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急忙忙出了书房,快步往内宅里来,乐清是担心小学生行为失当,若是真做了触怒长辈的事,必须要抓住现行教育一番才行。
林海更担心贾敏气出问题来,妻子娇柔贤淑,哪是自家小魔星的对手哦。
两人赶到正房门口,就见贾敏满头大汗的举着鸡毛掸子,威胁要打黛玉的小屁股。
黛玉站得远远的,笑呵呵对她做鬼脸,调皮的样子看起来格外欠揍。
林海见妻子并无太多恼怒的神情,更像是跟女儿置气打闹,不由也笑了起来,走过去先抱起女儿,又揽过妻子,笑问母女俩这是在玩儿什么。
乐清见是母女俩玩闹,便笑着往回走,去外书房继续研究张绘的考试内容。
贾敏被女儿闹得郁气全消,出了一身透汗,叫黛玉把信给丈夫看,她回到房里换衣服去了。
林海打开信就认出是大舅兄的笔迹,贾赦满腹怨气,在信中痛斥王夫人的下流,让她这么一闹,贾家女儿都成了京中的笑话,以后还怎么找婆家。
林海心中大受震撼,不敢相信如此蠢事竟是出身勋贵人家的女子做出来的,贾家出了这等丑事,连自家妻女也免不了被牵连进去,真真是可恶之极。
贾敏换衣服出来,坐在丈夫身边又羞又气,开口时声音都带上了哽咽,
“出阁前母亲常说让哥哥们有出息,不能堕了国公府的威名,结果又如何了,两个哥哥都不争气,传到大哥那里连个末等男爵都没捞到,只得了个一等将军爵位,直接从超等里掉出去了。
后来母亲又说等子侄有出息了再重振荣国府,可你看我二哥讨的混账老婆,别说重振国公府了,不把全家人都赔进去就算她积德了。”
黛玉上辈子看原著就有个疑问,贾家人总是心心念念贾宝玉日后能振兴贾家,却没谁说出一个可行方案来,他们心中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呢。
见父母都在,屋里又没有外人,黛玉便说出心中疑问,“娘亲,外祖家的太爷之所以能成为国公,是因为他跟着□□造反,推翻明朝建立大夏,才受封成为荣国公的。
舅舅他们又要怎么振兴国公府呢?难道还要再造反一次不成?”
贾敏被黛玉的话吓了一跳,轻声斥道,“快别胡说,如今太平盛世,谁敢造反。”
黛玉不服气的回嘴,“分明是外祖母在胡说,没有泼天的功劳,舅舅们又要怎么拿回国公爵位呢?
外祖母总把国公爵位挂在嘴边,说得满京城都知道了,这不是明摆着不满当今圣上降低自家爵位,还想着再造一次反么。”
贾敏脸色一白,被黛玉的话吓得不轻。
林海瞪了女儿一眼,又转过来安抚妻子,“敏儿无需担心,内宅妇人之言没人会深想,就算想到这一层也不会放在心上。
如今荣国府又作出这等蠢事,明摆着难成大器,就更不会有人找麻烦了。”
贾敏哭笑不得,娘家平安无事是因为蠢得出奇,以致隐晦露出想造反的心思都无人在意,这让她以后怎么出门见人啊。
贾敏因娘家的事气得几日不曾好生吃饭,黛玉担心她身体出问题,就接手了大部分家务,只让母亲和二婶关注袁玉哥的及笄礼就好,整装行李和放出奴仆的事全都交给她了。
贾敏见女儿小小一只,却要像大人一样忙碌学业,又要关心母亲身体,打理棘手的家务,她心中既熨贴又愧疚,这次是真下了决心,再不会为娘家的事影响到自家了。
黛玉见娘亲重新振作起来,心中自是欢喜,放出奴仆的事她心中早有预案,林家下人也听到了风声,知道这次调任前会放出大部分老人。
这些人在林家当差许多年,手头上都是不缺银子的,又有庄子可以暂时存身,因此也不是太慌乱,有了贾敏坐镇,进行得就更加顺利了。
第40章 第四十章 黛玉的预知梦
张绘考过五天院试, 林海和乐清看过他默下来的卷子,都觉得问题不大,又让张绘拿着卷子去袁家, 请未来的岳父掌掌眼。
对于张家教导出来的孩子, 袁大人是一百个放心的, 看过他的卷子, 又见少年人高挑俊俏, 温雅端正, 袁大人不禁在心中得意自家女儿的好运气。
他嘴角刚扬起, 想到女儿再有两个月就要出嫁, 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脸色又垮了下来, 只不咸不淡的说了句尚可,把岳父老泰山的架子摆得足足的。
张绘是个极精细敏锐的人, 早就看出岳父只是舍不得女儿,对他这个女婿没什么不满的。
他虽没有女儿,家中却有几个妹妹,尤其是黛玉这个全家人的心头宝,想到再有十几年她也要给个臭小子当媳妇了,张绘嘴角一抽, 拒绝去想这件事。
九月初二这天,袁家给袁玉哥举行了及笄礼, 请两位相好的同僚太太当赞礼和赞者, 贾敏为正宾, 二婶当笄者, 袁太太挽起女儿的发髻,由未来婆婆亲自插上一只累丝衔珠凤钗。
黛玉在一众宾客里看着袁太太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 袁大人在给女儿训戒时也几番哽咽,心里都替他们难过。
一只小狗养十几年都舍不得它离开,何况是亲生的女儿,可古代不比现代,姑娘出了门子就不算是娘家人了,逢年过节能回娘家一趟都算好的,像自家娘亲打从出了门就没回去过的也不算少见,能舍得女儿就奇怪了。
参加完及笄礼,贾敏就觉得身上懒懒的,黛玉平日最在意的就是父母的身体,一眼便看出母亲不对,她只当是看到玉哥及笄,她触景生怀心里难受,就让娘亲只管歇着,其他事都交给自己了。
贾敏既感动又好笑,家里如今千头万绪,各种事都往一块赶上来,哪能真把所有责任都压在一个四岁小娃娃身上。
因黛玉不肯让她劳动,贾敏就歪在踏上,依旧筹划安排不肯歇息。
这次放了身契的有十七房下人,共计三百多人,每房能进内宅在主子身边当差的就那几个,更多都是在后头做些粗活,到老也未必能见到当家人一面。
这八房都是在林家多年的老人,当奴仆时主家包吃包住,每月还有银米月例,手头上还算从容。
除了像白嬷嬷那样天生奴颜婢膝的贱骨头,有了平民身份还要带儿子投奔荣国府的,大部分人家巴不得脱了奴皮成为自由身。
他们到林家提供的庄子上,按人头佃了田地耕种,九月份正是种菘菜,也就是白菜的时候。
还能再种一茬葱,朝廷近十年鼓励农户种洋芋,这东西虽然出芽的地方有毒,储存不易,食用时还有一定危险性,亩产却极高,赶在封冻前收一季,这一冬天的嚼用就不用愁了。
洋芋种芽可以到各县的衙门免费领取,这些人是知府大人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