心里卧了个大槽,这小猴子哪里跟自己一样了,她才没那么丑呢。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林家在端午节第二天凌晨添了个男丁, 贾敏生产顺利,又没从外面请稳婆,还是天亮以后林海亲自爬到大门上挂了弓, 外人才知道林海有儿子了。
当初黛玉名满天下时, 很多人都泛酸说林家只这一个女儿, 养得再出息以后也是绝户的命, 如今又添了位嫡出的公子, 林家这回真算得上四角齐全, 再没有可挑拣的地方了。
林海写信派人到苏州老家和京城岳家报喜, 对外宣称因天气炎热, 怕新生儿中暑, 洗三和满月都不会大办, 等天气凉快了再补上。
林家的决定让满扬州的女眷们都松了口气,这么热的天别说出门赴宴了, 离开冰盆超过三尺就有晕倒的可能。
没见那些喜欢在外交游的姑娘们都嘚瑟不起来了么,大太阳底下站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那汗就跟下雨似的,再精致的妆容都会变成花脸猫。
黛玉专程派嬷嬷去了最亲近的穆家和狄家,请穆太太母女和林姑母放心,家里一切都好, 洗三那天也有长辈操持,千万别在这种天气里出门, 尤其是穆太太身子还没养好呢, 中了暑热不是玩儿的。
两家也明白这个道理, 与其热病了给林家添乱, 莫不如多送些补品和用得上的东西更实在些。
她们还特意带话让贾敏别用冰贪凉快,宁可挺过这一个月, 也别作下了月子病。
贾敏在屋子里一点都没热着,草棚把抱厦遮得严严实实,每天晌午黛玉还让人在屋檐下用硝石弄几缸冰摆着,把热气都挡在屋子外头。
室内温度怡人,贾敏和林黛懋小朋友都很舒服,小家伙能吃能睡,长势良好。
贾敏对儿子的乳名颇为无语,可想到女儿还叫过带鱼来着,只好让可怜的儿子认命算了。
还是林翀嫌名字难写,给弟弟改名叫茂茂,还霸道的不准人叫原来的名字。
黛玉是跟爹爹闹着玩儿才起的乳名,林翀要改就让他改去好了。
林海贾敏对大侄子投去赞许的目光,跟他说以后弟弟就靠你保护了,林翀拍着小胸脯表示包在他身上,上次他就把婶婶照顾得很好,换成弟弟肯定也没问题。
全家人见贾敏和茂茂都很健□□活也慢慢恢复了常态,黛玉给弟弟挑了两个奶娘,都在二十岁出头,生命力最旺盛的年纪。
为了弥补她们育儿经验不足,又选了四个老成的嬷嬷,让她们分成两班来照顾少爷。
对于女儿的安排夫妻俩并没多想,姐姐关心弟弟,做父母的只有支持的,多个奶娘没什么不好。
等到儿子出生,他们才发现黛玉的安排十分必要,这小子不仅食量大,嘴还急,哭声大到能把屋顶掀了,一个奶娘真扛不住。
黛玉的本意是不想弟弟被奶娘把持,导致下人像原著里宝玉奶娘李嬷嬷似的拿大作耗,就想着多找一个奶娘和几个嬷嬷分散权力。
没想到正巧赶上个高需求的宝宝,两班人才勉强能应付过来。
在弟弟出生的第七天,苏州族里派了少族长一家三口来扬州探望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