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9


对战确实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滇王坐地起价倒不仅仅是他太贪心,这人实则在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们想试探秦朝的底线。万一秦帝就是人傻钱多呢,那他们赚翻了。

另一方面,也是想拖延时间。几个月的来回谈判,给了滇国缓口气的机会。

滇王一边加紧培训新的士兵填充军队,一边又派人去向其余族群征兵。他们这些族群联合起来就是为了形成攻守同盟的,一般作战时都会各出一些人手,一起对敌。

所以不仅是滇族可以培养新的士兵,各族这些时日也培养出了一些。只是滇地地广人稀,等各地军队赶来还要足够的时间。

在聚落的形成上,滇国属于差生范畴。

中原各国都会尽量将人口聚集起来,形成大的城池。有余力再往周边发展,一点点掌控更多领土。

但滇国不这样,滇国的人群很分散的。

或许是为了多占点地盘,也或许是不同民族之间还是有一些摩擦,不好长期待在一块儿。

反正滇国的核心区域基本还是以滇族为主,别的族群离得还挺远。甚至滇族也不是大量聚集在政治中心附近,好多族人同样远在各地。

这种分布格局导致互相通信就不太方便,国都那里人手也少。

或者说整个滇地都地广人稀,非常适合逐个吞并。

现在滇王把大军聚集在一块儿,二次开战时看似也没太落入下风。可那是因为秦国在有意削减滇国的人口,否则直接平推过去也没那么难。

白起打过的歼灭战是真的好用,这招用在滇国身上同样起效。

始皇早就看出滇王在拖延时间了,不然他为什么要陪着滇国来回磨蹭?

滇王最好多征点兵,等以后国内就剩下分散在各地的老弱妇孺之后,夷人就彻底闹不起来了。

云贵离得近,从黔中郡迁人去滇地不算困难。等滇地缺劳动力了,剩下的妇孺自然会接受和黔中移民组成新的家庭。

想让匈奴人和中原人混血,把匈奴这个民族彻底消解掉不容易。

因为两边世仇太深了,没有强硬地手段勒令大家通婚的话,大部分中原人是坚决不肯和匈奴成婚的。

而西南这边的夷人则不同。

中原人只是不太了解夷人,大家互相之间没什么来往。有仇怨算不上,所以不会下意识排斥通婚这个选择。

更何况黔中郡本就是夷人和中原人混杂的地界,那里的庶民早就习惯了混血,毫无心理负担。

西南夷也知道黔中郡的情况,迁来的庶民身上多多少少带点混血基因,保不齐人家就把黔中庶民当同族了呢。

始皇和扶苏就民族融合这件事仔细探讨过。

古代人并不会觉得多民族百花齐放是个好事,他们更喜欢维持统一的民族。

所以古人对于血脉融合相对执着一些,哪怕没办法完全将某个民族“消灭”掉,将对方换血成中原血脉占比大头的新式民族也比维持原状要好。

主要是在古代社会,纯血的少数族群真的会极其排外。表现在领土上就是动不动发生叛乱,叫中原朝廷管得心力交瘁。

扶苏点了点舆图上以前属于燕国和楚国的位置:

“燕楚的风俗文化依然与中原迥异,但没人会觉得燕人和楚人不是同族。”

民族融合不代表风俗也完全被摒弃了,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风俗,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扶苏的理想状况是大秦境内所有民族消除隔阂,亲如一家。而做到这一点最方便快捷的办法,就是大量通婚。

各族的文化风俗,他觉得有必要继续保留。求同存异嘛,各有各的特色,才显得大秦包容大度。

天底下都是一样的风俗,反而没什么意思了。

不过这只针对华夏版图。

扶苏的手指挪向了西域以外:

“对这里,就不能放松文化入侵了。”

华夏境内的各族哪怕风俗不同,说到底也出于同源,是自己人。外头就不一样了,让外人坐大的话,以后说不准会反过来灭杀他们华夏的文化。

比起这样,扶苏更偏向于先下手为强。用华夏文化去感染西方文化,而且手段不用太委婉。

丝绸之路目前已经将不少华夏的书籍传入西方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内容。

扶苏的意思是挑起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向往,让他们主动学习和传承东方文化。

扶苏笑吟吟地说道:

“虽然父亲想要的西方领土目前大秦还无法收入囊中,但我们可以先为此打下基础。”

即便他们父子俩在位时期大秦的版图仍旧蔓延不到西方去,有了这个先手在,总有一代的后人能够找到机会出手的。

到时候凭借双方对东方文化的认同,吸纳西方的难度会直线降低。

当然,通婚这招也不能放过。

要是真能打下西方,肯定要努力搞种族融合。而且得是融合向他们华夏人的方向,不能融反了。

始皇看着舆图:

“也不知海外可还有别的大陆。”

他原以为华夏就是世界中心,结果往西有那么大一片地盘。商队还说西边有条往西南的路,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大陆。

之所以发现那是个新大陆,是因为那里的人肤色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肤白,那边却多为黑肤,明显不是同族。

差距这么大的种族特征,上一次出现还是华夏和西方,因此商人怀疑黑肤之人所在的区域也是片相对独立的大陆。

既然都有三种人了,保不齐海外还有新的。

没有世界地图的始皇只能对着仅有的舆图望洋兴叹了,也不知道大秦以后到底能不能一统全世界。

先定个小目标,吞并西方和西南大陆。

扶苏觉得一直这么混叫太麻烦了:

“不如父亲来给这些大陆起个名字吧。”

他们先起了,然后依靠商队传往各地。等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名称,以后想改也改不了。

始皇帝果然对这种起名很感兴趣。

他思索片刻说道:

“华夏自当为秦中洲,西方暂且为西洲好了。等大秦吞并西洲,它就是秦西洲。西南那块就叫秦西南洲。”

按照这个起名逻辑,北境草原以北的西伯利亚得叫秦北洲。等发现美洲大陆,得叫秦东洲,澳洲得叫秦南洲。

扶苏把中亚和西亚连在一起圈给父亲看,询问是否包含在西洲之中。

始皇当然是点头:

“这些都是西洲。”

分那么清楚干什么?东南西北就四个字,不够用了。难不成还要叫秦西洲、秦极西洲吗?

扶苏:父亲高兴就好。

反正他们也是随便起的,哪怕起的不合理,他们作为老祖宗起都起了,后人也拿他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