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


人家?公司压根就没?这个业务员。

“对不起,您是不是搞错了?我们公司前年开始就专门做客制化种子了,每年生产的种子,都是客户提前一年打款预定的,并没?有业务员在外面推销,如果您遇到假借本?公司名义推销种子的业务员,建议您马上报警,或许可以挽回损失……”

挂断电话,夏光辉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完了,彻底完了!

这一刻,夏光辉突然想起了之前接到物流信息的时候,发现这批种子的发货地点和发件人,居然不是袋子上标的公司名称,还特意打电话问过对方。

结果对方还很专业地跟他解释了,说现在市面上所有种子公司都是这样?,注册地和种子生产地不在一个地方,为了节约成本?,他们所有的种子,都是从“原产地”直接发货的,公司业务员只负责拉订单。

当时夏光辉还觉得业务员这个解释特别专业,特别高大上,从原产地直接快递过来的种子,不是库存货,应该质量更好吧?

万万没?想到,这“原产地发货”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高端定制”,而是“拼夕夕一件代发”!

踏马的发给他的还是假货!

夏光辉气?得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心里那股子火气?烧灭了之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夏光辉的骨头,一点点冷了下来。

种子就两万多块钱,损失虽然不小,但咬咬牙,他也不是赔不起。

但他知道,这一次,不是赔两万块钱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种子不值钱,但村里跟着他们合作社种紫苏薄荷的村民,不但搭进去很多肥料钱、人工钱,还耽误了一季的农时。

本?来如果不种紫苏薄荷的话,这个季节,村里人应该会?种点小麦或者油菜,别的不说,收回来的麦子和油菜籽,能让全家?人明年一年,都不用?再花钱买面食和菜籽油。

可现在,因为跟着合作社买到了假种子,不但赔了种子肥料的钱,明年家?里还得花钱买面粉和菜籽油吃,这个损失谁来赔?

毫无?疑问,这件事是夏光辉牵头做的,也是他亲自带着村干部?们,一家?家?的推销这些假种子的,现在种子出了问题,村里人不找他找谁?

夏光辉从小算术就很好,他在脑子里稍微算了一下村里人这次的损失,顿时头都要炸开了。

按照往年的行情?,一亩地油菜籽的产量大概在八百到一千斤左右,晒干的油菜籽就按两块钱一斤来算,去掉种子化肥之类的成本?,一亩地油菜籽的利润,大概能有八百多块钱。

这次跟着合作社种紫苏的,大概有五十多亩地,也就是说,除了种子肥料钱之外,他还得再想办法弄到至少四万块钱,把这一茬油菜籽的损失也赔给村民。

合作社折腾到现在,几个合伙人已经砸进去将近十万块钱了,利润是一分钱没?看到,反倒一直在往里面贴钱,股东们就等着这一茬紫苏收成之后,把之前投进去的本?钱都赚回来呢,要是知道他买到了假种子,害得他们村这一茬作物直接绝收……

夏光辉打了个哆嗦,抓起手机就开车去了红星乡派出所。

他要报警!

……

架子沟这边,因为村长夏光辉贪小便?宜,买到了假种子,村里加入合作社的人家?,年底一分钱没?赚到不说,还往里面赔了好多钱。

村里人可不管夏光辉是不是什么“有限责任人”,一堆人堵在夏光辉家?里要钱,不给钱就不走,还有人打地铺睡在夏家?呢。

反正这件事情?是夏光辉非要鼓动他们干的,还说什么“稳赚不赔”。

结果没?想到,他们真?金白?银交给合作社的种子钱,居然被夏光辉拿去买了假种子!

夏光辉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跟他们解释说,自己?也是被人给骗了。

谁信啊?

搞不好根本?就没?有什么骗子,是夏光辉自己?想贪了村里买种子的钱,不知道从哪里随便?买了点种子回来,冒充是紫苏跟薄荷,回头又?贼喊捉贼。

反正派出所一天?没?抓到那个卖假种子的,夏光辉身上的嫌疑就一天?也甭想洗干净!

就连几个村干部?,看夏村长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

当时夏光辉为了独吞业务员给他的提成,谎称这些种子是他托朋友买的,正好隔壁章家?村的紫苏薄荷种子,也是当初姚嘉年找熟人买的,村干部?们都没?多想。

现在想想,买种子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只有夏光辉一个人参与,他要是想在中间搞鬼,那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吗?

谁敢保证,村里那两万多块钱的种子钱,不是被夏光辉一个人给独吞了?

夏光辉有苦说不出,只能说服老婆,把家?里的定期存款拿出来一部?分,先把买种子的钱给村民们退了回去。

至于因为假种子损失的一季收成,夏光辉死活不肯认账,非说要等派出所破案之后,他们合作社再找那个骗子索赔。

好不容易才把村民们给安抚住了。

只是,架子沟村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农业合作社,也就此歇火。

就连挂在村委的那块合作社的牌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偷偷摘了下来。

只在墙上留下了几个空荡荡的钉子眼。

架子沟的村民,堵在他们村长家?里要钱的时候。

三石桥村村委门口,正在热热闹闹地收购紫苏鲜叶。

他们村本?来人就不多,为了节约成本?,也没?有单独盖房子搞合作社,干脆就在村委门口的空地上,拿之前做普法活动的时候做的塑料棚,搭起来做了一个临时收购点。

有章家?村农业合作社的指导,三石桥村的整个收购流程都非常的标准化。

紫苏鲜叶开采之前,先由村里组织种植户,分批去章家?村培训学?习。

然后按照各家?各户的种植面积,大概估算一下产量,分发紫苏鲜叶采集的专用?包装袋。

种植户采收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把采回来的紫苏鲜叶,一片片叠放起来,装进专用?的保鲜袋,称重后,贴上各家?各户专属的标签。

这个标签也是章启慧专门找人设计的,贴在保鲜袋上,买到这批紫苏鲜叶的客户,只要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立刻看到这袋紫苏叶的原产地、种植户信息、采摘日期等等。

据说高端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都会?搞一个这样?的“溯源系统”,不明觉厉。

九姑婆虽然不太理解,毕竟这玩意儿造假也太容易了——标签上写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的吗?万一有人把外地采摘的紫苏,先用?冷链车运到章家?村,再在当地贴上标签,冒充是本?地原产呢?

但没?办法,客户们就吃这一套,而且最主要的吧,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要卖给系统的。

系统的农产品检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